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災難來臨時。 本應時刻保持頭腦清醒。 并坐鎮中心處調度手中所有可用力量。 指揮手中所有可用之人有效且高效地應對險情。 而非親自上陣堵水。 即使形勢當真危急到需縣令之身親自上陣堵水,方可提升士氣的地步。 亦應將所有事務全部安置妥當,方才可上陣堵水。 而非是如現在這般,此地水災難堵,百姓死傷無數。 而四里外的河堤處卻有著足足千余名百姓兵尋不到將,將尋不到兵! 思及至此。 許奕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臨近雊瞀城時所見的一幕幕。 與此同時。 心中更是泛起了濃濃的失望之意。 “此間之事交予孤。” “朱縣令操勞一夜,先行歇息。” 許奕略作定神,隨即看向滿臉疲倦之色的朱慶雄。 “是。” “有勞王爺了。” 朱慶雄聞言心中一松,拱手行禮后緩緩后退。 然而方行一兩步。 朱慶雄好似忽然想起什么般。 腳步勐地一頓。 “燕王殿下。” “下官另有一事相稟。” 朱慶雄老臉通紅地再度拱手行禮。 “何事?” 許奕開口問道。 “回王爺。” “下官方才本欲驅趕僅剩的十輛驢車堵水。” “并于車棚內堆滿了木料、土塊,甚至于尸體。” “可......可奈何那驢實在是太倔了.......” 朱慶雄低著頭,聲音中充滿了無可奈何之意。 “孤知曉了。” 許奕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待朱慶雄的身影徹底消失于視線內后。 許奕轉身看向身旁親衛官。 “派人知會葛少賢十輛驢車之事。” “允其以十馬代十驢。” “至于那十頭倔驢,待此間事了,予將士們暖暖身子。” 許奕微微搖頭,隨即沉聲下令道。 “遵令!” 親衛官谷登云聞言快速抱拳遠去。 “汪敬伯。” 許奕隨即看向始終候于一旁的傳令官。 “末將在。” 汪敬伯聞言神情一震,連忙出列抱拳行禮。 “遣百人即刻入城搜尋干燥之物。” “于東段河堤處以及不遠處那座荒山半坡處燃起兩攤篝火。” 許奕伸手一指不遠處的荒山,隨即沉聲下令道。 “遵令!” 汪敬伯答應一聲,隨即快速轉身離去。 不多時。 百名傳令兵縱馬直奔遠處雊瞀城而去。 待傳令兵身影徹底消失于視線后。 許奕緩緩邁步朝著不遠處的荒山行去。 小半個時辰后。 兩團如啟明星般的篝火一前一后地綻放于河堤東段與荒山半山坡處。 許奕背負著雙手立身于荒山半山坡篝火旁。 深邃的目光死死地盯著下方不遠處的另一團篝火。 “傳令葛少賢部。” “留兩百人繼續搜尋木料、石頭等物。” “余者半數增援康遠部,半數增援曹喜江部。” “此外。” “命徐正貴、朱慶雄速速前來見孤。” 不多時。 許奕轉身看向汪敬伯,隨即沉聲下令道。 “遵令!” 汪敬伯聞言答應一聲,隨即快速轉身離去。 兩刻鐘后。 渾身上下濕漉漉的徐正貴、朱慶雄二人并肩行來。 “下官雊瞀城縣令徐正貴,拜見燕王殿下。” “下官潘縣縣令朱慶雄,拜見燕王殿下。” 徐正貴、朱慶雄二人行至許奕三步外拱手行禮道。 “免禮。” 許奕微微點頭道。 “謝燕王殿下。” 徐正貴、朱慶雄二人再行謝禮,隨即緩緩起身。 “雊瞀城外還有多少百姓?” 待徐、朱二人徹底起身后,許奕不徐不疾地開口問道。 ‘愕’ “回燕王殿下。” “雊瞀城外當有百姓五千余人。” 徐正貴微微一愣,隨即再度拱手行禮道。 “當有?” “何為當有?” 許奕反問道。 ‘愕......’ 徐正貴聞言瞬間呆愣當場。 反觀一旁人老成精的朱慶雄,則默默退至一旁。 時不時偷偷望向徐正貴的目光中暗藏艷羨之色。 “東段河堤決堤前,此地共有百姓多少人?!” 許奕聲音于不知不覺間加重了數分。 “下.....下官不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