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離開藥師殿之后,有人就嘀咕道: “哥哥,是不是咱們找錯人了?” “我看這些人里面,個個都比我更像好人。” 李鬼瞥了他們一眼,罵道: “沒出息的夯貨!” “認錯人便怎地?” “便當他倒霉就是!” “咱們都是山賊出身,這世間還能有比咱們更惡的么?” “咱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惡人便惡人,又不是甚么丟人事!” “死在咱們手中的好人,難道還少么?” “現(xiàn)在想改做好人,不覺得嫌晚了些么?” “便是放下了屠刀,吾等也成不了佛。” 李鬼把手一擺,低喝道: “休得廢話!” “找機會先把幾人輪流抓過來打,拷問完后,若是抓錯了,便丟回去,換下一個。” “幾個禿驢,連預言都不會,不過是冒牌高僧罷了,打便打了,又值得甚事?” 這水滸傳之中,確實是有不科學的內(nèi)容存在。 先不說九天玄女和各種仙術(shù)、妖法,便是普通僧道,也有高人。 龍虎山的天師、入云龍公孫勝師徒這些是道士的代表人物,那佛門的代表人物便是魯智深的師父,五臺山文殊院里的智真長老。 他一眼便看出魯智深有佛性,在魯智深被迫離山之時,還贈給了魯智深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靠著這四句偈言,魯智深遵照而行,一輩子受用無窮,最終壽終正寢,安然坐化于杭州六和寺。 李鬼頭腦簡單,玩不得虛的,用個最簡單的判斷方法,你能夠準確預言,那便是有道高僧,否則便是江湖騙子。 他堂堂榆山大寨主,沂水縣的扛把子,打幾個江湖騙子,又有什么關(guān)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