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向上的梯子不知去了哪里,光禿禿的觀景臺變得可有可無。季禮站在天明山的頂點,迎風而立,俯瞰全城。
這座城市對于他來講,街頭巷尾沒有熟悉的感覺,站在高點觀望,心頭也僅僅是陌生。
兩分鐘前,他看到了蘇沁兒的尸體,也同時與鬼童第一次接觸。其實,關于鬼童殺人的規律,直到現在都沒有嚴格標準。
月亮站臺,鬼童首次現身。那個時候,蘇沁兒是在每二十分鐘左右見一次鬼,只是最終由于特殊情況殺戮終止。
黑桉桉別墅外,鬼童殺死第一名店員。蔣江的生命,在這次結束得非常快,從第一次鬼童現身、到第三次見鬼死亡,歷時13分鐘。
時間,大大縮短。追殺余郭,是鬼童第三次出手。余郭的
“死亡時間”來的不快不慢,歷時24分鐘。盡管,這個規律看起來無序且混亂,但冥冥中還是存在共性的。
第一:受害者,執念越強烈,死亡時間就會急速縮短。例如,蔣江。第二:受害者,恐懼的事物越具體,也同樣可以加快死亡進程。
例如,余郭。這是到目前為止,季禮所掌握的關于鬼童的殺人規則。但是,這一次似乎又出現了變數。
季禮迎著風的發絲紛飛,他平靜地轉過頭看向了某片空地。那里站著一個矮小而模糊的黑影,就安安靜靜地停在原地。
季禮不動,它就不動,始終保持著十步開外的距離。但季禮能夠感應到,對方始終在觀察著自己。
“為什么會這樣呢……”鬼童殺人不是這樣的模式。它只會出現一瞬間,將烙印打入活人心頭,就迅速消散,直到后續再度閃出。
像如今這樣,一直尾隨活人、觀察活人的現象,有古怪。季禮對于到底該如何處理無解鬼童,并沒有應對方法。
在目前掌控的線索里,他仍然認為毀掉鬼童本體,純白瓷罐是一個加速團滅的方法。
這樣做法,可以除掉鬼童,但必然會令黑桉桉這只根源性鬼物再無牽制。
他之所以愿意留下承擔主戰場,很大程度是因為鬼童殺人需要時間。而黑桉桉,也會被鬼童所牽制。
這樣來講,即便天明山上局勢混亂,鬼物眾多,卻存在活人僥幸拖延的可能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