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點,在當初抵達樓下時,眾人就已經發現。
郭亮那時還震驚過,他懷疑亮燈的房間都是燒死鬼。
這一無用的發現,在現在卻成為了破解迷宮的重大突破口。
李一能夠以極高的姿態活到今天,絕對不僅僅是依靠那只鬼,更是他其他方面的天才表現。
僅僅是第一輪的游走,他就推斷出了部分逃生路線,與亮燈房間的排列有所類似。
于是思維進一步延伸,即確定亮燈排列為逃生母本。
……
同一時刻,始終丟守在大樓外部的常念,正舉高著手機拍攝著。
她來到這里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但由于八位店員全部進入樓內,出于謹慎她并沒有貿然進入。
就是擔心,一旦灰燼世界的全體店員都覆滅,季禮那邊就無人可接應。
事實證明,她的這一決策非常明智。
拍攝好大樓的正面,她拿著手機開始往背面進發。
灰燼世界中的色調十分單一,四周布滿著遮眼的迷霧。
在黯淡的世界里,樓上那些本不明亮的光源反而更加亮眼。
常念一邊走,一邊低頭沉思著。
從目前的情報來看,他們這次的任務,實際上難點只在集齊數字卡片。
按照季禮和李一的想法,目前已經確認——李一集卡,季禮毀之。
但集齊后,掌控日歷的季禮,究竟要如何將其毀掉?
別看日歷是一個物件,仿佛一抬手就可將其撕毀。
但它也僅僅只是規則的載體。
毀掉載體,就能確保規則也隨之毀滅嗎……
這是一個疑問。
其實常念從一開始,就將解決的思路放在了農悅可身上。
這個農悅可,并不單指清苑小區這一位,而是全市的17位農悅可。
她始終沒有弄清楚,為什么本次任務要設置如此多的同名同姓之人。
也許如今,李、季的生路是一種另辟蹊徑的快速路線。
但這個路線也代表著意外和變數。
如果真的發生了常念所擔憂的結果,那么更為具體、正確的生路又會是什么。
而那條生路,又是否可以完美解答17名農悅可同出的疑問……
思考間,常念已經繞到了大樓背面,抬起手機拍攝了一張照片。
她將兩張照片以郵件的方式,發送至了李一的郵箱。
李一交代的事已經做完了,她駐足于此地,仰頭看著朦朧中的釣影路444號。
而在模糊間,她似乎看到了一個穿著紅裙的身影,出現在了某扇窗戶前。
……
有了常念兩張照片為母本,迷宮進展神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