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海,蘇曳和威妥瑪進行會談。
按照歷史上,此君此時已經是大英帝國駐遠東的二號人物,幾年之后就要升任一號人物。
不過在這個世界,他還在努力,競爭公使一職,正在倫敦千方百計想要把卜魯斯爵士送走。
「郡王殿下,實在不敢相信,短短幾年時間,我對您的稱呼就已經從爵士變成殿下了。」威妥瑪道:「說起來,我還是您最早的朋友。」
七年前,蘇曳來上海購買武器,首先拜會的就是這位威妥瑪爵士。
當然,那不是一段美好的記憶,某種意義上蘇曳是受到陷害和羞辱的,并且因此殺掉了張玉釗,在英國人面前上演了一出狗咬狗的戲碼。
蘇曳笑道:「當然,我還記得和您的第一次見面,實在是非常愉快。整個大英帝國論對中國的了解,你和巴廈禮是最深的,甚至您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超過了八成的中國人。」
「不,應該超過九成。」威妥瑪爵士道:「我是一個漢學家,而你們國家大部分人都是不識字的。」
蘇曳道:「任重而道遠,這完全是我的責任。」
威妥瑪爵士道:「郡王殿下,您不覺得您背負的責任太重了嗎?」
蘇曳道:「是嗎?」
威妥瑪爵士道:「我想要請問您一個問題。」
蘇曳道:「請說。」
威妥瑪爵士道:「貴國政事堂,究竟是誰才是首席議政大臣,是您?還是恭親王奕?」
蘇曳道:「默認的話,應該是恭親王。」
威妥瑪:「但是,我們卻只聽到了您的聲音。」
蘇曳道:「那大概是恭親王比較保守。」
威妥瑪爵士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也意味著承擔的后果越大。很多時候政治上的后果,是很難用軍事手段彌平的。」
蘇曳道:「您知道我和貴國爵士交流,有一點非常頭痛,是什么嗎?」
「我的錯,我的錯。」威妥瑪道:「我直接一些,您晉升郡王之后,和恭親王奕并列領銜政事堂,您提出了四個新政?」
蘇曳道:「對,不過這完全是我國的內政。」
威妥瑪爵士道:「其中第三條,就未必完全是貴國的內政了,禁絕***貿易。」
蘇曳道:「這當然也是我國的內政。」
威妥瑪爵士道:「不,不,不,如今我國賣到貴國的***,每年百萬英鎊以上,如果禁絕了***貿易,這對我國來說完全是巨大的損失。」
蘇曳道:「那么請問您知道,如今貴國每年從九江經濟實驗區賺到多少錢嗎?足足幾倍于***貿易。」
威妥瑪爵士道:「但是,這只是一批人賺到了,不是嗎?站在曾經朋友的角度上我奉勸您,不要動***的錢。」
「而且郡王殿下,我很難理解,我大英帝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但依舊有不計其數的人吸食***,這又有什么要緊?」
蘇曳緩緩道:「那是因為貴國已經站起來了,已經強大了,頹廢一些,墮落一些,不太要緊。而我國如此虛弱,還趴在地上,經不起一點的頹廢和墮落。」
其實,如果要算經濟總賬的話,禁絕***是賠本的。
按照歷史,用不了多少年,***就會成為清廷的主要收入之一。如今每年的***稅在二百萬兩銀子左右,等十幾年之后,***稅收入會達到六七百萬兩左右。
歷史上都有一個疑團,清廷經歷洪楊之亂,捻匪之亂,第二次***戰爭之后,已經有了亡國之兆,為何還支撐了幾十年
?
有關人士分析,這里面大概有三個原因,清廷中樞向漢人地方督撫讓渡了足夠的權力,維持勉強的平衡。
洋人用戰爭打開了國門,開展洋務運動,給清廷中樞繳納的各種稅收,讓清廷的財政收入大大增加,尤其是洋人掌管的海關稅收。
因為***的原因,使得清廷中樞的財政收入提升了近兩成。
所以,歷史就是這么荒謬,洋人對清廷的戰爭,還有***這種邪惡之物,竟然為滿清續命了。
威妥瑪爵士道:「現在大英帝國官方確實對郡王殿下充滿了友誼,但是這種友誼非常珍貴,是經不起消耗的,您的禁絕***政策,就會消耗這種友誼。別忘記了,第一次中英通商戰爭,就是因為貴國的硝煙行為。」
蘇曳道:「非常感謝爵士先生的提醒,不過請您放心,在禁絕***這個政策上,我會和貴國政府進行妥善的協調的。」
然后,他端起了茶杯。
威妥瑪爵士臉色微微一變。
蘇曳的這個舉動毫無疑問是非常不禮貌的,因為禁絕***一事,僅僅只是兩人交談的引子而已,就是先向蘇曳施壓,然后談接下來重要的議題。
接下來幾年,全面開戰洋務運動,超過十幾個大項目,威妥瑪背后的財團想要分一杯羹。
但他偏偏又不好好談,就是典型的列強談判方式,先找一個難題壓你,讓你主動求他。而后他勉為其難提了一個條件,就仿佛恩賜一般。
明明是威妥瑪背后的財團想要投資蘇曳接下來的洋務項目,卻弄得蘇曳求他們一樣。
蘇曳最煩的就是這種談判方式了。
威妥瑪爵士站起來道:「郡王殿下,您知道我們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別忘記了,我們不是只有您一家可以選擇的。」
不就是說,你們打算投資湘軍集團,扶持湘軍集團嗎?
蘇曳直接朝著對方舉起了茶杯。
威妥瑪爵士氣呼呼地離開了。
……………………
當天下午,蘇曳接待了上海的幾十個大商人,并且接受了西方幾家報社的采訪。
「招商局,將會是我國接下來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九江經濟實驗區珠玉在前,我堅信幾日之后的招商局大會,一定會大獲成功。」
然后,在書房內。
蘇曳聽著沈寶兒的各項匯報。
全部都是關于九江經濟實驗區的,超過上百項匯報。
如今的九江經濟實驗區,各式各樣的工廠,已經超過百家了。
當然,大部分還是關于那幾家巨型工廠的配套。
「一年半時間的建造,江南制造局已經初具規模,總投資已經達到790萬兩。」
「關于連珠步槍生產線的引入,目前依舊在劇烈的爭論之中,我方代表正在艱難談判。」
「根據估算,如果由我們自己制造蘇式連珠步槍,成本可能會高出進口價30%以上。」
蘇曳皺眉道:「為何會這么貴?」
沈寶兒道:「因為生產線引入成本,并且還要支付洋人工程師的幾倍薪水,另外幾個核心部件,也需要從英國進口,我們的制造局無法造出來。」
蘇曳道:「蘇氏連珠步槍的專利權,是我們的。」
沈寶兒道:「這已經是扣掉專利費之后的成本,英國人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搪塞我們,跟我們說造不如買。但是,他們愿意將恩菲爾德1851步槍的生產線以比較低的價錢轉讓給我們。」
蘇曳皺眉,聽上去這非常無禮。
這是十幾年前的步槍了,我要來干什么?
蘇曳陷入了沉默,進行思考和權衡。
雖然九江經濟實驗區有專門的董事會,甚至還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但是各種重大事件,都需要他的批準。
就眼下這個生產線的引入,白巖,白飛飛等人就無法做主。
等著蘇曳做決定的時候,沈寶兒望向他的目光都要拉絲了,那種熾熱的愛慕加崇拜。
她望著背后一眼,輕輕坐上蘇曳的腿,柔聲道:「夫君,您覺得諸多姐妹中,誰最愛你?」
蘇曳腦子里面一邊權衡著生產線的問題,一邊道:「你說呢?」
沈寶兒膩聲道:「看上去,仿佛是晴晴姐姐最愛你,但只能說她的愛最純粹,她愛你的外貌和才華。」
「裳兒那個傻丫頭開竅最晚,做了兩個孩子的媽媽了,這個年紀才真正在男女之情上開竅,而她對你的迷戀也是純粹的,就單純愛你的長相,連你的身份都漠視。」
「唯獨我沈寶兒的愛,是最濃烈的,也是最復雜的。因為我的對的愛,包括了男女之間純粹的吸引,也包括了對你的崇拜,還有虛榮,還有對你黑暗面的迷戀等等等等。」
「所以,我覺得我才是最愛你的女人。」
一邊說話,她一邊跪趴了下來,解開了蘇曳。
寶兒,你這般狂野的嗎?
此時,蘇曳腦子里面一邊想著關于生產線的問題。他當然想要表示出強烈的意志,拼命壓英方一頭。
但是,他深深地知道,時間對他最重要。
至少在武器制造上,經濟利益不重要,自主生產最重要。
尤其是他手中有很多大殺器的圖紙,總不能每一樣都交給英方的兵工廠吧。
所以,江南制造局,軍械局,越早生產越好,在經濟上吃點虧也沒有辦法。
「這樣,恩菲爾德1853的生產線,我們答應引進了,盡管是二手的生產線。」
「另外,關于蘇氏連珠步槍在海外專利收費,我愿意放棄,也就是說以后他們生產這批步***到全球市場,不需要再向我繳納專利費了。」
「但是連珠步槍的生產線,以及我要求的幾個生產線,一定要引進。」
「英方工程師的高薪水,我愿意支付,但是有一個條件,一個英方工程師,必須要帶兩名中方學徒。」
沈寶兒一邊進行口舌之爭,一邊從鼻腔里面發出聲音。
緊接著,外面響起了敲門聲,是蘇曳的另外一個機要秘書傅善祥。
「王爺,這里有幾份重要文件需要您的簽字,我可以進來嗎?」
蘇曳道:「進。」
傅善祥走了進來,手中抱著幾份文件。
她今天的打扮還真是要命,純純的制服誘惑了。
不再是旗袍,而是過膝窄裙,偏偏還帶著一副金絲眼鏡。
九江經濟實驗區里面,還有一個不起眼的產業,王室制衣局。
這里的王室,不是指大英帝國王室,而是蘇曳這個郡王的王室。
之前的名字是公爵制衣局,蘇曳晉升郡王之后,立刻改名為王室制衣局。
這個制衣局,負責制造九江經濟實驗區所有高層的服裝,還有帝國新式陸軍軍官制服。
另外還有一個方向,就是男裝和女裝的時尚前沿。
男裝還好,也就是風衣,西服,中山裝。
但是女裝,那可就多了。
蘇曳給出了海量的圖紙,一開始完全是為了討好自己的女人,讓她們穿不同的衣衫。
英方在九江有大量的女眷,也足足有幾千人。
其中一小部分是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英
方高層男士的情人或者妻子,或者女兒。
她們很快就盯上了蘇曳妻妾各種各樣漂亮的衣衫,然后要求購買。
接著,有錢有閑的她們,紛紛加入了制衣局。
而且還參與了設計學習。
于是,不知不覺這個制衣局引領了潮流,各式各樣漂亮時尚的女裝從這里生產出來。
蘇曳的妻妾,這群洋人女眷,成為了第一批消費者。
現在,王室制衣局在上海,倫敦,巴黎總共開了十來家專賣店。
在幾個貴婦的引導下,大英帝國女王掌上明珠愛麗絲公主,也成為了王室制衣局的股東兼設計師。
這家店里面的每一件服裝都死貴,比如傅善祥身上的這套裙子,售價七十兩銀子,正好是九江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
而且,她還是自己花錢買的。
她的收入也超高,因為她有兩份收入,一份是蘇曳機要秘書的薪水,還有一份是蘇曳妾侍的津貼。
沈寶兒的收入就更高了,她除了這兩份收入之外,還有一些店鋪,工廠的分紅。
傅善祥還故意把上身絲綢襯衫的扣子解開,露出雪白深不見底的溝壑。
里面的罩杯,也是王室制衣局的,五兩銀子一件。
身上的香水,也是王室制衣局,售價二兩銀子一小瓶,她每年有配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