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其前方數里之地。 數百名身著輕甲的大周士卒身騎最是健碩的高頭大馬。 如星羅密布般地疾馳于一望無際的漠北草原之上。 一個又一個躲藏于丘陵之側的匈奴斥候小隊在其疾馳之下不斷地顯露出身影。 殘酷至毫無人性可言的斥候之戰就此展開。 然,左敦布置于此地的斥候終究不過是百人之數。 又豈能于數百位大周精銳斥候爭鋒相對? 所謂的斥候之戰,實際上自一開始便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罷了。 片刻后。 一桿‘俞’字將旗攜數以千計的精銳騎兵緩緩行至‘斥候之戰’所在之地。 一身著輕甲,頭頂紅纓胃的大周將領翻身下馬后快步迎向‘俞’字將旗。 “啟稟將軍,匈奴斥候已被末將全殲!” “共得首級一百一十八顆!” 頭頂紅纓胃的大周將領面朝‘俞’字將旗旁的大將俞亞夫抱拳行禮道。 “此番記你一功,待班師后本將定如實稟報于王爺。” “到時王爺定有恩賞。” 俞亞夫微微擺手示意大軍止步,隨即微微低頭看向那抱拳行禮的將領緩緩開口說道。 話音方落。 忽有數十騎自鳴狐山交戰之處快速奔來。 為首一人赫然頂著一頂紅纓胃。 “報!” 那將領尚未行至近前便大聲喊道。 且邊喊邊快速自馬背側兜取出一面軍令旗插于后背之上,以此表明自身身份,避免被袍澤誤傷。 那將領后背別一軍令旗后,隨即一路暢通無阻地行至‘俞’字將旗之下。 “啟稟將軍。” “大將軍已然與匈奴交戰多時。” “此時戰場之上,匈奴多占優勢。” 頭頂紅纓胃的斥候將領于‘俞’字將旗下滿是恭敬地抱拳行禮道。 端坐于馬背之上的俞亞夫聞言緩緩翻身下馬。 方一翻身下馬便自甲胃罩袍內取出一封繪有鳴狐山詳至地貌的堪輿圖。 隨即手持堪輿圖緩緩走向那斥候將領。 片刻后。 得知交戰雙方大致部署后俞亞夫緩緩開口道:“此番記你一功,待班師后王爺自會重重有賞。” 斥候將領聞言瞬間目露喜色,隨即連忙抱拳行禮道:“謝將軍、謝將軍。” 俞亞夫微微擺手,面朝左右斥候將領下令道:“再探,再報。” 左右斥候將領聞言面色一正,抱拳行禮道:“遵令!” 待左右斥候將領的身影徹底消失于眼前后。 俞亞夫緩緩抬起右手沉聲下令道:“傳令大軍!原地休整一刻鐘!人馬俱飲俱食至三成飽。” “一刻鐘后大軍馬裹蹄緩行五里路!” “五里過后!換乘戰馬!隨各部將領一同沖鋒!” “此戰過后!人人有賞!班師之后!王爺另行重賞!” 傳令官聞言當即大踏步上前抱拳行禮道:“遵令!” 話音落罷。 一眾傳令官身騎戰馬快速地奔走于每一支騎兵軍伍之間。 力爭將俞亞夫的軍令傳遞至每一名騎兵的耳中。 待傳令官們的身影愈行愈遠后。 俞亞夫微微擺手喚來身周各部將領。 待各部將領圍成一個緊密的圓圈后。 俞亞夫手持堪輿圖立身于圓圈中心,有條不紊地下達著一條條作戰指令。 一刻鐘后。 五千代王兵馬僅僅跟隨著‘俞’字將旗緩緩朝著鳴狐山交戰雙方行去。 待大軍前行五里路之后。 五千代王兵馬緩緩停下腳步,翻身下馬后一一為戰馬解除馬蹄之上的棉布。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huanyuanapp】 與此同時,‘俞’字將旗在一眾親衛與部分將領的拱衛下緩緩行至一略高之地。 并與略高之地火速搭建起一高約丈許的高臺。 片刻后。 俞亞夫緩緩登上臨時搭就的高臺。 滿臉凝重地望向三里之外正浴血廝殺的敵我雙方。 自高臺望去只見鳴狐山山腳之下,數之不清的匈奴騎兵手持彎刀、長矛。 正以一種雷霆萬鈞般的攻勢朝著李光利部發起沖鋒。 短短數十息間,便有數以百計的李光利部士卒死于匈奴鐵騎之下。 見此。 俞亞夫的面色不由得愈發凝重起來。 “一刻鐘已至!” “鳴鼓!沖鋒!” 眼見各部將領與士卒已然休整完畢,俞亞夫當機立斷沉聲下令進軍。 “冬~冬~冬~” “冬~冬~冬~” “冬~冬~冬~” 俞亞夫一聲令下,低沉中自帶道道肅殺之意的鼓聲瞬間自高臺之下飛速朝著四周擴散。 已然休整完畢的俞亞夫部當即換成戰馬,手持戰刀、長矛,腰挎健碩戰馬,在各自將旗的帶領下飛奔入戰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