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明軍積極進(jìn)攻北方各處城池,其德州、景縣、臨津、樂陵、鹽山、海興諸州縣的韃子漢軍遭遇了明軍蒲黼第二軍、呂文信第七軍、劉整第九軍、郭明亮第十軍的攻擊,損兵折將,丟失地方,物資受焚,一時間各處風(fēng)聲鶴唳,報急文書雪片般地傳至忽必烈的滄州行在。
明軍明顯是有備而來,他們利用冬季休戰(zhàn)期間,使用馬拉雪撬補(bǔ)充人員和軍用物資,事實是幾乎開戰(zhàn)期間,后方都在給明軍源源不斷地送上物資,生產(chǎn)力的強(qiáng)大顯露無遺,使得前線物資無匱。
事實上,明軍過了一個好年,冬裝及時下發(fā),厚厚實實的棉大衣!他們吃得飽,頓頓有肉吃,寒冷的天氣喝著醇香的奶茶,過春節(jié)有餃子吃,有慰問品,能看演出,日子好過對面敵軍多多,因此士氣非常高!
過年一線明軍并沒有閑著,期間雖無大戰(zhàn),但派出斥侯偵察敵情,力圖掌握敵軍的兵力部署、編制裝備、防御情況等,以及地形和氣候水文等,及時更新繪制好作戰(zhàn)地圖,做到有的放矢,對敵軍薄弱之處加以攻擊。
例如蒲黼第二軍的偵察兵掌握了臨津守軍屯積糧草在西北山寨上,于是蒲黼佯攻縣城,主攻西北山寨,破之,盡掠其糧草軍資而歸。
路過臨津縣城,明軍人拖馬曳地,大喊道:“謝嚴(yán)太師軍糧!”
臨津是韃子漢人世侯史天澤的防區(qū),其加封為太師,故明軍有此喊。
而史天澤聽聞消息后,眼前一黑,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他原本不富裕的財政雪上加霜。
好在皇帝忽必烈開恩,他啟動后方庫藏,發(fā)內(nèi)帑,派出韃軍護(hù)糧軍隊,緊急支援前線。
呂文信第七軍進(jìn)攻樂陵,這座縣城先前失守過,明軍退走后再臨,這座城市守軍有如驚弓之鳥,只顧緊守。
第七軍亦未攻城,而是焚其城關(guān),破壞縣城周邊道路、橋梁,把守軍變成了孤軍,然后盡取周邊城鎮(zhèn)、山寨之民眾物資而歸。
事實上,神仙打架,凡人遭秧,為了削弱對方實力,無論是明軍還是韃軍,都會掠奪民眾,搶走物資,包括糧食、財產(chǎn)、牲畜等,只不過明軍以寬仁待民眾,比如給他們發(fā)糧發(fā)鹽什么的,韃軍則武力恐嚇,這么一來,華北大地就出現(xiàn)了千里無雞鳴,處處無炊煙的慘況。
劉整的第九軍在德州外大發(fā)神威,雖然史天澤的兵力雄厚,可架不住劉整會鉆空子,他擇弱而戰(zhàn),當(dāng)敵人兵力不及他的時候,敵人必敗。
劉整年少時,跟隨南宋名將孟珙攻打金朝的信陽,劉整任前鋒,夜率驍勇十二人,渡塹登城,襲擒其守。孟珙得知大驚,以為五代名將李存孝率十八騎拔洛陽,今劉整率軍更少而取信陽,于是稱呼其為“賽存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