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到過去當學閥正文卷第七十章三十萬太多我只要十五萬 最新網址: “抱團取暖?這一點倒是我之前疏忽了。”朱志堯的神情有些恍惚,眼中飽含追憶之色:“造船,造棉……時間還真是一個圈,繞來繞去,沒想到又繞回來了。” 由一家外界看來更高端上檔次的造船基地,“降格”為輕紡工業生產機器的工廠,程諾很擔心對方短暫時間內無法接受這個過程,尤其是在聽到上面的話后,擔心程度要更上一層。 “朱老,我知道造船和造棉紡機器有些差別,一些技術方面可能要重新攻堅,但我相信既然求新機器廠能成功造出千噸輪船,機械技術方面必然有充足的底蘊,棉鐵合作前景非常光明。”程諾上前一步,繼續勸說道: “比起未來,現在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求新機器廠安然的活下去,求新求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料此時的朱志堯竟然哈哈大笑起來:“致遠,你怕是誤會我的意思了,棉紡織機的技術方面我從來沒有擔心過,實不相瞞,滿清還沒滅亡的時候,我們就已經仿造出日式足踏布機了,每日就能織洋布100尺。” “朱老請坐。”姜蔣佐看朱志堯站得時間長了,主動給他搬過來一個小馬扎,好奇道:“那后來呢,效率這么高的足踏布機,在市場上一定大受好評、獲利頗豐吧?” “非也非也。”朱志堯點頭致謝,坐下后語氣帶著些自豪:“我們求新機器廠不管做什么機械設備,首要考慮的從來不是經濟效益,而是社會效益,當時直接一口氣生產了170架,整個上海灘也就我們有這個實力!” 沒找到第二個小馬扎,姜蔣佐直接席地而坐:“170架啊,直接原地能建一個中等規模的紗廠了吧,朱老你可太厲害了,這種精神實乃我輩典范,那后來呢?” 這時的朱志堯,忽然有些不好意思:“雖然設備看著挺不錯,但之前并沒有在市場上投放過,商界同仁對此均抱有懷疑態度,市場接受度不高,總共也沒賣出去幾架,后來我一氣之下就全給打包處理了。” “這……”姜蔣佐張張嘴,最后伸出個大拇指來:“朱老真乃性情中人。” 一旁的程諾聽在耳里,記在心里。 “對于眼下的求新機器廠來說,即便是能在短時間內把織布機制造出來,推向市場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哪怕我們對自己的技術很有信心,中間的過程也是不可避免的。”猶豫了一下,程諾還是把自己的觀點拋出來。 姜蔣佐捏了捏自己的鼻子:“眼下我們最缺的就是時間,錯過這個時間點,求新機器廠就要徹底更名,到時候等到法國人進來,我們再想做什么,可以難如登天。” 說著,姜蔣佐、朱志堯又把目光轉移到了程諾身上。 尤其是朱志堯,如果一開始單純心灰意冷那還好,可眼下程諾給了他希望,如果再次破滅,那種打擊足以將他所剩不多的心氣徹底磨滅。 心知這一點的程諾,沒有繼續賣關子:“我的觀點是向下游產業擴張。” 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伱,都不知道這話具體是什么意思,不過在等程諾詳細介紹后,終于是明白過來是怎么一回事。 “所謂向下游產業擴張的策略,即建立起一個微觀保護性市場,直接從終端消費品上獲取利潤,再反過來回饋機械工業這一資本品產業的擴張,也可以稱之為縱向一體化戰略。”看著二人,程諾自信道。 姜蔣佐有些糊涂:“致遠,等于說剛剛說的棉鐵合營,是我們自己完成產業的上中下游?而不是與那些棉紡織企業合作?” 程諾點點頭:“從長遠來看,如果我們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盡量向這個策略靠攏,不是說加入進來的人越多越好,那樣的話投資主體過于分散,不僅利益很難協調,愿景也很難保持一致,反而是一種累贅。 抱定棉鐵事業以求新為當前發展之要義,不為利誘,不為勢脅,只向專門制造之途徑走去,長此以往,自然能從荊棘地里殺出一條血路來。” 朱志堯仔細琢磨了一會,說道:“剛剛我想了想,致遠你說的很有道理,眼下無論是棉紡織業還是其它,都是過于迷信洋貨,不敢輕易嘗試我們自己的國貨產品,對于這個問題之前我也是非常頭疼,一味的招募可能會使力量分散。 但如果我們只想著吃獨食,也不符合我們發展實業的初衷,況且我們不可能一輩子只靠著自產自銷來生存,工業企業的技術研發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適宜的產業生態,個別企業的單打獨斗難以改變大局。” “啪啪啪~” 聽到朱志堯能有如此格局,程諾忍不住鼓起掌來,敬佩道:“朱老的觀點當真令人折服,不過所言即我想,也即我后面想要說的。” 朱志堯眉毛一挑:“說說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