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哪怕當(dāng)上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做桀紂楊廣這樣的暴君固然快意,但生前有覆國之危,死后有名聲之暇,所以當(dāng)皇帝一樣要“慎獨”,時時反省自己,不做暴虐之事,方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和名聲無暇。
孟之祥了解到朝廷如何記載歷史后,就給自己所作所為確定了一個原則:“要經(jīng)得住歷史的考驗!”
中國歷代王朝有著完善的歷史記載,古人對歷史記載的動機(jī),最初只是規(guī)勸、警示君主及其后代,史官們會“為尊者諱”,但他們據(jù)實而記,也夠嗆的。
比如:某年某月,越國公趙葵涉反,族誅,淑妃趙氏賜死。
史載是那么地冷冰冰,簡明扼要,趙葵謀反,殺了他全家,是皇帝的權(quán)利,可為什么趙葵會反,是不是皇帝做得不對呢?你既不仁,也莫怪人家不義。
單是殺了一個趙葵,要是把王越、楊懷遠(yuǎn)、史志超、王雙、孟牧勞等統(tǒng)兵大將統(tǒng)統(tǒng)殺掉,就算安他們一個謀反的罪名或者亂七八糟的罪名,可你殺了這么多人,你不是漢高祖還有誰是?
孟之祥很明白一點,歷史放長遠(yuǎn)來看,什么馬腳都露出來,什么名聲都掩蓋不住,這還是史官、讀書人不詆毀你的結(jié)果,要是他們稍一對你有怨氣,換一種寫法,你名聲臭了,這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成問題。
還是做回不殺功臣的光武帝吧,給自己歷史留下一個好名聲。
他厚待百官,以律法行事,殺大臣首先來個“九卿畫押”,這么做,對自己的統(tǒng)治相當(dāng)有利,他以身作則,大臣大將們也就弦歌知雅意,守禮知進(jìn)退了。
要是這些秀女剛到,皇帝立即提槍上馬廝殺一番,史載是:“后送秀女十員至行在,帝悅,幸真氏。”
這種事情多了,人家就會說他好色,本來好色對于皇帝也不算什么大問題,可問題是真氏出事,那就是個事了。
孟之祥搖搖頭,正若有所思時,背后一對柔夷按上來,輕輕地為他揉捏,孟之祥回頭一看,乃伴駕美女康勤慧,杏眼桃腮,姿容出眾,身體婷婷玉立,曲線分明,妥妥大美女一枚。
皇帝正欲找人散火,康美女這么一來,不異于姣婆遇到脂粉客,天雷溝地火,就手一拉,把她給拖到面前,按坐在自己腿上,與她一起探討人生奧秘!
……
天色已近黃昏,宮女在各處點燃燈火,收拾干凈,把康美女送回她的寢宮,孟之祥則獨坐屋內(nèi)看書看資料,不久后,行在的tJ總管莫某帶著一隊tJ和宮女魚貫而入,給他送來晚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