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蔣瓛低下頭道:“兩位殿下,給了錦衣衛,一成的收益,臣貪財,又實在看不過去,那些盜版的奸商所作所為,就帶人去捉了,臣該死!” “奸商確實可恨!” 朱元璋冷哼一聲,對于這種商賈,滿不在乎,隨口道:“捉就捉了吧,該罰的罰,這也是事,算了!” 最主要還是看到他們的孝順,朱元璋心滿意足了。 那些商賈,他還不放在心上。 朱炫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最后決定坦白一牽 搶在呂家之前,把事情告訴朱元璋,到時候呂氏想鬧事,想救出呂耀文,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櫻 其實這還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 朱炫還想和朱元璋合作,拉他入局,負責提出合作建議的人,就是朱松,還是他開口比較合適。 “父皇,兒臣有一個建議。” 朱松看到朱元璋不計較了,就把合作的想法提出來:“要不父皇也和我們合作,一起賣書?這樣能為父皇,多賺一些私房錢,不用每次花錢,都得惦記著國庫那些。” 這個提議,聽起來還不錯。 不過,朱元璋考慮片刻,搖頭道:“咱是下之主,哪能行商賈之事?” 朱松勸道:“父皇,可以的!這樣做,能為我們皇家賺錢,以官營的方式賣書,得到的收益,父皇還能用在國庫,改善民生。” 朱元璋有些心動了。 那些故事書,一個多月,就能獲利六萬兩,還只是應范圍內的收入。 如果放到其他富饒的地方出售,得到的總利潤,還可以更大,但不得經商,抑制商業,又是他下發的政令,自己帶頭經商,怕會有一個不好的開端。 “兒臣這個建議,也是不想讓其他奸商,坐收利益。” 朱松看得出父皇的猶豫,繼續勸道:“我們的故事書,已經傳到應之外的其他地方,應就有盜版的奸商,其他地方肯定也櫻” “他們拿著允炫的書,無本生利,賺得盆滿缽滿,這個兒臣不能忍!” “何況官營的方式,兒臣認為不算是破壞抑制商業的政令。” “書籍是知識傳播的途徑,讀書的人多了,知識還能教化百姓,這些和鹽與民生息息相關差不多。” “朝廷把鹽分銷出去,也是官營的一種,算得上是經商。” “以后還有很多和民生相關的東西,其實都可以官營,以官府控制,才不會給下面奸商,有獲利的機會,也能更好調整物價。” “官營所得的收益,收入國庫,又能用在改善民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父皇覺得怎么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