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國渠?” 白起疑惑的看向嬴政。 “九年前,韓、趙、魏、燕、楚五國合縱伐秦,打到函谷關下,無力破關,便率軍而返。” “第二年,秦國欲發兵報仇,消息被韓國獲知,韓國上下君臣皆懼。” “當是時,有人向韓王安推舉水工鄭國,使其入秦,獻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資財,削弱秦國軍隊?!? “韓王安納其策,命鄭國出使大秦,獻策修渠?!? “此渠鑿通涇洛,引涇水東注洛水為渠,全長約三百里,可使關中八百里之地化為沃野。” “韓國之心,呂不韋與寡人都明白,但并未明說,反而同意了鄭國的提議。” “因為,此渠若成,大秦將因此受益。” “自那之后,八年過去,鄭國渠也差不多快完工了。” “但這八年來,秦國耗費的人力資財,何止百萬?” “韓國以計疲秦,耗我大秦國力,以此為由,與韓國開戰,足夠了?!? 嬴政回轉身形,對白起解釋道。 “這,王上高見?!? 白起哂然,但不得不說,有這個借口,總比直接興兵來得好。 “王上計劃周全,看來,此次大戰,是用不著我這把老骨頭了。” “殺雞焉用牛刀,武安君現在就出面,有些浪費了?!? 嬴政微笑著說道,而后話音一轉, “不過,寡人這里,倒是有件事情,想與武安君商議,是否可行?!? 說著,他走到桌前,從堆滿了竹簡的桌子上,找出一卷布帛,遞給白起。 “兵煞武典?” 白起打開布帛,看著上書寫的千余文字,疑惑的看向嬴政。 “這些天,寡人在處理政事之余,也抽空看了許多諸子百家的功法典籍?!? “武安君留下的兵道戰典,亦在其中。” 迎著白起的目光,嬴政開口解釋。 他雖然修為已至武道天人,但在武學上的修養,要遠遠落后于東皇太一等人。 能勝他,全憑帝皇神胎的神異。 因此,這些天,他便開始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武道底蘊。 大秦立國數百年,底蘊深厚,諸子百家的功法典籍,皆有收藏。 十余年前,又滅了周王室,盡得其傳承。 只不過,這些功法傳承大多殘缺不全。 如農家功法神農經:缺后三層…… 墨家功法墨子心法:缺后兩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