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中封建貴族的維護費是一個蘋果,蘋果也就是《群星》這款游戲的的糧食單位,產出沒啥卵用的凝聚力和舒適度,由此可以看出封建貴族確實沒啥卵用。
而一個戰士崗位消耗一個蘋果提供三支行星防衛部隊,當然什么行星防衛部隊說的是挺好聽的,但實際上就是中世紀的封建軍隊,而且還不是一個國家的軍隊,只是在作為星際帝國的玩家眼里是一伙人罷了。
畢竟玩家攻打土著球時都是強行登陸,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懶得搞什么分化離間,當然游戲機制也不允許玩家和土著球上的割據勢力交流。
而且戰斗力也非常弱,隨便派支部隊登陸上去就能一鍋端了。
而學者這個崗位可就非常有用了,只消耗一個蘋果卻提供物理學、社會學和工程學各2點的研究產出,可以說是土著星球崗位里最有價值的崗位沒有之一。
最后一個石頭宮殿提供的崗位牧師就很雞肋了,也是消耗一個蘋果,但是產出和封建貴族一模一樣。
可以說土著文明的專家崗位里就學者和戰士有用,戰士雖然打不過星際文明的陸軍,但維持社會穩定還是不在話下的,學者則是沒上天的土著文明的希望。
最后一個崗位的重要性則不比學者和戰士低,但并不是專家崗位而是勞工崗位,不用說也猜得到是生產糧食的農夫。
其維護費同樣是一個蘋果,只能說p社這點不太真實,因為專家崗位的人口顯然吃的食物里肉類含量會更高,不太可能和農夫一樣只消耗一個蘋果。
但作為土著文明崗位里唯一一個產出蘋果也就是糧食的崗位,扣掉其自身消耗的一個蘋果還能有一點多的糧食盈余。
也正是他們貢獻出來的這些額外的糧食養活了上面的石頭宮殿所提供的封建貴族、戰士、學者和牧師這四個崗位。
p社還挺有惡趣味的在農夫崗位里寫了這么一句注釋:
這些農民在田地里無止境的辛苦勞作,以便讓那些被認為更優秀的統治階級富裕起來。
這也是和李剛搞糧食減產遙相呼應的部分,李剛就是怕糧食太多導致學者崗位變多,然后本位面的歐洲中世紀發生科技進步,最后導致騎士階級被火藥炸的粉碎,那這書就沒啥看頭了。
畢竟這些土著農民終日勞作的糧食產出如果和李剛的金手指里的帝國時代2耕地產出一樣逆天的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