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翠霞終于老實下來,她老實了陳東民沒有敢來鬧。 一個大男人沒有女人的優勢,他恨常小丫殺了他的兒子,可是他的兒子已經臭名昭著,他要是找常小丫索命,他要是敢殺常小丫,也怕丟了自己的性命,殺人償命,哪個朝代的律法都是嚴格的,除非戰亂時期。 他把自己的命看得非常的金貴,不敢輕舉妄動,陳東民不來找麻煩,藺簫也不能收拾他,藺簫覺得陳東民不會死心不報復,這個藺簫能明白的,越是自私的人越是記仇。 那樣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有錯誤,自己干什么都是對的,只有別人不對,殺他的兒子可是斷了他的香煙,他成了絕戶,不恨死常小丫是不可能的。 他在伺機報復,他覺得常小丫就那么一個軟弱的小丫頭,一腳怎么能把他兒子踹死,除非她有神力,她要是有神力,就不能等著張伙使一家打罵虐待。 他摸不準常小丫的脈門,才不敢動手,如果能一擊致死再偽裝一個自殺現場,自己的仇不就報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他決定出去掙錢。 陳東民走了,家里只剩周翠霞一個人,態度還是轉變好了,周翠霞還是想兒子,可是沒有報復的心了。 成天的哭哭啼啼,覺得女兒也是有用了雖然她才三十多歲,還可以生,可是陳東民跑了,已經一個月不回家了,她怎么會再生?陳東民一走就是三個月,還是沒有音信。 周翠霞成天哭哭啼啼,以為男人死在外邊,兒子死了,丈夫再死了,她也只有依靠這個女兒。 陳世蘭到現代還是個孩子,才十六歲,還是虛歲,沒賣她之前,對母親感情還是很深的。 看到母親可憐了就要回家陪伴她,開春了要種田,她也得幫忙。 藺簫覺得沒有什么危險了,她說走,藺簫也沒有理由阻攔。 陳世蘭回家后,和母親倒是處的融洽,其樂融融的,十八歲才能結婚,周翠霞就開始給陳世蘭物色對象,就一個女兒指望養老,就得找到附近,不想出去三里之外。 就在本村物色,村民都知道陳家的底細,陳光明的臭名怎么也挖不掉了,就影響了陳世蘭的婚姻。 陳家兩口子那樣愛錢,也是淳樸的村民憎惡的。 陳世蘭也就是長得一般,沒有長出來小伙子們垂涎的容貌。 除非往遠找,否則十里八里沒有心甜的主兒接納陳世蘭。 周翠霞托了幾個媒人四外八莊的給女兒踅摸對象,就是沒有著落。 無奈只有往遠處找,離得遠了她不樂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