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美女記者的神作-《大王有命》
第(1/3)頁
沒有人相信黃保遇到的奇葩事,但并不只是他自己見證了那一幕。
林小小是南陵都市生活報的美女記者,今天她的心情從很不好變成很好再變成很不好,坐了個花式旋轉的三百六十度過山車,就是因為她拍到了黃保的照片。
本來一張挺好的照片被這些沒節操的網民搞得面目全非,就像當年網上的小胖事件。
林小小是都市生活報的美女記者,但美女記者也有工作任務,工作職責里可沒有說顏值可以抵工作量,花瓶有工資。
每個記者每天都有規定的上稿要求,新聞報道不是網文可以家里開腦洞,有編制的記者也不是網絡小編可以胡編亂造標題黨,他們那是得以事實為依據來傳遞信息的。
除了根據時事熱點去約訪一些人之外,林小小還必須像前輩那樣主動去城里轉一轉,找找報道素材,這在業內的術語叫采風。
采風,不是手飄蕩空中大跳廣場舞,也不是踩著風兒去散步,更不是踩點準備作壞事。
采風的采是收集采集,風不是指流動的空氣,而是指民歌,來自于詩經《國風》中的“風”字。
《詩經》是詩歌總集,分成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指的是地方音樂,雅是中央雅音正樂,頌是宗廟祭祀時的音樂。
在古時,采風主要是指采集民歌。
民歌是個總稱,它包括民謠,后來又包括諺語。詩經和漢樂府里的民歌都是在農閑的時候由政府專職部門派人到各地采集來的。采集的目的一是借以了解民情,二是整理配樂之后用于朝廷的祭祀、飲宴等需要音樂歌舞的場合。
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易》中就有產生于商代的民間謠諺。公元前五百多年編寫的《詩經》,其中《國風》的絕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們都是從民間采來的。
《國風》里記錄的就是當時各國的民歌,流行歌曲。想想挺有趣,風是流動的,后來又能引申出風尚流行各種意思。
到了近代,一些學者從國外引進了民俗學,“采風”二字的含義就擴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間的創作和風俗,體驗生活,尋找靈感,挖掘素材。
林小小今天的采風是去體驗下早晨公共綠地的群眾生活,給自己的系列報道增加一些素材,不料鏡頭里突然看到一個男孩子貌似準備撿起垃圾丟進垃圾箱……
揀辣雞的好孩子,這年頭不是已經絕種了么?!
正能量啊!
特別是那垃圾箱離得足有十多米遠,多少人手邊就是垃圾箱都隨手丟的?!
林小小瞬間被感動到,按下單反啪啪啪地拍了一組照片:
從男孩撿起垃圾,到他四處尋找垃圾箱,再到他把手中的垃圾丟進垃圾箱,再到那個垃圾箱似乎掛住他的書包,他用力地想把書包從垃圾箱里拉出來…不果…落入箱中…兩腳朝天掙扎…糾結…逆出…終于還是掙脫…然后狂奔而去,那個垃圾箱掛在他手上拖來蕩去,消失在轉角的竹林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杨浦区|
潢川县|
潞城市|
佛山市|
饶河县|
新竹县|
赤峰市|
江油市|
土默特右旗|
福安市|
彝良县|
怀来县|
镶黄旗|
仙居县|
东阳市|
雷波县|
大连市|
阜平县|
特克斯县|
闽侯县|
南召县|
德令哈市|
景东|
大同市|
游戏|
津南区|
新疆|
锡林浩特市|
醴陵市|
株洲县|
讷河市|
元朗区|
桐梓县|
湛江市|
女性|
新蔡县|
宜宾县|
永春县|
浮山县|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