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私下說起來,得知確如先前擔心的那樣,紓錦宛在婆家日子并不好過。她的嫁妝豐厚,雖是辦喜事時長了臉,但也引起妯娌等人的妒意,人前人后便暗諷她的出身。 又因她不懂稼穡,廚藝也拿不出手,眾人名正言順般將家中織布、紡線、縫紉之類的事全部推給她。 她婆家還沒有分家,兩對兄嫂、兩個小姑,加上公公婆婆和三個侄兒,一大家子人女工上的事她一個人做,從早到晚不得歇息,往往做到深夜。就這樣,還時常遭受譏嘲,說得她仿佛拈輕怕重。 紓錦宛雖非嬌生慣養,但這么些年從埠寧織坊到江安織造局,都是受人重視的大師姐,哪里受過這種閑氣。不免經常背著人落淚。 好在她的丈夫待她還算體貼,有時為了維護她不免與兄嫂妹妹們爭辯。公婆雖然很寵這個小兒子,唯獨在這種事情上并不幫他,反說他不該為了媳婦頂撞哥嫂,壞了家里的和睦。 紓家去探望,得知她的情形,又聽說省城織造局一直在招工匠,于是托人往良氏機房送了信去,試探著詢問機房是否還能召她回去。 良三夫婦正因缺人犯愁,自然巴不得她回來,很快便向督辦衙門請準,發了公文去征召。 官府下令,她婆家不敢不從,紓家又伺機規勸,并說想在省城開家染坊,正好讓他們小兩口去探探路,這才勸得她婆家同意,讓她和她丈夫平春來一起到了景州。 如今紓錦宛因是已婚,也以輪班工匠的身份,同丈夫在外面住。 貞錦依聽說他們夫妻如今還暫住在會館,便邀她搬到自己那里去,正好外院有空屋子,可供他們兩個起居。 紓錦宛卻拒絕了,說道:“你們兩個女孩子在那里,我們去住著不方便,萬一有什么閑話傳出去就不好了。” 若是貞錦依一人還罷了,如今畢竟還有陵錦佑這么個單身女子,貞錦依不能不有所顧忌,聽了這話只得作罷。 還好紓家想開染坊是真,景州織造業很是繁榮,對染坊也確有所需。紓家也同景州的同行有過些來往,平春來到景州之后去向他們打探過,也在東市賃了房子,認真預備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