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曳道:“關外被視為龍興之地,不允許漢人涉足,卻又沒幾個滿人,到處都是荒蕪的,土地有肥沃得很。順治帝當時還鼓勵漢人去關外拓荒,而到了康熙帝卻開始了封禁政策,糊涂得很?!? 慈安太后輕輕捶了他一下道:“哼,圣祖爺也是你能隨便編排的?!? 蘇曳道:“糊涂,就是糊涂,有什么不能說的?!? “現在整個關外才幾個人?卻擁有大清最肥沃的土地,卻得不到開墾,關內很多百姓又沒有田種,旗人又不種田?!? “俄國人眼看就要打過來了,沒有人,怎么擋得???口口聲聲關外是龍興之地,不能讓漢人進入,結果人家俄國人要殺過來了,人家搶了一片土地就開始移民,關外無人,守也守不住?!? 慈安太后道:“你想要往關外移民嗎?” 蘇曳道:“是啊。” 這一次蘇曳剿滅太平天國和捻軍,整整幾十萬人投降,其中能夠參軍的只有一小部分,剩下大部分要去做礦工,還有其他工人。 還有一部分人,是要做農民種田的。 不過,蘇曳還沒有決定下來。 因為不管是太平軍還是捻軍,造反作亂慣了,只怕去了關外會和當地旗人發生強烈的沖突和矛盾。 而且關外環境,更適合土匪,這群人去了之后,只怕又重新變回土匪了。 但如果遷移普通農民的話,面對俄國人的入侵,又無法形成全民皆兵的氣勢。 所以,蘇曳又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采用生產建設兵團的模式開發整個東北。 “哼,旗務改革都還沒有定,又要朝著關外移民,你每一招都朝著旗人的命根上打,難怪別人把你當成死敵?!贝劝蔡蟮?。 蘇曳道:“旗務改革是一面大旗,吸引了所有的仇恨和敵意,那索性就把很多其他政策放在旗務改革下進行。大家只盯著旗務改革這件大事,我們就悄悄把其他事情都給完成了。” “誰跟你是我們?”慈安太后道:“我也是旗人來著?!? 蘇曳輕輕揉著她的后頸,稍稍用力了。 她覺得有些酸疼難忍,幾乎想要哼出聲來,卻又覺得奇怪。 “婉兒,你真好看?!碧K曳忽然道。 慈安太后道:“你別說這樣的話,我……我不習慣。” 蘇曳道:“裁撤地方八旗,我負責南京處,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湖北等幾個省的八旗軍,都有我親自裁撤,親自招募新軍?!? 慈安太后猛地坐直起來道:“你要離京?不行,你要離京了,我怎么辦?” “我的意思是,他們還不得吃了我們孤兒寡母啊?!? 蘇曳道:“我也是不放心,你這個人性子太軟了,別人一說,你這邊就退縮了?!? 慈安太后道:“那大不了,你把西邊那位請回來她,她不軟?!? 接著,她忍不住道:“那幾個省的八旗裁撤,哪里需要你親自去啊?左宗棠去就可以了呀。” 蘇曳道:“我去要辦兩件事情,一個是裁撤這幾個省的八旗,另外就是籌建招商局?!? 慈安太后道:“一起進行的嗎?” 蘇曳道:“是啊。” 慈安太后道:“這件事情很重要對嗎?” 當然重要,蘇曳四項新政,招商局是單獨的一項大政。 “既然很重要,為何不單獨做,為何要和裁撤八旗軍放在一起?”慈安太后道。 蘇曳道:“因為他非常重要,所以要輕描淡寫一些。” 慈安太后道:“因為旗務改革的事情,整個京城氛圍這么詭異莫測,你偏偏這個時候要離京?!? ………………………… 這個美貌的小太后比較單純,不懂里面的復雜性。 事實上,現在蘇曳是面臨兩個戰場,一南一北。 北邊的戰場中心在京城。 他的敵人是八旗勛貴,王公大臣。 南邊的敵人是湘軍。 現在北邊的戰場陷入了僵持,蘇曳斬首了一千多人來絕食請愿的八旗無賴,而對方的進攻手段是惠親王綿愉請辭。 他一個人請辭沒什么,但可能僅僅只是開始。 接下來,斗爭是肯定會升級的。 蘇曳暫時先離開京城,對付南邊的敵人。 不搞定湘軍,那全面的洋務運動就無法展開。 蘇曳的舉動在其他所有人看來是非常不智的,你北邊的斗爭都沒有搞定,又跑去南方挑起斗爭? 不是應該先搞定一個敵人,再去搞定另外一個嗎? 你一個人,要掀起兩場斗爭? 何其昏聵?你就不怕南北兩個敵人聯手嗎? 慈安太后忽然道:“綿愉請辭了,你覺得應該讓誰進入政事堂?載垣,還是奕譞?” 蘇曳道:“太后您的意見呢?” 慈安太后道:“還是七爺吧?!? 她口中的七爺,就是咸豐皇帝的七弟,醇親王奕譞。 這位七爺歷史上曾經很長時間執掌中樞,算是中規中矩吧,另外他還有一個身份,慈禧妹妹的丈夫,光緒皇帝的生父。 蘇曳搖頭道:“不行的?!? 慈安太后道:“為什么不行?” 蘇曳道:“因為他不會接受?!? 慈安太后道:“怎么說?” 蘇曳道:“因為旗務改革,現在整個八旗勛貴,王公大臣都在孤立我,不愿意與我為伍。奕譞也不例外,此時讓他進入政事堂,而后他開頭拒絕,我們也只是自取其辱?!? 慈安太后道:“有這么嚴重嗎?” 這個小太后單純幼稚,還沒有品出味道了。 蘇曳決定推行旗務改革后,他和八旗勛貴就已經是你死我活的斗爭了。 他要竭盡全力,按住所有八旗勛貴,讓他們服從,并且執行旗務改革。 而八旗勛貴,王公大臣們則是要想盡一切辦法,把蘇曳趕出中樞。 但是現在蘇曳掌握軍隊,僧格林沁也站在蘇曳這邊,所以八旗大臣就失去了軍事解決的可能性。 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完全走政治斗爭路線。 要么另尋他法,走軍事斗爭路線。 但是他們手中沒有軍隊,而湘軍那邊又有軍隊,所以雙方可能會合流。 而蘇曳的招商局,表面上是想要招安湘軍勢力,實際上則是磨刀霍霍。 ………………………… 懿王府。 蘇曳的核心要員正在議事。 陳玉成,李秀成、林啟榮已經離開京城,前往天津了。 局勢如火,第二批新建帝國陸軍六個師,原本需要等到地方八旗裁撤完畢,招募新兵源后一起進行的。 但顯然已經不可能,從民間的募兵,已經開始一段時間。 從太平軍,捻軍中挑選精銳力量進入帝國新式陸軍,已經完成了兵員挑選。 過去一兩個月時間,從民間良民已經挑選兩萬人,從蒙古騎兵中挑選了六千人,從太平軍和捻軍中挑選了三萬人。 總共五萬六千人,進入了天津兵站進行訓練。 等到地方八旗裁撤完畢后,會招募兩萬四千人,再進入天津兵站。 這個動作其實有些風險,太平軍和捻軍畢竟是造反者,一下子招募三萬人,超過在巡新軍的一半。 如果在兵站中造反作亂,后果不堪設想。 所以,蘇曳的第一師一半人,榮祿的第三師,僧格林沁的第四師,以及第五師,第六師,此時都在天津。 但接下來,幾個陸軍大臣都要帶走一部分軍隊,前往各方進行裁撤地方八旗,萬一有亂子,也能隨時鎮壓。 所以,李秀成,陳玉成,林啟榮、張宗禹,賴文光,陳得才等威望高的太平軍和捻軍首領,都要去天津兵站,一邊學習,一邊鎮住這三萬訓練的新軍。 “你們覺得,接下來他們的進攻會是什么?”蘇曳問道。 左宗棠道:“根據下官的思考,接下來這群八旗王公大概會有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就是所有旗人大臣,全部請辭,讓整個朝廷中樞停轉,逼迫太后做出選擇,要么讓您下野,要么朝廷停轉。” “第二個方向,軍事斗爭,南北合流。旗人大臣和湘軍,以及其他地方軍閥合流。趁著西北大亂,俄國人南侵的機會,用軍事的手段,逼迫王爺下野。” “按照目前綿愉請辭的動作來看,他們可能先采取第一種方案,如此一來,就會在道德上對我們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進攻。” “而他們第一種方案的進攻,下官覺得有兩個節點需要注意,一個是首席議政大臣,恭親王奕的請辭。另外一個是被您舉薦進入旗務改革大臣的載垣和倭仁,兩人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進行請辭。” “這兩件事情,不管發生哪一件,都代表矛盾徹底激化,無可挽回。” 林紹章道:“我同意季高先生的分析,但我還是要補充一點,那就是旗人的軟弱和妥協。” “綿愉請辭之后,他們會暫停下來,等著蘇相您的動作。因為從他們內心深處,是渴望您后退一步的,然后在旗務改革上進行談判。您退一步,他們退一步,這樣尋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進行旗務改革?!? 左宗棠道:“但這種改革,肯定是換湯不換藥,沒有意義的?!? 林紹章道:“所以,明日朝會很重要,所有人都會等著蘇相您的下一步,看您如何出手?!? 蘇曳緩緩道:“如果,我把八旗勛貴和湘軍一起打包,進行徹底解決,會不會太冒險?” 頓時,幾個人驚詫地望著蘇曳。 林紹章顫抖道:“是冒險,但是……也很徹底?!? 但是這一手,左宗棠卻有些熟悉的。 好像依舊是蘇曳的韭菜戰術。 發起一個巨大的改革,把反對者引起出來,然后用一場軍事手段,徹底解決。 把反對者的腦袋,全部砍掉。 把潛在的地方軍事力量,全部解決。 徹底推行新政,鞏固權力。 …………………… 次日朝會! 議政大臣,惠親王綿愉,正式在朝堂上請辭。 慈安太后批準,并且沒有填補政事堂空缺,所以六個議政大臣就變成了五個。 這本身已經引發了動蕩。 所有人都在等著,蘇曳接下來會如何出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