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錦衣衛指揮使,乃是正三品的武官之職。 牟斌想要繼續向上晉升的話,自然也跳不出武職的體系框架。 如果正德皇帝當真是想要重用牟斌,那么他十有八九會外調出京城,前往地方都指揮使司任職。 到了那個時候,牟斌便是一方大將,手握兵權的實權要員。 倘若朱無視當真舉薦牟斌調任地方的話,那么正德皇帝就不得不懷疑他是準備染指兵權了。 雖然這正是朱無視暗地里面所謀劃的事情,但他表面上肯定不可能為之。 因此朱無視才會建議正德皇帝擢升牟斌一分地位崇高,但實際上輕松愜意的官職。 是輕松愜意,其實就是虛有其名的意思。 在京城之內,武官體系當中虛有其名的官職,無疑要屬五軍都督府之內。 在大明開國時期,五軍都督府乃是大明軍隊當之無愧的核心機構,掌下兵馬大權。 然而伴隨著世事境遷,五軍都督府的權柄被一削再削。 尤其是明堡宗一朝,于土木堡葬送了五十萬精銳兵馬,以及當時近乎九成的軍中宿將過后。 大明朝的武將勛貴集團,徹底落寞凋零了下去。 五軍都督府,也隨之從實權機構逐漸變得虛有其名。 現如今下兵馬大權,已然落入了兵部的執掌之下。 而兵部看似屬于是武官體系之內,可實際上其中近乎九成的官員,皆盡都是文官出身。 牟斌這個錦衣衛指揮使,根本不容于文官集團。 他想要自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上升官,基本上只有兩種選擇。 其一是外調執掌兵權,其二便是榮升五軍都督府去混吃等死。 官職地位雖高,但實際根本就沒有什么權力。 而牟斌和朱無視所達成的交易,正是讓他晉升到五軍都督府之內,然后平安無事地混到榮休。 這個建議,顯然并不會觸及到正德皇帝心里面的底線。 鐵膽神侯可以重用,但決不能掌握實際上的兵權。 如若不然的話,恐怕會有危機到皇帝大寶之位的風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