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臨走前,還小心翼翼問‘前輩要不要一起去’?
如果能拉上一個金丹期大腿,那他跟著豈不是吃香的喝辣的?
林山沒答應,扭頭就走。
明知道西南方向危險,自己還湊著過去干啥?
尤其是自己先先后后干掉乾云閣那么多人,本能就避之不及,哪還能趕著往人家跟前湊。
他調轉既定方向,轉而向燕國的東南方向繼續下。
在魔道國度之中,如果一個正道修士敢光明正大趕路,那絕對會被一群人像鯊魚聞著味一樣追上來,金丹期也不例外。
好在林山的魂丹期功法《黃竹合神法》,本身非正非邪,沒有玄門的氣息,倒也不會引起什么誤會。
一路避開那些沖向西南的魔道散修,終于來到大燕東南,也就是大宋東北部的‘燕云之地’。
這時候發現,原本這里兩國交界的緩沖地帶,竟然已經全都歸于北方。
大宋不知何時,已經把‘燕云十六州’給丟了!
凡是可見的修士中,多是魔道修士出沒,正道的基本看不見幾個蹤影。
而大宋最北端的‘易川’公共坊市,也已經被徹底納入魔道版圖。
易川。
作為林山踏入修真界,第一個落腳修行的地方。
這里承載著很多難忘的往事和回憶,還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人,腦海中生動閃爍,如同就發生在昨日。
他懷著復雜的心情舊地重游,想看看一晃都五十年過去了,這里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五十多年...”
一轉眼不見,已經離開了這么久,自己在外漂泊,摸爬滾打了不知多少萬里,終于又一次回歸。
只是這次不再有黃仙師、燕護法、鸞春,而是他獨自從魯國趕了回來。
眼前的白色迷霧障眼法,把坊市籠罩在一片迷蒙之中。
他抬腳踏步走去,百步之后便進入其中。
映入眼簾的,依舊和當初沒什么變化。
青山重重,溪水潺潺,處處都是鳥語花香,梯田參差錯落,仿若世外桃源。
沿著狹窄的山路上上下下,藍天白云,參翠古木,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涼爽。
登高望遠,山下兩側一片片黃澄澄的靈稻靈谷渭涇分明,一條條渠水從遠處蜿蜒而至,在田壟之中如網密布。
大風吹來,濃郁的稻香和麥香,輕撫味蕾,久違的寧靜與祥和。
“易川...”
林山靜靜立在山頭,享受難得的輕松時光。
這座修行的小地方,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滿足了自己對修仙的幻想,對長生的渴望,由膽怯接觸,到逐步適應的心態蛻變。
至今仍然記得,當年從汴梁到這里的路上,被追殺得心驚膽戰時,進來感受到與世無爭的秀美風光,那種激動與憧憬。
雖然現在還是少年身,但十幾歲的感受,和七十歲的感受,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人生的經歷,一站有一站的風景,每一刻的感悟都值得回味,那種回憶沙沙作響的感覺,會使人情不自禁沉醉其中,渾然忘我。
這里也足夠僻靜,沒有人打擾他,就這樣一直等到了日落時分。
夕陽的余暉灑在山頭,他的視線重新聚焦。
收起無邊的惆悵,扭頭走下了山。
順著田間小路緩行,兩側黃浪搖曳,層層疊疊,帶著潮起潮落的律動。
憑借如今的目力,可以看到遠處有修仙者施法,正在分區片收割靈糧。
他沒來由想起了‘廣南散人’。
曾經在練氣期時,洞庭湖中得到的人生第一個儲物袋里,那枚三百多年前留下玉簡的老人,書寫著其在‘銀川坊市’的所見所聞,為那時懵懂的他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而廣南散人的職業,恰好便是靈農。
“唉,當初如果廣南散人的《靈田靈植種植大全》還在,沒有被南仙師那個敗家子給霍霍掉,說不定后來我也會走上這條道路...”
在成為鑒定師之前,他也混了一段時間,如果那會兒培養一個靈農的副職,以自己金手指可以強化的能力。
什么種子不能升階?
到時候玩一玩種田流,也未嘗不是一種出路。
只不過,人生際遇變幻無常,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誰也不清楚到底選擇哪條路最省時省力。
至少現在來看,他一路摸爬滾打,哪怕顛沛流離四處浪蕩,好歹也成為了金丹期。
不知不覺穿越這片田野,前方幾座高山在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