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歷一字一句地宣布,朱由校立為皇太孫。 其實他托孤叫來朱由校,本就有點這個意思。 剛才一番話徹底扭轉眾人不看好他的印象,甚至想辦法化解最頭疼的言官抨擊和黨爭再起。 “立皇長孫即刻正式下詔,儀式擇日安排。” “臣等接旨!” 方從哲等人知道萬歷病逝前把皇太孫設好,有助于后續的安定,可以避免朱常洛時期再出現“爭國本”事件,所以立刻答應下來。 鄭貴妃氣呼呼,但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首輔方從哲恭敬地開口道:“陛下,既然立了皇太孫,也可提前指定好太孫的老師,盡早安排出閣讀書。” 他是見皇太孫剛才聰慧可靠,于是想順水推舟,結好皇太孫,也趁著萬歷還在,把朱由校出閣讀書與選老師的事安排好,避免日后成為黨爭的一個焦點。 萬歷有點累了,想了想人選卻暫時沒有拿定主意。 朱由校朝方從哲一拜,邊說邊立刻開口:“謝首輔厚愛,可此時不宜安排出閣讀書。” 啊!? 眾人又是一驚,立皇長孫再安排出閣讀書,有助于穩固朱由校未來繼承人的位置,這對你有好處,為啥拒絕啊? 朱由校當然知道安排出閣讀書是一種政治信號,基本等于向天下介紹大明的未來繼承人。首輔方從哲這么建議,是在有助于自己,也是一種示好和賣個人情。 他反而舉了一個例子: “昔日曹操唯才是舉,卻也有先后主次,除了親族以外,優先任用兗州豪強,其次才是潁川、河內等地士族。其兒曹丕卻與潁川陳群、河內司馬懿親密,靠著大士族支持穩固繼承人的位置。 曹丕登基后自然要給兩地士族大權作為獎賞。最后恰恰是河內司馬氏,在潁川士族默認下,篡奪了曹魏。此事告訴我們,弱子根基不穩不應配強援,強援的人情和影響不可輕視。” 姑且不論曹丕對曹魏被司馬氏篡奪,應該負多大責任等歷史。這個例子,在場眾人卻都聽懂了。 朱由校沒根基、父親朱常洛沒根基,其實首輔方從哲看似跟浙黨關系不錯,但也沒啥根基。 他們其實靠萬歷皇帝的支持,以及投機者的未來投資獲得支持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