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夜無話。 次日卯時,天方蒙蒙亮之際。 燕王府護城河外隱隱約約間有著數(shù)十道身影來回徘回。 谷登云立身于燕王府城門樓上,背負著雙手靜靜地望著遠處護城河外的身影。 不一會兒的功夫,空蕩蕩的吊橋旁駛來一葉扁舟。 一身著半甲的士卒快速自扁舟走出,隨即快速朝著王府城門樓奔來。 “報!”士卒行至王府城門樓下抱拳行禮后大聲道:“啟稟百戶,護城河外共有五十二名老人徘回。” “為首者名為左勝元,據(jù)其所言,其本為燕王府奉承司奉承官。” 谷登云聞言挑目望了一眼護城河外依舊徘回的數(shù)十道身影低聲喃喃道:“前燕王奉承司的奉承官?” 曾為長安城宣平門得力干將的谷登云自然明白奉承司代表著什么。 此類官職于長安城簡直不要太多。 每一位遷移至長安城的郡王府邸都會有這么一個機構(gòu)。 待城門樓下那士卒將探聽到的事情一一說出后。 谷登云收回目光下令道:“各司其職守好護城河,未有殿下手令而擅自踏過護城河者,一律殺無赦。” 話音落罷,谷登云朝著身旁兩名伯長低聲交代幾句后,轉(zhuǎn)身快速朝著王府正門奔去。 消息層層傳遞,最終傳至許奕耳中。 承運殿偏殿書房內(nèi)。 許奕放下手中茶盞抬頭看向身前稟報的趙守確認道:“左勝元?前燕王府奉承司奉承官?帶著五十余奉承司官吏于護城河外求見?” 趙守點頭道:“回六爺,自城門處傳來的消息正是如此。” 許奕聞言微微皺眉沉吟幾息后吩咐道:“將左勝元請至承運殿,其余人請至端禮門。” “遵令。”趙守恭敬行禮隨即快速轉(zhuǎn)身離去。 待趙守離去后,許奕起身于書房內(nèi)來回踱步。 ‘奉承司,左勝元,五十余名奉承司官吏。’許奕邊踱步邊低聲喃喃道。 話音落罷,許奕頓住腳步臉上露出意味難明的笑容連連說道:“有趣,有趣,當(dāng)真是有趣極了。” 昨日許奕還在疑惑為何孫道華與李玉二人不趁著他未曾就藩之際,將眼線安插在燕王府。 而今日左勝元便帶著五十余前燕王府老人奔來求見。 當(dāng)真是應(yīng)了許奕對此的第二個猜測--另有所圖。 且圖謀不小。 若是許奕將這五十余太監(jiān)收下,無異于燕王府平白多了五十余張吃飯的嘴,外加孫道華與李玉二人的部分眼線。 若是許奕不收,那么用不了幾日時間,許奕拒絕善待前燕王府老人的事情便會傳遍整個燕地。 前燕王經(jīng)營燕地多年,參與大大小小戰(zhàn)事數(shù)十次。 最終死于與匈奴人的戰(zhàn)爭中。 如此一位守一方平安,使其免受戰(zhàn)亂,最終戰(zhàn)死沙場的親王,于封地百姓心中會是何等形象? 前燕王是戰(zhàn)死了二十余年不假,但這并不代表二十余年前曾在前燕王手下效命的那兩萬將士與他們的子孫后代都已死絕。 且二十余年的時間,并不足以使得所有燕地百姓全部忘記前燕王的好。 若是許奕此番不近人情地將左勝元等人驅(qū)趕出去。 那么與自斷一臂又有何異? 一位無容人之度的親王,如何收復(fù)老燕人的心? 又如何自燕地招兵買馬,站穩(wěn)腳跟? 思及至此,許奕定了定神冷笑一聲,隨即行至太師椅處安穩(wěn)入座,默默等待起左勝元的到來。 片刻后。 書房門外忽然傳來一道極其熟悉的聲音。 “六爺,左勝元到了。”趙守于書房門外稟報道。 許奕緩緩坐直身軀平靜道:“請他進來。” “遵令。”趙守答應(yīng)一聲,隨即快速轉(zhuǎn)身將那左勝元帶至偏殿書房。 不一會兒的功夫,一頭發(fā)花白,面容憔悴,身形瘦骨嶙嶙的老人緊隨著趙守走進了偏殿書房。 “奴婢原燕王府奉承司奉承官左勝元,參見王爺。”左勝元方一入內(nèi)便顫顫巍巍地行大禮參拜。 “左奉承無需多禮。”許奕起身行至左勝元身旁,緩緩抬手將其攙扶起來。 許奕雙手方一觸碰到左勝元,左勝元身軀便勐地一僵。 低著的頭顱下,滿是詫異的神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