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舊時可待成追憶-《柒夜女俠》
第(1/3)頁
柴婆道,落日鎮地處西山腳下,是個極其閉塞的地方。這個閉塞不是指交通閉塞,而是指人們的思想閉塞。書里說那里民風淳樸,人們日出勞作,日落而眠,以山林為安,生活從簡,不貪圖享樂。這些卻有其事,可書里并沒有寫出真正的曲折。
“小的時候我住在那里,不出門戶,只有那庭院里的四方天地。等長大了些,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鎮前那塊牌匾之下,至于鎮子外面的世界我是一概不知。家里人不是不告訴我,而是他們也從未去過落日鎮以外的地方。”
柴婆回憶起鎮上的人很團結也很排外,靠山便吃山,東西自給自足,絕不吃山林以外的東西;或者以物換物,買賣從不往外做。這倒也不是清貧,富裕的大有人在,只是大家過慣這種穩定又簡單的日子。至于外面的人,也很少進來,怕進了落日鎮會消沉于此,就再也出不去了;而那些不甘同化的反叛分子,真正落日鎮的人會聚在一起以暴力驅趕之。
所謂的,所有的人都這樣,你也就不好意思再那樣了。可是人心百態,柴婆自稱在落日鎮人里面她有一顆向外的“異心”。她渴望到落日鎮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渴望去品嘗她從未吃到過的珍饈美食。當然她這顆“異心”在家里人面前藏得很好,直到十六歲生辰那天,她趁人不備,偷偷跑出了落日鎮,達成了她的心中所愿。
“那個時候,我的眼睛還很好。我記得從鎮子到天罡村的那條路。你們肯定要問我如何知曉的。鎮上的人雖不出去,但不代表他們以前從沒出去過。我啊,是有預謀的。誰做姑娘的時候沒有點小心思呢?我每天都去鎮上轉一圈,東套一句,西問一句的,說多了就能拼出一個完成的路線圖。我一直在等待一個契機,就是那天我過十六歲生辰,爹跟娘請左鄰右舍來吃飯,沒工夫照看我。那一天鎮上的人好像特別忙,我抓住了這個機會,偷偷地溜出了落日鎮。”
有些東西幾十年都不會做改變,從落日鎮到天罡村就是這么一條山路。沿著山路往西行是夕日之鄉,而回頭往東走是個破破落落的窮村子。柴婆走了大半天的山路,走到天罡村的時候又累又餓。
事實證明人在最饑餓的情況下,只要是能吃的都是珍饈美味。柴婆說就在她饑渴難耐之際,一個好心的過路人帶她去家里面吃飯。柴婆到現在還記得那個味道,熱乎乎的白面裹著豬油芝麻餡兒,香甜軟糯,就是后來被胡小二稱贊的天下第一好吃的蒸糕。落日鎮或許物資豐富,但卻拿不出一塊在饑餓時候吃的蒸糕;天罡村窮困潦倒是真,但是在柴婆看來,能在那里度過一天遠勝于她先前十六年活過的一成不變的日子。
我想起小時候師父讓我們徒弟三人背《桃花源記》,他說凡人向往桃花源,凡人皆羨慕捕魚人的奇遇。可是又怎么知道桃花源里的人不會羨慕外面紛繁的世界呢?就如柴婆,天罡村天大地廣、山高水長,打破了落日鎮對她的束縛和限制。她從未感到如此自由和灑脫,天罡村外往東的大道是通往更遠闊的天地。好不容易出來了,當然要去看個夠。
一個知道了鳥與蟲能共生、看過了萬物皆靈明的世界并且愿意深陷其中的人,再讓她回去過簡樸單調的日子就難了。柴婆住在天罡村的第十日,家里人終是尋來把她強行帶回了落日鎮。她掙扎反抗,在那個閉塞的四方庭院里以哭鬧和絕食做斗爭。鎮上是頭一次出現這般“異類”的姑娘,團結排外的落日鎮人一同過來相勸。
第一日,柴家爹爹問她,為什么如此向往外面的天地?柴婆說,因為那里有落日鎮沒有的蒸糕。
第二日,柴家阿娘帶著一屜食盒遞給柴婆,稱自己花了一夜的時間已經得到了做蒸糕的真傳,食盒里面的蒸糕就是正宗的天罡村味。誰想柴婆連食盒的蓋都沒有打開,哭著說,縱然有蒸糕,但外面高遠的天、廣闊的地,那些蟲鳴和鳥語、花香和草木,那些沿途的風光美景都是落日村所沒有的。她厭倦了這里的平淡無趣,她就是要出去。阿娘聽著她肺腑的哭訴捂心垂淚而去。
第三日,家族里的七姑八嬸輪番上陣;
第四日,年邁的老族長拄著拐杖前來相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武宣县|
迁安市|
吐鲁番市|
马关县|
大田县|
彰化市|
衡山县|
昔阳县|
贞丰县|
温宿县|
黑山县|
丹寨县|
黔东|
平原县|
红安县|
瓮安县|
库车县|
民勤县|
安康市|
金秀|
商洛市|
金阳县|
惠水县|
咸丰县|
宕昌县|
武宣县|
福安市|
宁城县|
河东区|
东乌|
民勤县|
余江县|
朝阳区|
白河县|
苍南县|
丹凤县|
安庆市|
清水县|
常州市|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