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見趙佶問起,童貫只得硬著頭皮起身,多年心腹,官家什么意思,童貫豈會不知! 若是讓官家不開心了,他童貫明天估計就會被隨便找個由頭,流放偏遠軍州! 童貫其實是不想打方臘的,可也不想去嶺南,更不想去沙門島! 金宋已結海上之盟,今九月壬寅,金人遣勃堇等來,相約伐遼事宜,領兵收復燕云,封王才是童貫之所愿,現在去打方臘? 打方臘對他童貫有什么好處? 他童貫缺這么點賞錢嗎? 他可是太傅,缺這點功勞? 童貫可是胸懷大志,此生將要以太監之軀,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登頂王位,流芳百世! 可上面這位官家,童貫實在得罪不起,只得無奈起身道:“官家待軍士何其厚也,吾愿親率大軍剿此逆賊!” “童太傅不愧是國之干城,便以太傅為江、淮、荊、浙宣撫使,領兵東南!” “童貫領命,請調西軍熙河楊惟忠、涇原劉鎮、環慶楊可世、郞延黃迪,秦鳳馬公直,秦地蕃、漢兵共十五萬,前往東南討賊!” “準了!另招撫各地賊寇,愿降者,既往不咎!”趙佶心情大好,西軍出馬,豈有剿滅不了的賊寇。 至于招撫賊寇嗎,本就是陳年舊列了,只要在體制內,還怕他們翻得起浪來? 蔡京見趙佶心情大好,忙起身諫道:“童太傅大軍出馬,定是馬到成功,只是還有些許流寇卻是不牢太傅費心。” “蔡太師,又有何高見!” “如那河東田虎路途遙遠,興師動眾實在不值,可遣內侍梁方率眾平討之;流寇宋江之輩,海州張叔夜素有大才,滅之易如反掌;凌州團練使魏定國、單廷珪素有勇名,可調二人會同濟州團練使,共剿梁山!” “梁山?”趙佶皺了皺眉頭,沒聽過啊,這又是何處? 蔡京見趙佶疑惑,忙解釋道:“剛破了東平府,殺知府程萬里,便是此伙賊寇!” “那便準太師所言吧!” 趙佶張張嘴,實在是對梁山,提不起半點興趣來。 自方臘起事,東南官員死者眾多,區區一個知府,實在算不了什么。 便是流寇宋江之流,那奏折中出現的次數,都比這梁山多上幾倍,不然他趙官家又怎能沒有半分印象! ps:詳細看作者的話,不多說,不抬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