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廣德寺上香-《寧城往事之三朵花》
第(2/3)頁
—————
話說一早張素芳和王淑儀他們就在西城門碰頭結伴而行去廣德寺上香。
廣德寺在城西的臥龍山腳下,離城還有十幾里路。
席氏和大嫂帶著孩子坐滑桿。
席氏是因為腳的原因走不得遠路。
而大嫂是因為拖著兩個孩子。
張素芳和王淑儀她們覺得兩個年紀輕輕的坐滑桿不太好,又不是七老八十,所以她們兩個就跟在抬滑桿的后面,一路說說笑笑看看沿途風景,到也不覺得累。
一路上看到敲鑼打鼓背包拿傘的香客排著隊,絡繹不絕地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
廣德寺香火鼎盛,是因為它悠久的歷史和在川中的地位。
它不僅是曾經的皇家禪院還主領川黔幾十座廟宇。
唐朝的時候,一代高僧克幽禪師來這里主持,把寺廟進行了擴建。
說起這克幽禪師也大有來頭。
廣德寺歷久不衰,屢受帝王器重,除了高僧克幽禪師的德行外,還與他的身世密切相關。克幽乃唐王朝宗室,是唐中宗的孫子、唐玄宗的侄子。
他的父親入蜀地為官,擔任寧州治下的長江縣令,他跟著入蜀地。
他幼年苦讀經史,立志進入仕途。不意體弱多病,常被惡疾纏身,為了解脫痛苦,決意出家修行。病情稍好,即到成都凈居寺,拜謁無相大師金和尚,請求皈依佛門。金和尚為禪宗八代高僧,世稱“東海大師”,察其意誠,求佛意志堅定,言語相投,樂意收為門徒,取名“無住”,隨即為他剃度,受了“具足戒”,并口授釋家修行心要促其禪悟。時年25歲。無相為了讓他虔心深造,派他到彭縣白鹿山結廬居住,使其清心寡欲,凝神靜悟。他潛心禮佛,養性修真,十年面壁,禪定大進,終成一代高僧,后派他到廣德寺主持。
也許正是因為克幽與李氏家族的血緣關系,才有如此雄厚的財力物力大修廣德寺。
從山麓至山頂,依山建寺,中軸線上有殿宇七重,東西配殿獨自成院,大小殿閣塔坊共有25座,以大雄寶殿為軸心,呈三列縱向分布,從山麓至山頂,共有殿宇九重,亭榭二十六處。中軸線上,主要建筑有哼哈殿、圣旨坊、碑亭、天王殿(兜率天)、大雄寶殿、佛頂閣等依次排列,層層疊起;東有千佛樓、燃燈殿、百子殿;西有地藏殿、觀音殿、念佛堂、善濟塔、玉佛殿等。這些殿舍各抱地勢,主次分明,對稱有序,斗拱華麗,翼角出翹,脊飾雄壯,肅穆壯觀。
克幽禪師也曾經兩度被引入宮講經說法,被封為護國禪師,唐代宗賜名“克幽”,并賜予紫衣袈裟。
由于克幽禪師是皇室嫡親,歷朝歷代的欽差到該寺宣讀圣旨時,都親自進入寺廟內。而其它寺院如峨眉山等奉迎圣旨時,都要出廟門十里。廣德寺接旨卻在廟中,可見位尊之極。
至今廟里還矗立著高大的圣旨坊。
關于廣德寺的種種傳說,張素芳和王淑儀也聽過不少。可依舊覺得它神秘莫測。
以前她們也跟著家里人來過。
今次又和以往不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张掖市|
台中县|
互助|
乐安县|
承德市|
东方市|
榆社县|
施甸县|
东方市|
灯塔市|
通海县|
九江市|
牙克石市|
景泰县|
监利县|
杨浦区|
钦州市|
馆陶县|
宜春市|
淮阳县|
松滋市|
仪征市|
汝南县|
西平县|
烟台市|
卢氏县|
凤冈县|
英吉沙县|
论坛|
通化县|
无为县|
安化县|
台山市|
甘洛县|
堆龙德庆县|
永春县|
南开区|
饶河县|
涿鹿县|
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