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哎,椒鹽兒的,油酥燒餅哩,大油炸鬼子!” 下午北平大學沒有程諾的課,索性提前跑了回來繼續編寫辭典,剛好在四合院門口看到一個賣油酥燒餅的小販,肩上斜扛著一個扁擔, 左右各一個框都被棉布蓋著。 即便這樣,里面的香味還是蓋不住,旁邊有小孩纏著非要家長買,那家長怎么可能同意,照著小孩兒屁股上來了幾下,立馬安靜多了。 “不許哭,給我憋著!” 小孩則委屈巴巴的看著小販, 一臉不舍,走一步回兩顧,眼中含著的淚花硬是沒敢掉下來。 程諾看到后啞然失笑,不過既然回來早了,那秀妮嫂子就不用再發面蒸饅頭了,買上一些算是小小改變一下伙食。 “師父,這燒餅和‘鬼子’都咋賣的?” “燒餅三分一個,帶餡兒的五分,‘鬼子’的話按斤賣,一毛一斤,都是出鍋沒多久的, 還熱乎著呢。” 小販滿臉熱情,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實話,特意將框上的棉布漏開一角, 這下空氣中的香味更濃了, 遠處緊接著傳過哇的一聲小孩啼哭。 程諾搖搖頭, 微笑道:“這樣吧,帶餡兒的燒餅給我來上十個,五斤‘油炸鬼子’,辛苦師傅您了。” 小販高興道:“好嘞,這就給您包好了,您瞧我這秤高高的,絕對不作假。” 稱是老式桿稱,帶著秤砣的那種,后世已經很難見到了,不過眼下小販們出攤必備,程諾稍微瞅了一眼就知道假不了,便放心的讓他給包好了。 不料等他準備轉身進屋時,小販把擔子放下,小跑過來客氣道:“敢問先生,您是《國民》雜志里當差的嗎?” 程諾有點愣住,看了看門口,是自己家啊,只是這小販怎么知道《國民》雜志的編輯室就在這啊。 “對啊,我就在這里工作,不過師傅您是怎么知道這個地方的啊?” “嗐,整個北平城都知道了, 您家的報紙乃是皇城根兒下最便宜最頂用的, 每次出新的時候這都圍滿了人,好東西大家都知道, 上次用了您家的辦法,我這多年的打嗝兒問題,嘿,您猜怎么著,他就這么好了。” 話剛說完,小販又送過來一大捆‘鬼子’,拱手道:“家里窮,也沒啥貴重的,這些東西算作我們家的一點心意。” 沒等程諾拒絕,小販挑著擔子就往遠處跑,口中的吆喝也比之前要響亮許多。 “哎,這雙刷呀油兒你個大餡兒餅嘞哎!” 程諾在感動之余也有些無奈,手里提著這么多東西沒地方放,跑起來很可能會灑在地上。 恰巧此時,院子里面興許是聽到外面的動靜,嘎吱一聲探出一個人頭來,正是李老三。 “哎呦,先生您今兒個怎么回來這么早,我還沒來得及接您呢,咋還買這么多東西,回頭跟我那家口子直接說啊,咱家自己就能做。” 程諾將東西遞過去:“沒事,今天放學早,我尋思著學校那邊沒啥事就提前回來了,鍛煉鍛煉身體,嫂子這些天得伺候那么多人,估計也累壞了,剛好也趁著歇歇。” 四合院已經不止是程諾他們三個大人和四個小孩,后面還陸陸續續搬來了一些科學院的人,比如《國民》雜志幾個編輯室的人,伙食一般也都是李老三的老婆秀妮負責,忙上忙下的也閑不住。 在得知燒餅和‘鬼子’的來歷后,李老三急忙攔著程諾,不讓他繼續追小販,將其帶到廚房。 “先生,您在外面那么長時間可能不知道,咱們的雜志火起來了,老百姓們都愛看,經常有人偷偷送東西,今天一捆蒜薹,明天一把韭菜,根本吃不完。” 程諾糊涂了,問道:“人家喜歡看就喜歡看唄,為啥還偏給咱們送東西來呢。” 李老三笑道:“誰讓咱們的雜志便宜呢,就是那個大眾副刊的,總是寫一些生活小技巧啥的,尤其還有一些治病小妙招,聽說幫了不少人,人家看咱們雜志太便宜,送這些東西一來是感謝,二來是怕倒閉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