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完,手中硬毫在墨硯中一點,隨后便在宣紙上勾勒開來,點畫之間,已然具備姿態神韻。 隨著毫尖在宣紙上游走,宣紙上出現了一個個小人,一個個活靈活現,惟妙惟肖,皆是手持一桿梅花枝,神態動作,各不相同。 仔細看時便會發現,紙上人與少年在空中所畫輪廓完全相符,正是那梅劍峰弟子所練劍招。 少年從吳子道大師哪里只學了兩種畫,其中一種,便是招式畫! 雖然各門各派的招式不盡相同,甚至有些招式之間乃是背道而馳,但若將別人的一招一式爛熟于心,見招,便能拆招,這樣以來,知己知彼,又豈能不百戰百勝? 更何況,神劍一脈有一個特殊之處,那便是,大道至簡,所謂大道至簡,說白了,就是沒有招式。 正是因為沒有招式,才能廣納百家,博采眾長,集百家之長與一人之身,這樣以來,試問江湖天下,誰敢與之匹敵? 將百家招式融會貫通于基本劍招刺、劈、掛、撩之上,那么,基本劍招,便不再基本。 這既是老頭讓他自小學劍時便學畫的原因,也是老頭研究劍道多年來,一個逆天般的設想,將兩個條件在李義身上達到有機融合,這個設想,極有可能會成為現實。 當然,這特殊之處,只有神劍一脈才知曉,試問江湖之中,有那個門派敢像神劍一脈一般,只練這那怕未用過劍的人,都能耍出來的四招? 又有誰會將刺、劈、掛、撩這連招式都算不上的基本招式,練上十幾年,乃至幾十年,除了神劍一脈,沒人會這么做,也沒人敢這么做,因為他們沒有這般底氣,亦沒有這般實力。 不然,若是江湖之中有人知曉此事,吳子道大師也不會輕易將招式畫傳給李義。 招式畫,雖是一種下流偷技所用之法,但在李義手中,便不再僅限于偷技,甚至于添加、刪減、修改,乃至于創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