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校對孫如游一直都在關注,但是這位工部尚書王洽,后世名聲很不起眼,所以一直沒多關注。 這人今天說話不多,但表態時立場都很明確,堅決跟著劉一璟、周嘉謨。 他看起來低調不怎么參與黨爭,實際可未必是這么回事。 要小心工部,京城最主要的三個兵工廠中的兩個--軍器局和王恭廠。 只有內府的兵杖局是司禮監管轄,工部除了原材料外插不上手。 內府兵杖局火藥不多,反而是儀仗和馬匹用的旗幟、馬鞍非常多。 這些天調入宮的火藥,大部分來自工部,這么說接下來7天必須警惕起來,不能讓工部和朝廷發現自己真正意圖。 “這幾位我清楚了,成國公和楊漣的情況我都知道。前者一直在觀望左右,也沒人跟他多說。后者一直看著腳下沒多說話也沒多抬頭。” “殿下所說正是,我等觀察也是這個情況?!? 朱由?;九袛喑霰娙肆龊完P注點,最緊要的事是不宜從工部大量搬火藥進宮了。 可是現在的葡萄彈才夠一半,火藥制造炸彈才3成,如果火藥不夠一切都玩不轉。 怎么才能再搞大量火藥入宮呢? 有了! 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劉同知,通州集結的大軍還在通州嗎?” “呃……目前還在,原計劃準備開拔遼東,但陛下病重,遼東熊經略也被彈劾,所以大軍何時開拔還沒確定?!? 劉僑慶幸自己還算是盡職,在關注大明軍事方面的事。要是錦衣衛其他人的話,未必能準確回答這個問題。 “好,三個月前,集結通州各軍中,最厲害的浙兵和白桿兵火并一事,你可知曉?” “臣聽說過?!? “那他們火并的原因呢?事后又是怎么處理的?” 太子這么一問,即使是劉僑也都額頭冒汗了。 調查情報、處理事端,確實是錦衣衛的職責。雖然現在文官掌握了調查與上奏的大權,但錦衣衛該做還要做好。 “臣所在錦衣衛沒插手此事,聽說當時對他們兩邊各有責罰?!? “責罰?責罰浙兵與白桿兵,卻沒調查出真相?沒調查出通州大倉與工部對他們補給分配不均,造成了雙方矛盾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