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云奇是明白的,微微點頭,便下去安排。 “接下來,看乖孫能不能給咱驚喜。” “咱也想知道,其他孩子會不會為咱分憂,能否給出一些,能用的策略。” 朱元璋嘀咕道,表情松了松,思緒又回到,稅務改革上面。 大明太窮了,稅務改革,得盡快落到實處。 派出去的錦衣衛,正在行動,搜刮各種消息,他也開始,有意無意地安排兵力布置,或者下令讓五軍都督府練兵,收攏自己的軍權等等。 等到鹽務改革完畢,其他的準備好了,稅務改革正式進校 —— 次日。 一個重磅消息,在宮中傳開了。 正是云奇傳出去的,希望那些皇子皇孫,能提供鹽務改革的意見,陛下要改掉開中法,有一種要收鹽稅,以及把賣鹽的收益,全部歸入國庫的感覺。 朱允炆得到這個消息,眼前一亮,首先去找母妃商量。 呂氏就,這些她不懂,可以去找黃子澄等人,商量應該怎么辦。 “皇長孫放心,這件事,包在我們身上。” 黃子澄馬上道:“戶部侍郎郭任,是我們的人,他早就從郁新那邊,知道陛下要做什么,還得到一些內幕消息,現在鹽務改革,最重要的問題是制鹽速度跟不上,生產的鹽,還不夠百姓用。” 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能得到改革首功。 朱允炆對這些,完全不懂,問道:“我們大明制鹽速度很慢嗎?我們的技術,都是沿用以前的,那么歷朝歷代又是如何做?” “根據郭任的,確實很慢,產出的鹽不多,市面上的鹽少了,鹽價高漲,而增加大量的人去產鹽,陛下又擔心農耕荒廢,糧食產量跟不上。” 齊泰道:“歷朝歷代對鹽的控制,一開始是比較強勢,會控制在朝廷手鄭” “但久而久之,制度崩壞,鹽的制作和售賣,會下發到其他豪門望族、官員,或者商賈手中,朝廷只收鹽稅。” “但鹽稅還不好收,商賈的還校” “豪門望族,或者朝中重臣手中的鹽稅,經常會收不上來。” “以前的朝代,大部分不是朝廷負責制鹽,是商賈、豪門等,看到鹽有利可圖,利用自己的家奴大量生產。” “我們的開中法,利于軍隊,不過這樣會少了鹽稅,或者賣鹽的收入,又會導致鹽價上漲。” 他慢悠悠地道。 朱允炆問道:“我們把產鹽的權力,下發給那些豪門、商賈,不可行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