第(1/3)頁 楊漣直接氣暈、氣腦梗了。 他專門抨擊鄭貴妃,不懼皇帝權威也大膽抨擊,即使被勸不要聽謠言,他也全力抨擊鄭貴妃。 最后到頭來,竟然是為鄭貴妃守孝。 整個人設都崩了。 什么文官的英雄、不畏權勢的崢臣、剛直海瑞第二......全泡湯了。 他鬧來鬧去,最后結果是給鄭貴妃守孝。 朱由校把楊漣算透了。 如果不是做過專業(yè)的心理準備,恐怕剛才楊漣入坑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不過鄭貴妃當夜其實是自盡,是知道鄭養(yǎng)性叛亂以后自盡了。 她確實沒叛變,但確實有些事沒跟太子商量,當時差點背后撬走李選侍。 所以朱由校也不救她,自盡算是對鄭貴妃、對己方都是最好的結果。 到頭來,鄭貴妃留了名聲,雖然因為鄭養(yǎng)性叛變,對她也有牽連,不可能追封太后。但是,泰昌和自己讓天下百官給她守孝,真的是仁至義盡。 只有楊漣自己成了小丑~ 是他非要說泰昌和太子失德,結果人家合乎禮制,在為鄭貴妃守孝。楊漣被王安一個太監(jiān)騙,最后還是為政敵鄭貴妃守孝。 “楊漣忠臣也,只是被謠言給騙慘了,帶下去耐心救治。” 錦衣衛(wèi)按照朱由校命令,直接把楊漣抬出去,好好地耐心救治,保準讓太子留美名,讓小丑楊漣想死也死不成。 首輔方從哲帶頭響應道:“臣等知曉了,一定遏制謠言,避免忠臣犯下這樣的錯誤?!? “臣等銘記。”幾百名官員一齊表態(tài)。 朱由??聪蛭ㄒ汇对谠?,沒有跟進的左光斗。 “左御史,你沒有回應,是不是想問‘為什么現(xiàn)在才說嗎?’,那我也要問問為什么叛亂的時候,只有那么少的人參與平叛?” 來了,來了。 文武百官反應過來,前面三個大的議題,全都是皇室在給百官說法?,F(xiàn)在要討論前天的叛變了,必須百官給大明皇室一個交代了。 他們觀察太子,見他臉色很嚴肅,顯然因為剛才的事情略有怒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