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路假托自己師傅把這故事說完然后說道,“后來我?guī)煾缔o官不做,東歸遇到我,把這故事講給我聽,最后說那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負(fù)心多是讀書人!!” 李路話剛說完,在場的不少文官羞愧的低下了頭,只有那些武將很是得意,小王爺說的不錯,這些書生手不沾土,腳不粘泥,還自命清高,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一般處在順景時還好,但凡一有點風(fēng)吹草動,或稍有點對自己不利的地方,就要么放棄正義,要么昧著良心說假話,甚至是做出負(fù)心的事情來。就跟小王爺說的那位書生人家屠夫仗義救了他的性命,他在強(qiáng)權(quán)的威逼利繡下,反而倒咬一口,與仇人沆瀣一氣,當(dāng)堂翻供,簡直不是人;那屠狗之輩倒是很合我輩的脾氣,也對漢初大將樊噲就是屠夫出身,咱們沒學(xué)過那些彎彎竅,有的就是古道熱腸和一腔熱血。 就連李二也暗暗在心中想到,“還是程咬金和尉遲恭這樣的武將更可靠!” 歪樓了,這可不行,得把樓歪回來,房玄齡站出來問李路,“阿棧,既然你不同意虞國公的辦法,不知道你有何良策?” “我?我當(dāng)然有!!!”李路在前世的時候就與那個叫“鐵血大唐”的網(wǎng)友多次探討過如何安置這百十萬突厥人,“陛下,小臣已經(jīng)書寫了一份奏表,請陛下覽閱!”說著李路從隨身的錦囊里拿出一本奏折,遞給龐德,然后龐德在遞給李二,李二一瞧,果然是濃郁的李路風(fēng)格,前面是文言格式,像是怕李二想歪了,又用大白話謄寫了一遍。李二是越看越喜歡,“好,極好,阿棧果不愧我李家千里駒之名!” 李二在那里擊節(jié)交好,這讓下面的文武百官們很是好奇,這位新出爐的北海王到底獻(xiàn)了什么奇思妙想,竟然讓一向不喜形于色的皇帝陛下為之叫好? 李二見大家那一臉渴望的樣子,就李路的奏折遞下去,讓百官傳閱,長孫無忌接過來之后瀏覽了沒多時就大贊,“阿棧賢侄果然大才,竟然能想出這般精妙的法子。” 房玄齡看后也是贊嘆不覺,文武百官門看完了之后,大部分人都對李路是刮目相看,好一個抓大控小,好一個認(rèn)清主要矛盾,好一個看清問題的本質(zhì)啊!! 溫彥博看了之后卻是立刻上奏,“陛下,北海王才是誤國誤民,他都說了這是在漢武舊例上面改良而來,漢武窮兵黷武,晚年甚至被迫下了悔過詔.......” “呵呵呵,虞國公多慮了......”長孫無忌出列說道,“阿棧賢侄已經(jīng)用事實告訴我們,突厥人的所謂舊俗不是不可以改變,編戶齊民一樣能適應(yīng)草原,只要我們派出得力人手,對突厥各部打散整編........至于那些阿史那思摩之類的頭人,可以征召到長安做官嘛,離了部眾,這些人什么都不是!!!” “輔機(jī)所言極是,有了阿棧賢侄的半游牧半定居之法,我們大可以借著幫他們改善生活質(zhì)量的同時,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主人是陛下,不是草原牧民離不了主人么,好,咱們給他們主人!用好了,這些部民將是大唐最忠勇的騎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