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背對-《劍來》
第(2/3)頁
這其實就是吃苦吃慣了。
陳平安如今有八顆并未絲毫褪色的蛇膽石,其余分別藏在自家和劉羨陽家的蛇膽石,數量不少,不知是不是從溪里早早脫困“逃過一劫”的緣由,雖然顏色潤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瞧著不如出水時候那么亮眼舒服,但是或多或少還帶著點“靈氣”,這種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就像陳平安第一眼看到泥瓶巷的顧粲,或是福祿街的李寶瓶,就覺得肯定是聰明伶俐的孩子。
陳平安收起三袋子金精銅錢,放回陶罐。一想到又要跟阮師傅請假入山,陳平安就有點頭大。
姚老頭是這樣,阮師傅也是,陳平安懷疑自己是不是沒啥長輩緣,尤其是沒有什么師父緣。
陳平安去角落蹲在籮筐旁邊,盯著里邊的那塊斬龍臺,伸手撫摸黑色石塊的細膩肌理,入手微涼,他很好奇這么一塊不起眼的石頭,怎么就跟寧姑娘那樣踩在劍上的神仙有關系,更想不出斬龍臺到底能夠把一柄劍磨到什么程度的鋒利。
陳平安突然想起一事,掏出那五張槐葉,當時紅棉襖姑娘從老槐樹那邊撿了八張,陳平安送給她三張當酬勞。陳平安仔細翻看槐葉,看似纖薄,實則頗為堅韌,只可惜失去了那種沿著葉脈靈動流走的幽綠瑩光,陳平安猜測那大概就是所謂的祖宗福蔭吧,只在一些節點,會有點點綠瑩殘留停滯。
陳平安把五張槐葉心翼翼夾入撼山拳譜當鄭
陳平安做完這一切后,出門在院子里開始走樁。
左右兩邊的鄰居都已先后搬走。
陳平安很快沉浸于拳樁之中,渾然忘我。
一身拳意如溪水流淌。
寧姚姑娘過,練拳一百萬次,才是習武的起步而已。
陳平安哪里愿意偷懶。
他無意間想起那個木人身上的朱點墨字,那些傳中以便氣流出入的一座座竅穴氣府。
通體舒坦,滾滾發熱,體內像是有一條火龍在快速游走,從頭往下游去,磕磕碰碰,并不順暢,那些竅穴就像是破敗不堪的粗糙關隘,關隘之間的道路,更是絕對稱不上陽關大道,有些寬大卻崎嶇不平,有些狹窄且陡峭,火龍經過的時候,晃晃悠悠,如行人走過鐵索橋。
最后這條火龍在下丹田附近的幾座氣府來回穿梭,似乎在尋找最適合它盤踞的窩點,作為龍宮。
寧姚曾言武道煉體三境界,第一境泥胚境,巔峰圓滿之時,自身生出一股氣,如泥菩薩高坐神龕,氣沉于丹田,不動如山,身體便有了一股新氣象,開始反哺血肉筋骨,使得整個人仿佛枯木逢春,許多雜質和淤積,都會被一點點排出體外。
陳平安就走在這條路上。
沒有名師指點,也不能算誤打誤撞。
靠的是勤能補拙,整整八年的上山下水,翻山越嶺,以及雖然粗劣卻得其法門的一種呼吸吐納。
八年尚未破開武道第一境。
世俗王朝和下江湖,除了寧姚的家鄉,講究一個窮學文富學武,好在武道一途,沒有比拼境界攀升速度的陋習,越是登堂入室之輩,越是造詣高深的宗師,越看每一步的重腳踏實地,每一層武道臺階的夯實程度,不過像陳平安這么慢的,如何丟人現眼算不上,畢竟世間無數豪橫門第的年輕人,確實就被擋在第一個門檻之外,終其一生,也找不到那股氣的存在,但目前來看,陳平安肯定是跟武學才無法掛鉤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宁市|
轮台县|
武强县|
中超|
甘孜县|
岳普湖县|
淮滨县|
康保县|
鄢陵县|
西和县|
丰原市|
玉环县|
惠东县|
三穗县|
平利县|
库车县|
新昌县|
临海市|
虎林市|
辽阳市|
永胜县|
阆中市|
揭东县|
霍邱县|
宝应县|
兴隆县|
卓尼县|
宁南县|
淮阳县|
阜平县|
白河县|
余江县|
朝阳区|
开江县|
溧阳市|
五河县|
广平县|
仁化县|
台中县|
靖江市|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