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至于這些高呼讓皇帝親政的漢人大族,漢人精英? 他們手中沒有兵,有個屁用。 …………………………………… 軍機大臣,禮部尚書,上書房大臣倭仁府內。 “相爺,難道您就這樣坐視嗎?完全不說話嗎,您可是天下清流領袖。” 倭仁道:“你讓我說什么?上奏折罵太后娘娘,不該殺這些書生嗎?” “這分明就是報復,這些書生就算涉及了科舉舞弊,也罪不至死啊,頂多也就是罷黜功名,流放邊疆便是。” “殺得人頭滾滾,分明就是報復他們提出讓皇上親政。” “如此一來,今后誰還讓說皇上親政之事。” 倭仁心中也無比之矛盾,他肯定不算是蘇曳之嫡系,一直游離于蘇曳勢力之外。 但是在先帝咸豐朝期間,他倭仁一直都是被貶斥,被打壓,完全不得重用。 反而蘇曳執掌中樞之后,他倭仁屢次擢升,如今也成為了上書房在宰相。 最關鍵的是,蘇曳每次給他安排的崗位,都是非常合適的,真正的量才適用。 而且這些年來,蘇曳和他倭仁,也沒有任何私交。 每一次倭仁心中都感慨,如果是君主的啊,那蘇曳真是一流之君。 當然,倭仁依舊是保守派,依舊是頑固分子。 但是,在蘇曳體系中依舊有他的位置,用來平衡洋務派的激進力量。 這讓雙方都能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洋務派知道,西化也要一個程度,不應該完全摒棄中華傳統。 而倭仁長期參與改革大業,也就不那么務虛了,也就知道洋務運動的必要性。 所以這段時間,倭仁心中經歷了無數次掙扎和思考。 得出一個結論。 皇帝親政,算是很扯淡的事情。 至少十年內,皇帝是不能親政的。 先讓攝政王把所有的事情解決完畢,把國家帶上正規,然后漸漸讓皇帝上手,培養個十來年時間,再讓皇帝漸漸接手。 所以,大概二十年后,攝政王蘇曳五十幾歲了,皇帝三十幾歲了,才是親政的恰當時機。 另外,倭仁也是皇帝的老師,對皇帝的性格和智慧,真是再了解不過了。 這位小皇帝實在稱不上是什么英明之主,甚至……還不如先帝。 這等資質,如何接受這么大的一個國家? 反而二阿哥,真的是很合適啊。 又聰明,又大氣,又機靈。 可惜啊,如今二阿哥南下游歷去了。 倭仁望著天花板,嘆息道:“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小皇帝資質平庸,性格跳脫。反而攝政王英明神武,乃是百年不遇之英王。” ………………………… 極北的戰場。 現在中俄雙方都有飛艇了,雙方也都有迫擊炮了。 但是,江南制造局的秘密武器,蘇氏機關槍,也真正上了戰場。 這秘密武器的原型當然是馬克沁機槍。 這個武器在歷史上面世的時候,并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一直到索姆河戰役爆發才震驚世界。 五年前和俄國人的大戰中,這個機槍始終沒有成熟,一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上戰場。 經過無數研究人員不眠不休的工作,終于在三年之前,這個武器完全成熟了。 這三年時間,完成了大量的量產。 如今,已經大規模地出現在戰場之上了。 結果,大發神威的并不是在地面戰爭上,而是在空戰之中。 上一場大戰中,沙俄軍隊充分地感受到了制空權的重要性,中方軍隊的飛艇在空中,對戰場上的一切一覽無余。 這優勢實在太大了,就如同帝國時代游戲開了地圖一般。 戰場迷霧不見了。 所以,沙俄甚至整個歐洲,竭盡全力制造出了飛艇。 這一次,沙俄整整制造出了三十艘飛艇運到遠東戰場,打算和中國爭奪制空權,也完成對中國軍隊部署透明化。 但是沒有想到,蘇曳這邊把機槍搬上了飛艇。 于是,世界上第一次空戰爆發了。 這是一場極度懸殊的戰斗,完全是碾壓級的。 雙方的飛艇在空中瘋狂大戰,但是沙俄那邊只能用步槍射擊,而蘇曳這邊的飛艇,機槍瘋狂傾灑著子彈。 雙方的火力相差太大了,沙俄軍隊就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飛艇,一艘接著一艘墜落。 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 開戰后不久,沙俄軍隊又失去了制空權。 蘇曳軍隊再一次獲得了戰場上的單方面透明。 然后,雙方五十萬大軍在縱橫幾百里的戰場上瘋狂激戰。 …………………… 越南河內戰場。 整整經過了兩個月時間的修建,中越軍民動用了十幾萬人力,終于修建出一個近乎夸張的防線。 而且外面集結的軍隊,也超過了六萬多人。 畢竟,面對的可是三萬多法國陸軍。 絕對的世界級列強。 主帥陳玉成和馮子材,真的是小心,小心,再小心。 而且這支南征軍的武器裝備,也是非常精銳的。 不但有機槍,快射炮,高爆炸彈。 等等等等,一切應有盡有。 但就算如此,中方軍隊還是表現得非常謹慎。 知道完全準備完畢之后,才開啟了河內反擊戰。 隨著一聲令下,大戰爆發。 首先爆發的,依舊是空戰。 雙方的飛艇在河內上空,瘋狂地廝殺。 結果…… 還是一面倒的屠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