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八十四章:朝會畢,許雍恐成冤大頭-《從宗正寺走出來的千古一帝》

    金鑾殿內。隨著正德帝一錘定音。大殿內再度恢復了方才的秩序。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此事將會徹底告一段落時。文官之首的上官鹿忽然走出了隊列。其一動,瞬間吸引了殿內大半目光。許奕眼瞼低垂,抬眼看了一眼緩緩走出的上官鹿,隨即便若無其事地恢復了眼觀鼻、鼻觀心的狀態。若是許奕猜測的沒錯的話,上官鹿此番出列定然是為了燕王一事。果不其然。上官鹿走出隊列后,直接拱手行禮道:“陛下,此番大軍出征,定然能將匈奴驅逐出千里之外。”“然,若是大軍班師回朝,匈奴人極有可能尋機卷土重來。”“故,臣認為,我朝當加強邊關軍防,以免上谷郡悲劇再度上演!”話音落罷,當即便有近三成官員拱手附議。一時間金鑾殿內到處都是附議聲。許雍望著下方附議的人群,面上不著聲色,但心中卻已然樂開了花。許奕尋許鎮入宮求取陳留郡王爵,他便尋老丈人親自出馬提及此事!他倒要看看,如此多的官員、如此形勢下許奕如何破局。正德帝面色平靜地看向下方附議官員。緩緩開口說道:“邊關諸郡兵力十五年來未曾裁撤,兵力已然足夠,無需再加。”上官鹿不慌不忙道:“陛下,邊關其余郡縣有親王護衛營以及郡兵存在,自然無需再加。”“但上谷、漁陽二郡,自前燕王戰死后,便只剩下郡兵守衛。”“兩道防線缺失一道,恐很難抵擋匈奴卷土重來。”此言一出,矛頭直指許奕與燕王爵。剎那間,無數雙眼神不由得從許奕身上掃過。許奕面色不變,依舊眼觀鼻、鼻觀心,好似此事與自己毫無干系一般。龍椅之上。正德帝的視線自許奕身上劃過。非但沒有絲毫言語,反而微皺著眉頭一副沉思的模樣。看似是在沉思,實則是在等待許奕的主動請封。事實上,找到上官鹿的并非只有許雍一人。昨夜御書房議事后,正德帝便不止一次的暗示上官鹿此事。無論正德帝與許雍的本意為何。但在這件事上二人的目的終歸是一致的。那便是讓許奕去燕地就藩。隨著正德帝面露沉思,金鑾殿內瞬間陷入一片死寂之中。數不清的官員偷偷打量著許奕。都是千年老狐貍,上官鹿都說的這么明白了,正德帝都沉思這么久了,他們豈會看不出二人的打算?他們能看出來的事情,許奕看不出來?怎料。此時的許奕依舊保持著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姿態,儼然如同老僧入定一般。絲毫沒有主動站出來的覺悟。死寂足足持續了近一刻鐘的時間。最終還是上官鹿主動打破了死寂。上官鹿拱手道:“陛下,為防萬一,臣請旨重新冊封燕王,由新燕王重新募兵補足三個護衛營。”“以此徹底恢復上谷、漁陽二郡防線的缺失,避免悲劇重演!”話音落罷。金鑾殿內瞬間響起道道附議聲。此番竟有超過七成的官員出聲附議。正德帝微微擺手,示意眾人安靜。待金鑾殿內安靜下來后。正德帝緩緩開口道:“依上官大學士之見,何人可擔燕王一職?”許奕聞言心中不由得冷笑一聲,但面上卻依舊如同老僧入定一般。上官鹿直接了當道:“回陛下,當今皇子中,就藩的就藩,年幼的年幼。”“已到及冠就藩之年,尚未就藩的現如今只有六皇子殿下一人。”“且六皇子之能力,通過此番賑災便可管中窺豹。”“臣以為,若是六皇子就藩燕地,定然能夠與上谷、漁陽二郡郡守一同保治下百姓不受匈奴襲擾。”話音剛落,又是陣陣附議聲。只不過這次附議的人數顯然沒有方才多。顯然真正提名道姓后,還是有很多人畏懼于許奕方才的殺雞儆猴的。對很多官吏而言,附議一次便已經夠了。這次若是再附議,極有可能會得不償失。正德帝望著少了近半的附議人數,不由得微微皺起眉頭。這次,是真的在皺眉。“許奕。”正德帝沉聲道。許奕走出隊列,一絲不茍地行禮道:“臣在!”“你可愿就藩上谷、漁陽二郡?”正德帝沉聲問道。許奕回答道:“非是兒臣不愿,實是兒臣不能就藩燕地。”此言一出,整個金鑾殿內瞬間安靜的落針可聞。誰都沒想到,許奕竟敢直接拒絕!許雍望著滿臉鄭重的許奕,心中不由得忐忑起來。以他這段時間對許奕的了解。許奕定然是早已想好了借口才敢拒絕的。就是不知那借口可否服眾。若是不足以服眾還好,到了那時以正德帝的小心眼自然會明里暗里收拾許奕。若是足以服眾,那......那可就麻煩大了。就在許雍滿心忐忑中。許奕緩緩開口解釋道:“其一,兒臣自幼所學皆是儒家學問,對領兵打仗自然是一竅不通,就藩燕王爵后,若是領兵打仗,無異于自取滅亡。”“兒臣雖不懼戰死,卻唯恐害了那三個護衛營的士卒。”“其二,兒臣最后的積蓄近乎全部捐出,若是就藩,單單以食邑與俸祿,恐很難負擔的起養兵支出。”“若是因發不出軍餉,導致士卒炸營,則無異于給朝廷抹黑。”“父皇,兒臣......兒臣非是不愿,實是惶恐啊。”說著說著,許奕的腔調竟漸漸地變了。正德帝聞言難得的再度沉默了下來。許奕所說可謂是句句屬實,其十歲之前生于皇宮、長于皇宮。十歲之后,被幽禁于宗正寺內。即使自學,學的也是儒家文化,一個罪人,一個連院門都出不去的人,學兵法作甚?造反嗎?至于錢財,早在兩面碑落地的當天,便已經全部捐贈了出去。后續的賞賜,更是能變賣的全部變賣用以賑災,哪里還有閑錢養兵?而這些年來,燕王封地的食邑早已被國庫用完了。重新收上來的食邑,短期內根本負擔不起養兵的重任。恰恰是這種實話,使得正德帝內心深處不由得復雜起來。就在正德帝沉默之際。上官鹿再度拱手行禮道:“六皇子殿下以工代賑時,連數十萬災民都指揮過,親王三個護衛營總兵力至多兩萬一千人,這又有何懼?”此言一出,許奕再度成為了金鑾殿內的焦點。然而,許奕卻好似完全沒有聽到一般,除了依舊‘自責’外,并無其他反應。其身軀更是時不時地抽搐下。言多必失,有些爭執許奕可以親自上場,而有些則不能。就在金鑾殿內的氣氛即將再度凝固之際。許鎮出列道:“上官首輔此言差矣。”“以工代賑時災民面對的是飽腹,是土地,是河道。”“而士卒面對的卻是匈奴人,是騎著快馬,手持利刃呼嘯而來的匈奴人。”“指揮一群災民與指揮士卒怎可相提并論?”話音落罷。上官鹿當仁不讓道:“雖不可相提并論,但卻有共同之處。”“六皇子能指揮著數十萬災民完成以工代賑,這已然初具軍事才能。”“六皇子所缺的,無非是軍事上的研習罷了。”“然,這一短板,我朝中將領皆可親囊傳授!”許鎮同樣當仁不讓道:“軍事可以后期勤能補拙,但這所需的時間上官首輔考慮過嗎?”“除此之外,前燕王封地這些年的食邑一直是朝廷代收,且均已用在了戰爭以及此番賑災中。”“甚至于就連盔甲,戰馬、兵器等物全部用在了漠北之戰中。”“若是六皇子就藩燕王爵,無異于將一切推到從頭再來。”“上官首輔考慮過此舉將要耗費的時間與金錢嗎?這些金錢又將從何而來?”前燕王封地這些年來的食邑早已被朝廷用光。而燕王府內的財貨早已被前燕王世子拉走的拉走,變賣的變賣。也正因此,自一開始上官鹿便一直在避重就輕。上官鹿定了定神,剛想從年齡方面另辟戰場。可惜。不待其張口。龍椅之上的正德帝便擺了擺手道:“此事改日再議,散朝。”話音落罷,正德帝緩緩起身走出了金鑾殿。“臣等恭送陛下圣駕。”文武百官只得拱手相送。隨著恭送聲漸漸地于金鑾殿內散去。這場持續了一個多時辰的大朝會正式落下了帷幕。除燕王爵未曾定下外,其余諸事皆已定。許雍看著如同行尸走肉般走出金鑾殿的許奕背景,眼神中非但沒有一絲一毫的快感。反而充斥著無法言喻的凝重。誠如方才上官鹿與許鎮爭執中所談。軍事方面可以由朝中將領傳授。但食邑呢?軍餉呢?軍械呢?戰馬呢?練兵所需的時間呢?這些問題若是不能夠妥善解決,以許奕現如今賑災的功勞,想要將其逼去就藩。無異于癡人說夢。練兵時間暫且不提。畢竟有李光利出征在前。備戰、調兵、運送糧草,以及后期交戰。這些全部下來,沒有個一年半載的時間絕對完不成。姑且按照一年時間來算,即使事后匈奴以最快的速度組織反攻,沒有個半年的時間恐怕連人馬都召集不齊。如此算來許奕至少有兩年左右的時間用來練兵。至于兩年左右的時間能否募集萬余兵力,且將這萬余兵力訓練成合格的士卒。那就不關許雍的事了。現如今,唯一擺在許雍面前的難題便是軍餉與軍械。大周因連年戰爭本就國力羸弱,偏偏關中去年還遭遇了長達一年之久的天災。這無疑令本就國力羸弱的大周雪上加霜。且現如今還需備戰、出征。哪兒有多余的財力,去支持許奕推倒重建?除此之外便是軍械、戰馬一類的必要軍資。前燕王麾下的三個護衛營的軍械與戰馬早已在漠北大戰之前便分給了其他軍伍。現如今近二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將領戰死的戰死,病死的病死,告老還鄉的告老還鄉。去哪里索要軍械與戰馬?且不提能不能索要的回來,即使索要回來了,以軍中將領的作風,即使真給也只會給一些破損的軍械,以及老弱的戰馬。如此一來,豈不是又給了許奕推脫的借口?思及至此,許雍直感覺一個腦袋兩個大。許雍心中重重嘆息一聲,隨即默默走出了金鑾殿。宮門外。維持了一路‘自責’神情的許奕,在坐上馬車的那一刻,面色瞬間恢復了正常。許奕端起茶壺,滿上一杯茶水后,遂將其一飲而盡。待嗓子得到滋潤后。許奕斜靠在車廂軟塌之上,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緩緩敲擊著小木桌。‘你到底會怎么做呢?’許奕邊敲擊桌面,邊心中低聲喃喃。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許雍便會發現問題的關鍵。心中亦堅信許雍定然會為他將難題全部解決。就是不知道許雍會采取什么手段來解決。誠如許雍所猜測的那般。想讓許奕就藩燕王爵,就必須拿出來大量的錢財、軍械、以及戰馬。且還需保質保量,否則許奕有數十種方式拒絕就藩,且拒絕的光明正大。至于正德帝直接下令封王,這種可能性有,但是極低。無他,許奕現如今在關中地區的聲望實在是太高了。若是其他時候,正德帝或許可以不用在意,一意孤行。但現在不行!現在正值大周與匈奴即將開戰之際,誰也不知道這場戰爭最后會打到何種程度。越是這個時候,便越需要國內穩定。關中是京師所在,去年受旱災影響的百姓足足有數十萬人。誰也不敢確保這數十萬人里會出多少極端的人。歸根結底,許奕此番是在借大勢而行罷了。金鑾殿內。整個朝堂議事始終一言不發的薛寶瑞自太師椅上緩緩站了起來。謝絕了大量官員的攙扶后,薛寶瑞尋了一名小太監,低語幾聲后便站立在原地靜靜地望著官員們離去的身影。不一會兒的功夫。小太監折返回來,恭敬行禮道:“老大人,陛下在御書房等您。”............紫辰殿御書房內。正德帝斜靠在龍椅之上,仰頭看向房頂。目光中有著說不出來的復雜神色。就這般靜靜地望著房頂不知多久。直到殿外傳來太監們的稟報聲后,正德帝方才回過神來緩緩起身。眼神中的復雜神色,隨著正德帝的起身而消失的無影無蹤。薛寶儒在太監的攙扶下走進了御書房。正欲行禮之際。正德帝直接制止道:“薛先生無需多禮,還請快快入座。”“謝陛下隆恩。”薛寶儒微微拱手道謝,隨即便有小太監搬來一把太師椅放置于御桉對面。直到太師椅搬來,正德帝方才緩緩入座。待薛寶儒入座后,正德帝微微擺手揮散了御書房內所有太監。不一會兒的功夫,整個御書房內便只剩下曾經的師生二人。“先生不遠數千里遠道而來,可是為了許奕?”正德帝開門見山道。身為薛寶儒曾經的學生,正德帝又豈會不知薛寶儒的頑固程度。薛寶儒微微搖頭道:“是也不是,準確來說,老臣是為了以工代賑以及呂在中而來。”“呂在中?”正德帝臉上閃過一抹詫異。為以工代賑而來很容易理解,畢竟許奕做到了多少人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這里面固然有呂在中的功勞,但在正德帝看來,主要功勞還在許奕身上。薛寶儒點了點頭回答道:“正月里老臣收到了一封呂在中的親筆書信。”“那信中有著一些呂在中對儒家文化新的見解,老臣觀之大受觸動。”“若是不能與之坐而論道,恐此生最大憾事啊。”薛寶儒的話九真一假,信件是真的,儒家文化新的見解也是真的。但什么不能與之坐而論道,恐此生最大憾事卻是假的。薛寶儒又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在這個緊要關頭將真實目的全盤托出。偏偏,九真一假最是容易讓人信服。正德帝微微點頭,并未在此事上過多的糾纏。反而是話鋒一轉,問道:“昨日晉王為許奕求取陳留郡王爵。”“今日朝堂之事,先生全程目睹。”“依先生之見,朕是應該封許奕為陳留郡王,還是應該封許奕為燕王?”“此地只有你我師生二人,先生無需顧慮,暢所欲為即可。”薛寶儒聞言拱手道:“陛下容老臣思慮一二。”正德帝看似是在請教,但偏偏最后一句話卻堵死了薛寶儒所有的退路。薛寶儒沉思片刻,腦海中不斷地整合著所有已知消息。許奕就藩是大勢所趨,這一點誰也改變不了。現如今擺在薛寶儒面前的只有陳留郡王與燕王這兩種選擇。從本心上講薛寶儒是希望許奕能夠去陳留郡就藩的。一來,陳留郡是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而清河郡與陳留郡本就距離不遠。以許奕在賑災中的表現,若是許奕就藩陳留郡,北方的經濟文化以及世家的實力極有可能會再上一層樓。二來,則是皇位之爭,郡王是不能爭奪皇位,但若是這個郡王有著嫡子身份,而太子僅僅只是一個庶長子呢?若是這個郡王獲得了北方所有世家的擁護呢?雙重因素之下,正德帝必然會慎重考慮皇位問題。但從事實上來講,大周朝現如今最需要的便是邊關的安寧。而當今皇子中最適合的便只有許奕一人。片刻后。薛寶儒心中微微嘆息一聲,心中暗道:“只能先顧天下,再徐徐圖之了。”此舉雖無奈,但無論對薛家等一眾世家也好,還是對大周朝也罷,都是最好的選擇。薛寶儒定了定神,隨即開口說道:“陛下,以老臣之見,陳留郡可以無郡王,但邊關卻不能無燕王。”正德帝聞言心中不由得微微松了一口氣。薛寶儒不知的是,方才的他已經薛家已然在鬼門關走了一圈了。但凡他今日說出一句封陳留郡王,其自身與背后的家族皆必死無疑。正德帝定了定神問道:“先生可有良計?”無需多言,薛寶儒自然明白正德帝問的是什么。薛寶儒微微搖頭道:“倒也算不上良計。”話音落罷,薛寶儒將自己的見解全盤托出。許雍能想到的,薛寶儒這活了七十余年的老狐貍自然也能想到。就是不知是不是故意為之,薛寶儒好幾次明里暗里將難題指向了許雍。御書房內師生二人‘敘舊’之際。東宮太子府內的舅甥二人也沒有閑著。............東宮太子府內。聽完許雍的分析后,李光利面色瞬間陰沉了下來。“他這就是在趁火打劫!”李光利臉上陰沉的仿佛能滴下水來。許雍斜靠在太師椅上,面色鐵青道:“我又何嘗不知道?但現在除了滿足他的要求外,還有其他辦法嗎?”此言一出,李光利面色微微一頓,書房內瞬間落針可聞。不知過了多久。李光利重重嘆息一聲開口說道:“軍餉和軍糧問題只能咱們自己想辦法了,戶部與兵部還要備戰,根本就指望不上。”如此淺顯的道理許雍又何嘗不知道。許雍緩緩起身開口說道:“錢糧問題倒不算是什么難題,想辦法給他湊夠半年的錢糧即可,剩下的以‘鹽額’和鐵礦等固定資產頂替即可。”“至于他拿到手后,能不能賺錢,那就和朝堂沒關系了。”“依我看來,現如今最大的麻煩其實還在軍械與戰馬上。”話音落罷,許雍抬頭看向對坐的李光利,言外之意不言而喻。李光利微微搖頭道:“想讓當年的那些軍伍將燕王的軍械吐出來,基本不可能。”“舅舅親自出馬也不可以?”許雍眉頭一皺反問道。李光利微微嘆息一聲開口說道:“軍中士卒將戰馬看得比自己的身家性命還重要,讓他們將戰馬讓出去,無異于殺了他們。”此言一出,許雍眉頭瞬間緊鎖了起來。一個親王,三個護衛營,每個護衛營戰兵數量最少三千、最多七千。因大周朝祖制所有的親王封地都在邊關。這也就意味著三個護衛營里至少要有一個騎兵營。即使按照最低標準兩人三馬來算,這也就意味著需要戰馬四千五百匹!尋常馬匹的價格在二十兩左右,快馬的價格在三十五兩左右,而戰馬的價格至少也在五十兩左右。姑且按照五十兩來計算,四千五百匹戰馬至少也需要二十二萬五千兩!且現如今兩國即將交戰,能夠充當戰馬的馬匹價格定然會有一波上漲。這也就意味著,若是想給許奕配齊四千五百匹戰馬,許雍至少也需要拿出來三十萬兩!而這僅僅只是戰馬,軍械等物品尚未計算。暫且不提許雍拿不拿的出來這么多的金錢亦或者軍械與戰馬。若是他真拿出來這么多東西送給許奕,那他豈不是成了冤大頭了?自己千方百計籌錢籌物資給自己的敵人,幫助自己的敵人練兵。這不純純的冤大頭嗎?單單是想想,許雍便感覺胸腔仿佛要炸開了一般。可若是不滿足許奕的要求呢?那么許奕勢必打死都不會去燕地就藩。而許奕無論是留在京城也好,還是去陳留郡就藩陳留郡王也罷,對于許雍而言皆不是什么好消息。思及至此,許雍面色陰沉到扭曲,恨不得現在就生吃了許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缙云县| 泰来县| 游戏| 久治县| 托里县| 米泉市| 宜昌市| 九江市| 秦皇岛市| 江城| 开阳县| 来凤县| 扶余县| 古浪县| 山阴县| 莱阳市| 花莲县| 政和县| 昌乐县| 新宾| 达州市| 兴和县| 云和县| 农安县| 光山县| 六盘水市| 浮山县| 娄烦县| 依安县| 房山区| 东乌| 凤翔县| 台南市| 乡城县| 青海省| 潍坊市| 西丰县| 广德县| 崇明县|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