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章 未來方針-《風起明末三萬里》


    第(1/3)頁

    此刻,李家宗祠內,張獻忠坐在太師椅上默不啃聲。

    他是主帥,亦是起義軍的首領,雖然他的心中有許多的想法,但他若是直接開口,則其他人礙于他的面子不好開口,所以他必須先摸清其他人的想法。

    將自己的佩劍放在一旁,張獻忠拿起桌上的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蒙山茶,用杯蓋將茶葉拂到一邊,輕輕一飲,清新淡雅的茶香混合溫熱的茶水令張獻忠精神一振,

    “這茶雖然不值錢,但比起后世那些幾百上千一斤也許還是邊角料的強多了。”

    忍不住吐槽一句,再次飲了一口,張獻忠這才放下茶盅,清了清嗓子開始說道,

    “弟兄們,我們如今已經起義造反,朝廷肯定不會放過我們!大伙說說看我們后面要怎么辦?”

    人都有從眾心理,尤其是這種生死攸關的事情往往會習慣于抱團,也就是俗話說的人多力量大。

    由于經驗不足,因此在場的人心中都傾向于投靠其他義軍,而離這里最近的則是綏德王自用。

    綏德位于米脂東南方向約六十里的位置,與十八寨還有米脂之間成三角形,若是張獻忠他們選擇投入王自用麾下,則兩支義軍可以互為犄角,相互支援。

    果然,不出張獻忠所料,他說完的時候,袁明清立刻開口附和道,

    “人多力量大,王自用麾下有將近三萬兵馬而官兵竟然奈何不得,我們若將人馬歸于他的麾下,官兵必定投鼠忌器而不敢輕舉妄動!”

    “不錯!袁將軍這個想法我也贊同,不過我認為我們最好先納個投名狀,否則就這樣過去只怕被人看輕!”劉建宇接過袁明清的話,開始說出自己的想法。

    他曾在榆林當過兵,很清楚行伍之間的門道,雖說文人相輕,但部隊同樣如此,有時候甚至更狠,所以若是沒有軍功伴身,投靠其他人往往會被輕視。

    張獻忠不由自主點了點頭,哪怕后世民族存亡之際,隊伍的內部同樣有派系之爭,如今這種農民起義的隊伍怎么可能避免,甚至如今自己的隊伍也悄悄的形成了兩個派系。

    看了一眼劉建宇,李海濤,李繼偉三人,張獻忠沒有說話,而是點了點頭。

    “建宇說的不錯!其他人還有什么想法嗎?盡管暢所欲言!”

    放下茶杯,陸翊對著眾人抱拳道,

    “既然這樣,那我也來說說。我也贊同我們應該投靠王自用,而對于投名狀我認為可以利用十八寨方圓百里山高溝多的有利地形打官兵一個措手不及,讓官兵吃吃苦頭。”

    “我同意!”

    “我也同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