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1.奮力擠進縫隙最大的墻面; 2.扒開西南夾角,站在‘監(jiān)控’視角觀察; 3.破開地磚,找出一個最鋒利的工具; 4.用血全面涂抹屏幕,等待后續(xù)變化;” …… 第四次抉擇來了,同時也是一個極為新穎的題型——排序題。 方慎言仔細閱讀著題目,在腦海中也加以分析,分別將目光落在四個步驟的地點。 他的辨析能力的確老道,先前發(fā)現(xiàn)的疑點均是本次抉擇的內容。 但如何進行組合,卻是一個大問題。 季禮那邊思考一番后,輕悠悠地說道: “它故意只有動作,沒有后續(xù),就是要我們自己去推測,這就免不了會出現(xiàn)歧義。 暫且先不管它的想法,按照我們的邏輯是找到被抽走的‘電影畫面’。 所以‘用血全面涂抹屏幕,等待后續(xù)變化’,是我們行動的最重要一環(huán)。” 方慎言也極為贊同這一點,于是接著分析道: “一切都為這一步驟服務的話,那么就可以排除B和D項。 這兩項中的‘鉆進墻面’在各自的邏輯鏈中,明顯屬于多余動作。 至于A和C,這需要我們進行一定的腦補了。” 季禮那邊已經(jīng)沒了其他人的議論聲,所以思維出奇的清晰。 “A項的邏輯鏈條: 先以血涂屏,但常規(guī)視角無法辨認。 接著才前往了西南的監(jiān)控位。 在這個位置,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于是找出鋒利的地磚作為道具。 最后挖開裂縫最大的墻面,鉆進去拿到想要的。 這個邏輯是成立的。 C項的邏輯鏈條: 先找出地磚做工具,也許是屏幕上的血液不足以全面覆蓋,所以需要進一步放血。 而后,將其涂抹在屏幕上等待變化,但常規(guī)視角無法辨認。 接著才前往了西南的監(jiān)控位。 最后找到關鍵位置,挖開最大縫隙,鉆進去拿到想要的。” 這兩種行動順序,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邏輯。 4個選項、16個步驟。 即便精簡到一半,錯一步也要死,又是一個難以分辨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