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千里馳援-《重生在三國之三朝四國志》
第(1/3)頁
待眾人落座,侍女們端上清茶后,張耀文便笑著道:“諸位,請用茶。”眾人聽聞后,皆應諾品嘗。
隨后,張耀文見氣氛逐漸融洽,便道:“我早聞元皓提及三位先生之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在座的誰不是人中精英,頓時會意。田豐道:“諸位先生,我家主公一直求賢若渴,當聞豐舉薦三位后,便立即放下所有軍政事物,前來面見諸位。還請諸位對我主公坦誠相待,直言不諱。”
三人聞言笑著對視一眼,隨即其中一人起身拜道:“在下臨淮魯敬,拜見秦公。今日有幸得秦公接見,實乃我等榮幸。既然秦公如此坦誠,那請恕在下冒昧。今日,在下有一疑問想請教秦公,若秦公能解在下之惑,在下當誓死跟隨。”張耀文聞言笑道比了一個請的手勢。
隨后此人便道:“敢問秦公,治國根本是什么?治軍根本又是什么?”
眾人一愣,未曾想此言如此犀利。但張耀文略作沉思后便道:“我以為,何以為國?國即國家。本,則是國家的根本。治國之本,就是治理國家的根本,關鍵還是在于選擇統治者,昔日歷朝歷代,最大問題出于何人身上,不外乎在于統治者。而亂世,要平定天下,則需平定亂世之人。而和平時代,則需治理國家之人,而危難時代,則需一位雄才大略之主。武可平定天下,文可治理天下。而到了國家發展時代,則需一位目光長遠之人,方可推動國家的發展的腳步!所以,我以為一個國家的興亡皆在統治者身上,統治者強,則國興,統治者弱,則國弱。統治者的思維要根據時代大勢變化而變幻,不應該固步自封。所謂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而治軍之本,在于強調軍紀、建立信仰、賞功罰過。而一支強大軍隊,要有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才是我輩軍人的靈魂和安身立命之本,是戰勝困難、抵御誘惑的決定性因素,如此才能練就一支打不爛、拖不垮士氣如虹的強軍。所以我認為治軍則如治國,治軍之本,其實也乃治國之本!不知先生以為然否?”
‘魯敬’雙目圓睜,不可置信的跪拜道:“在下未曾想過,秦公竟有如此驚人言論,且字字句句精辟非常,也解開了在下多年以來的困惑,早聞秦公胸懷天下,如今見后,果然如此。如秦公不棄,在下愿投效秦公麾下,以供驅策。”
張耀文笑著起身,扶起‘魯敬’道:“我得先生相助,真乃我之幸事。”誰知‘魯敬’卻苦笑著在此拜道:“請主公贖罪,剛剛欺瞞了主公。在下原名魯肅字子敬,臨淮人,這位是我同窗好友周瑜字公瑾,而這位兄臺名叫陳宮字公臺,乃是我等在來并州的路上結識的,經過交談,方知此人乃是胸懷經天緯地之才,便一起上路投并州而來,請主公勿怪。”隨后周瑜、陳宮二人也當即跪下。
張耀文沒想到幸福來得如此突然,這經世之才不來則罷,一來就是三個,怎能不使自己高興異常。內心狂喜不已大笑道:“我并州得三位先生加入,必定會更加強盛。實乃我張耀文三生有幸也。”
田豐也欣喜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再得三位佐世之才,我并州此后想不繁盛都難啊。這下我看元直、文若他們的擔子便要輕松很多了吧。”眾人一聽,皆哄然大笑。
張耀文聞言,知道田豐何意,便道:“既然三位先生誠心來投,我便不能委屈了諸位。傳令,命陳宮為從六品議郎、工部從事,代替遠在北庭都護府的沮授處理日常公務。命魯肅為從六品議郎、戶部從事,協助文若打理戶部。命周瑜為從六品左都候、兵部從事,協助奉孝打理兵部事宜。令到即行!”陳宮當即跪拜道:“屬下必不負主公重托,多謝主公厚恩。”
張耀文笑著扶起陳宮三人后,便道:“既然諸位先生不遠千里前來投奔于我,我自當相信諸位。也請諸位先生為了家國大業盡展所長,助我等早日一統山河,還天下太平。”
眾人盡皆跪拜道:“我等定助主公威臨天下、一統江山,還天下太平安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云和县|
盐边县|
古交市|
二连浩特市|
太谷县|
大渡口区|
全南县|
平乐县|
宜章县|
仁怀市|
新河县|
上林县|
红桥区|
原阳县|
西乡县|
皋兰县|
利津县|
云梦县|
时尚|
龙江县|
昌图县|
高密市|
嘉峪关市|
泽州县|
七台河市|
黑山县|
正定县|
平阳县|
巴彦淖尔市|
嵊泗县|
长丰县|
巨鹿县|
和林格尔县|
农安县|
普兰店市|
汾西县|
台中县|
涟水县|
康平县|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