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總督是個好郎中-《明末匪事》
第(1/3)頁
土匪占領州縣,占領官道,自己開市征稅,過著無政府的日子,真當大明沒有朝廷、沒有軍隊、沒有人管嗎?
事實不是這樣的,人家不但有朝廷、有內閣、有官吏、有軍隊,應有盡有,而且還很多。
當時的陜西不但有巡撫管民政,還有總督管軍政,更有各級官吏分管各式各樣的工作。
龍多不治水,官多不管民。
雖然陜西有總督,有巡撫,有各級官吏,但當民怨四起,土匪橫行的時候,真正管這事的人卻找不到了。
跑了嗎?
沒跑,是死了。
朗朗乾坤竟然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百姓起義了,鬧事了,土匪進城了,搶劫了,總督竟然死了,真是奇了怪了。
事實還真如此。
因為當時執(zhí)掌陜西、甘肅、寧夏、延綏等地軍務的三邊總督自殺了。
三邊總督?名字好怪啊!
跟往常聽到的總督一點都不一樣,聽說過兩廣總督、浙直總督等等地方性總督;
也聽說過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業(yè)務性總督;還真沒聽說過“三邊總督”這回事。
但人家大明末期還真有這各總督,而且權利還非常大。
這還得從設立“三邊總督”的初心說起。弘治十年(1497年)蒙古兵不斷侵擾邊境,大明王朝經(jīng)過反復討論,決定任命重臣總督陜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總稱“三邊總督”。
經(jīng)過實踐,這個方式挺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隨著形勢的發(fā)展,時間的推移,這個名叫“三邊總督”的職位越來越高,權利越來越大,管理的范圍越來越大,包括河西巡撫、河東巡撫、陜西巡撫以及甘、涼、肅、西、寧夏、延綏、神道嶺、興安、固原的九總兵。
看見沒,天下能管九個總兵的總督能有幾個?還真沒幾個,但三邊總督算一個。
管這么大的地方,擔如此重要的任務,總督府該放在那里呢?
回答是寧夏固原。
西北雖然窮了點,但相對大點的城市還是幾個,比如西安,比如蘭州等,之所以將總督府放在這么一個窮地方,大明王朝就是看準了固原的地理位置,正好處在西安和蘭州兩大城市的中間位置,陜西、寧夏、甘肅、蒙古的事情都能管。
這么大的地方,這么多的事情,這么難管的人員,到這個地方當總督該有多難!
但再難也得有人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丹阳市|
尚志市|
湖州市|
铁岭市|
汝州市|
久治县|
唐山市|
靖宇县|
安龙县|
南宁市|
土默特右旗|
砚山县|
玛沁县|
重庆市|
满洲里市|
偏关县|
乡宁县|
鹤山市|
萨迦县|
平塘县|
罗甸县|
道孚县|
射洪县|
资中县|
邵阳市|
缙云县|
巴林右旗|
镇平县|
特克斯县|
峡江县|
清徐县|
阳信县|
凤山市|
弥勒县|
太原市|
霍邱县|
建德市|
天峻县|
麟游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