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前世西漢時期的景帝削藩,便引發了七國之亂。 漢景帝三年,晁錯為了加強西漢中樞集權的通知。 上奏漢景帝行削藩之舉。 因此激起了以吳王劉鼻的強烈反對。 此后吳王劉鼻串通膠西王、楚王、趙王、濟南王、淄川王、膠東王等六王,打出‘請誅殺晁錯,已清君側’的旗號舉兵叛亂。 漢景帝無奈之下只好處死的晁錯。 然,漢景帝處死晁錯之后,吳王劉鼻依然拒絕接受朝廷詔書。 進而自立為‘東帝。’ 被逼上絕路的漢景帝被迫派太尉周亞夫率軍前往平叛。 最終歷時三個月徹底平定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雖僅用時三個月便被平叛,但此后恢復民生卻足足用了數年之久。 又如此后最為強盛的大唐帝國,亦是倒在了削藩之路上。 唐玄宗在開創了‘開元盛世’后,為了繼續擴張疆土、鞏固邊防。 先后設立了河西、幽州、劍南、朔方、河東、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鎮。 此十大藩鎮的權利雖小于西漢時期的藩王。 但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大唐帝國中樞勢力越來越弱后。 這些藩鎮的勢力已然超越了此前的西漢藩王。 十大藩鎮中少則掌兵幾萬,多則十幾萬、幾十萬兵力。 此后唐代宗、唐德宗、唐憲宗、唐穆宗等歷次削藩。 可惜,只不過是以卵擊石罷了。 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最終還是被藩鎮所滅。 又如前世大明王朝建文帝的削藩。 其以朝廷大勢先后削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四藩王。 其中周王被其貶為庶人,遷徒蒙化。 齊王被其軟禁于京城之內。 代王被其軟禁于封地之內。 湘王被其逼迫至闔宮焚死。 之后逼迫的燕王朱棣先是裝病,后是裝瘋最終逼迫的燕王朱棣為國‘靖難?!? 而建文帝最終也為其削藩之舉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丟了皇位不說自己也落得個‘失蹤’下場。 隨后還有那清朝三藩之亂,亦是因削藩而致。 清初竊國之時封大明三降將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為三藩,屏衛西南、華南以及東南地區。 至康麻子朝時,三藩漸漸勢大,隱隱有割據之意。 康麻子決意削藩,三藩由此而反,以吳三桂為首打出‘復明’旗號。 最終歷時數年方定。 縱觀其前世歷朝歷代,凡行削藩之舉者。 除漢武帝因中樞朝廷強大,進而使得推恩令順利執行最終兵不血刃削藩外。 余者削藩之舉,無論最后成功與否。 其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在許奕看來,正德帝此次借漠北失利一事,暗行削藩之舉,其最終下場并不會樂觀。 尤其是在中樞朝廷本就積弱的情況下! 思及至此。 許奕緩緩坐直了身軀,微微側首看向了平城所在的方位。 凝視片刻后。 許奕嘴角忽然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難明的笑容。 口中低聲喃喃道:“你會怎么做?” 話音落罷。 許奕緩緩起身走出了偏殿書房。 經圜殿入存心殿。 出存心殿入后宮。 隨即不慌不忙地朝著長春殿走去。 無論那正德帝如何的喪心病狂。 都不會令許奕這一新藩王出兵漠北。 無他。 今年五月中旬許奕方才離京就藩。 單單是就藩之路便足足走了一個半月。 最終于六月最后一日抵達燕地沮陽城。 自七月起算至今不過三月有余罷了。 一個方就藩三月有余的藩王。 一個人生地不熟的藩王。 一個連戰馬軍備等物都需朝廷援助的藩王。 即使其再如何多智近妖,又能有多大的勢力? 若是連這樣的藩王都勒令其出兵。 天知道后世人讀起這段史書時會如何評價正德帝。 故而,許奕從不擔心此番出兵漠北的藩王里會有自己一位。 ...... ...... “奴婢拜見王爺?!? “拜見王爺。” “奴婢拜見王爺。” 夜色漸深。 許奕背負著雙手緩緩行走于燈火通明的后宮之中。 沿途三三兩兩的宮女結伴于華燈之下嬉戲玩鬧。 可見在王秋瑾的治理下,燕王府后宮相較他處倒也顯得其樂融融。 待見到許奕歸來后,方才神色慌張地躬身行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