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唐金鑾殿要比大秦的章臺宮大殿更大,也更地金碧輝煌與闊氣。 同時。 大唐的官員也要比大秦更多。 就比如大唐開國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以及文臣武將等數(shù)不勝數(shù)。 整個金鑾殿內(nèi)的諸公幾乎就有四五百人。 這還不算金鑾殿外的文武百官。 文臣一邊。 大唐相國長孫無忌站出身,奏了幾件事情。 李世民一一應(yīng)答,朝堂上的局勢一片大好。 不過。 當(dāng)樞密院指揮使高士廉從外部走入后。 諸公們卻忽然沉寂下去,齊齊將目光看向了高士廉。 樞密院,這是大唐的情報機構(gòu)。 是整個大唐在九州的眼睛。 而高士廉輕易不會在早朝時來。 一般有消息,他都會先行在私下里匯報給李世民。 但是,這種直接走進(jìn)來匯報,也不是沒有過。 那無不都是大事。 唐皇李世民也看向了高士廉。 心中升起了幾個想法。 難不成,北原又發(fā)生戰(zhàn)事了? 還是南邊的突厥又來侵犯? 李世民皺著眉,就聽高士廉行禮后,道。 “陛下,東州之地,大秦開啟一統(tǒng)六國之戰(zhàn)已有一月。 “而就在剛剛,有消息傳回,大秦九公子嬴子修,率領(lǐng)十萬秦軍,在七日內(nèi)覆滅了趙國。” 聽著高士廉的匯報。 大唐群臣都愣了兩秒。 因為往常,他們關(guān)注的都是大宋、北原、大明、大清等等。 東州等等字眼,很少在大唐的朝堂上被提出。 李世民也在腦中回想。 片刻后,他理解了這件事情。 沒等李世民開口,相國長孫無忌看向高士廉,問道。 “本官記得,大概一個月前,有消息傳回,大秦滅了韓國,是有此事吧?” 聽著長孫無忌的話,高士廉點頭。 大秦九公子率軍,不費一兵一卒讓韓國投降這件事。 樞密院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不過因為事情太小。 他也就提了一嘴。 李世民等人也沒怎么在乎。 韓國太弱了。 實在是無法入他們的眼。 大唐的眼光,一直都是這九州。 不過長孫無忌這一問題。 也讓大家回想起了那位大秦九公子。 同時,眾人也想起了東州之地趙國的國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