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滿朝文武絕大多數都和自己關系不錯,敢和自己唱對臺戲的幾乎沒有!就算有個別不開眼的想追隨大哥而去,那肯定要成全他呀! 大勢在我! 誰要敢置疑,立刻讓他腦袋搬家! 趙光義已經開始憧憬自己坐在金鑾殿上的那一幕! 滅了大蜀之后,下一個輪到誰了? 西邊的西夏李德明前些天還向大宋稱臣納貢,西夏王的封號還是大宋賞賜的,留著他們正好牽制大遼,暫時不能動! 再往西,便是吐蕃。 吐蕃路途實在太遙遠了,并且地處高原極寒之地,據說人到了那里連呼吸都困難,很容易窒息而死!既是不毛之地,勞師襲遠代價太大,奪下的地盤估計也很難守住,不如等待時機成熟再考慮。 而西南方則是大理國。 大理倒是可以考慮,聽說首府柘東城一年四季如春,是個好地方! 不過大理也不近,中間的路途充滿曲折,要經過好多的天塹鴻溝,穿過無數瘴氣彌漫的原始森林,各種輜重軍械恐怕連運都運不過去,時機也不成熟。 唯一成熟的便是北漢! 交通便利,大軍可以直達晉北! 而且北漢一直倚仗契丹撐腰經常騷擾中原,攻打北漢簡直是順天應民! “這幾天好好準備一下,過幾天咱們回中原!” 花蕊夫人道:“我沒什么可準備的。” 趙光義下了床,走到她身后,雙手按在她柔軟的雙肩上,笑道:“你的意思是,隨時可以跟我走嘍?” 花蕊夫人淡然一笑。 趙光義絕對不會提及孟昶,花蕊夫人也絕對不會提及孟昶! 這種尷尬的話題只會顯得更尷尬! ………… 大宋皇宮垂拱殿內。 趙匡胤坐在龍椅上,魏千歲站在案幾對面。 趙匡胤道:“聽說光義他們馬上就要進城了?” 魏千歲道:“不錯!飛鴿傳書剛到,根據時間推算,昨天傍晚他們應該已經進城了!” “兵不血刃拿下成都,大功一件!” “……” “怎么不說話了?” “皇上,這功勞的確很大,但是歸誰呢?” 趙匡胤一怔! 他命數萬大軍分兩路攻蜀,其中王全斌、崔彥進為西川行營鳳州路正副都部署,王仁贍為都監,率北路步騎數萬,自鳳州沿嘉陵江南下; 劉光義為西川行營歸州路副都部署,曹彬為都監,率東路步騎數萬自歸州溯江而上。 兩路大軍于成都會合,同時進城! 他知道,若只是這幾個人,魏千歲絕對不會有此一問! 魏千歲指的是趙光義在此戰中的作用! 趙匡胤道:“光義是代朕出征,自然不能與臣子爭功!這伐蜀之功當屬王全斌、崔彥進、王仁贍、曹彬、劉光義五人共享!” 魏千歲道:“如果這五人對平分功勞不滿怎么辦?”做為皇帝的心腹,就要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全部羅列出來,讓皇帝有所準備! 趙匡胤沉吟道:“你覺得他們會爭這首功?” “恕老奴斗膽,這幾個武將向來爭強好勝,互不服氣,此次伐蜀乃不世之功,誰得首功之名便可名垂千古,他們豈能不爭?” “不錯!滅蜀之功足以載入史冊,換誰都不會隨意放棄!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依老奴之見,這功勞可以分出一二三等,這也能起到激勵作用。賞必當功,罰必稱情!兩路大軍所遇反抗大差不差,如何區分功勞大小,可以羅列兩軍戰況!比如殺敵數量、自身傷亡數量、摧毀敵軍物資數量、繳獲物資數量、自身損毀物資情況,一一對比,殺敵既多,自己傷亡又少,此為良將!” 趙匡胤點頭道:“那就先等他們的戰報統計完再議!” 他突然看向魏千歲,“你說光義會不會碰那個花蕊夫人?” 魏千歲心頭一懔! 他最怕皇帝問這種要命的問題! 不知道如何回答! 不管怎么回答,都會給自己套上絞索! “呵呵,這大殿之內只有咱們兩個,你還那么小心翼翼?我想聽你心里話!” “皇上,老奴真的不知道啊!沒有親眼見到的事怎么敢胡亂揣測呢?” “呵呵,算了!”趙匡胤知道,自從自己披上龍袍的那一刻,曾經的兄弟、朋友、同僚統統變成了臣子,身份的巨大轉變曾經讓他很長時間不適應! 曾經叫自己大哥的弟兄們都不敢和自己開玩笑了,見到自己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會跪在自己面前高呼萬歲! 曾經助自己青云直上的魏公公,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可如今見到自己不也小心翼翼,生怕說錯一個字嗎? 獨霸高處,寂寞誰人知! 或許,整個天下只有鳳九霄仍然敢平等對待自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