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時在八里橋的時候,蒙古馬隊就是這樣,埋著頭往前沖,憑著一股血氣之勇。
仿佛只要勇敢,只要拼命沖就可以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軍人。
但其實,這連勇敢都算不上。
埋著頭往前沖,其實是另一種懈怠。
其實,此時的蘇曳非常愿意設身處地站在這群八旗兵的角度想。
惇親王奕誴說這兩年,他們知恥后勇,刻苦訓練過,已經改變了。
蘇曳剛剛聽完后是不屑的,但是細細想來,或許很多八旗兵真的是這樣想的。
甚至,他們真的有過一段時間拼命流汗訓練,甚至流血。
甚至在訓練中頭破血流。
但那更多只是無頭蒼蠅式的恥辱效應,三分鐘熱度。
流過汗,流過血,然后心安理得地歇息下來了,覺得自己努力過了。
就如同歷史上的清廷,在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城后,也仿佛知恥后勇,要改革,要發展洋務運動,也搞得轟轟烈烈,搞出了一個所謂的同治中興。
尤其在所謂的鎮南關大捷之后,覺得自己打贏了法國人,覺得自己很強了,可以稍稍躺一躺了。
然后接下來的甲午戰爭,徹底撕碎了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底褲。
所謂的革新,不去碰根本性問題,有個屁用。
所謂的努力,是要從內而外。
不去徹打碎自己的過往,重塑靈魂,不完成從內核到肉體血淋淋的蛻變,有個屁用。
不去打最硬的戰,有個屁用。
看看腳盆的崛起,日俄戰爭是何等之慘烈殘酷?
看著四下飛散的戰馬,還有滿地的尸體。
蘇曳沒有任何勝利的喜悅,只覺得一陣陣悲哀。
這個國家的落后和腐朽,這群八旗兵當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甚至整個國家,都有責任。
舊思想,舊思維,不是一家一姓之責任。
但最大的責任,當然就是領導者,你找不到出路,帶著他們在泥潭走亂走。
五十個八旗精騎全軍覆滅之后,剩下五十個八旗精銳步兵,也徹底驚呆了。
一下子不知道是應該前進,還是應該后退。
整個陣型開始大亂了,有些人往后撤,有些人往前沖。
惇親王奕誴忍不住了,大吼道:「返回防守。」
這一生大吼之后,為首的將領才率領著剩下的五十名步兵退回到矮墻之后,打算茍一波,打防守。
盡管不光彩,但是贏更加重要。
而蘇曳新軍這邊,每一個人裝好了子彈之后,十個人分成了兩部分。
從左右兩翼,開始朝五十名八旗兵包抄。
所有人驚呆了。
你,你十個人,還要分兵兩翼對我們進行包抄?
五十個八旗兵,開始舉起槍開始瞄準,只要一進入射程后便開始射擊。
但是,還沒有進入射程,蘇曳的新軍就已經開始趴在地上,匍匐前進了。
啊?!
這,這怎么打?你趴在地上了,我們我們打得中?
沒經歷過啊?
在后裝連發步槍出來之前,匍匐前進戰斗,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而蘇氏連珠槍的出現,可以讓這個戰術出現了。
接下來,蘇曳的兩支小隊精銳就這樣,直接匍匐前進到八旗兵兩翼。
進入射程之后。
兩支小
隊便開始開火。
「砰,砰,砰……」
蘇曳閉上了眼睛,完全不想看了。
這群八旗兵太笨拙了,根本沒有應對之策。
而且這個臨時的場地,連躲避的地方都沒有。
短短片刻,就被打倒了一片。
奕誴又在大吼道:「你們也趴下,趴下。」
頓時,剩下的八旗兵也開始趴下。
這一趴在地上,確實就很難擊中了。
但是,這群八旗兵這樣一趴下,蘇曳的新軍反而爬起來了,直接沖鋒朝著這群趴在地上的八旗兵沖鋒。
「砰,砰,砰……」這群八旗兵慌亂地開火。
但是命中率太差了,基本上沒有打中。
「砰!」
運氣不太好,蘇曳新軍的一個士兵直接被擊中了肚子,整個身體猛地一顫。
他低頭看了一眼,這個時候腎上腺素飆升,其實是不知道疼的。
看著肚子的傷口涌出血來,這個士兵猛地一咬牙,繼續往前沖。
輕傷不下火線。
在京城和英法聯軍作戰的時候,更多弟兄比這傷重得多了,依舊堅持戰斗。
「投降,舉槍!」
「投降,舉槍!」
十個人,兩邊包抄三十幾個人。
這三十幾個八旗兵,有的不知所措地舉起槍。
「不許投降,不許投降,跟他們拼了,拼了!」有人忽然大吼。
頓時,血氣上涌的八旗兵放下舉起的雙手,準備上前拼命。
但是,他們手中的槍已經沒有子彈了。
沒有子彈,但是有刺刀,于是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刺刀,瘋狂地沖上來。
蘇曳的新軍精銳,立刻主動變陣。
兩個三人小組,一個四人戰斗小組。
那個四人小組,把受傷的兄弟護在身后。
然后,不斷地瞄準開火。
「砰,砰,砰,砰……」
這么近的距離,更加是一面倒的屠殺。
短短片刻后。
這三十幾個八旗兵,就已經倒下了大半。
蘇曳新軍這邊稍稍猶豫了一下,但也僅僅不到一秒,見到對方不投降,就繼續開火。
然后……
戰斗就結束了。
所有的八旗步兵,全部倒下,躺在地上哀嚎一片。
因為到了徹底鎖定勝局之后,蘇曳的新軍就已經避開要害了,只是讓對方失去行動力。
從頭到尾。
整個戰斗,大概持續了不到半個小時。
一百名八旗新軍,近乎全軍覆滅。
而蘇曳新軍的傷一人。
全場死一般的靜寂。
他們有想過會輸,但沒有想到會輸得如此難看。
哪怕蘇曳也沒有想到,這群八旗精銳單個的水準,其實可以的。
但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毫無組織度。
要么不知所措,要么舉槍亂射,要么就埋著頭狂沖。
在場所有的八旗大臣,全部都驚呆了。
兩宮太后,只覺得遍體冰涼,滿臉蒼白。
「八旗兵,竟然……如此之不堪嗎?」足足好一會兒,葉赫那拉氏道。
旁邊幾乎沒有人回答。
「榮祿,八旗兵就如此不堪嗎?」太后又問道。
榮祿道:「太后娘娘,時代變了,戰斗方式也改變了。而八旗軍隊依舊用舊思維打仗,所以才會有如此情景。」
太后問
道:「那你的天津新軍呢?」
榮祿道:「天津新軍,戰術水平不差。但是韌性和意志力,差得比較遠。」
太后道:「那這個韌性和意志力,是怎么來的?」
榮祿道:「打仗,去打最難最慘烈的戰,漸漸就磨練出來了。」
太后問道:「蘇曳,你的軍隊最核心關鍵是哪一戰?」
蘇曳道:「保衛圓明園,保衛皇宮那一戰。」
太后道:「那一戰,你傷亡如何?」
蘇曳想了一會兒道:「大概是英法聯軍的近兩倍,我的軍隊……傷亡大半。」
太后道:「傷亡竟然……這么大?」
蘇曳道:「是的。」
「太后娘娘,洋人亡我之心不死,他們的軍隊如此強大,而且擁有百萬大軍。」
「您看我這十個人如此厲害,但……英法俄等國,像這么強大的軍隊,超過百萬。」
「上一次英法聯軍攻破京城,對我們來說驚天動地,但對于英法來說卻不值一提,他們用出的力量只有區區九牛一毛。」
「此時再不軍事改革,只怕未來會亡國了。」
……………………………………
南苑校場,實戰演練的結果,如同風暴一般傳遍了整個京城。
而現場的惇親王奕誴,整個人徹底蔫了。
許多八旗大臣,也真正第一次考慮起這個問題。
之前所有人都轉不過彎,只覺得裁撤八旗軍就是顛覆大清根基,就是居心叵測。
但是現在大家腦子里面想起了另外一個問題。
如果蘇曳是董卓,蘇曳是曹操的話,他大概巴不得八旗軍這樣弱小吧。
最好一直這樣弱下去。
他為何要推動軍事改革,而且他說得清清楚楚,新建的帝國陸軍中,第一批會有一半旗人。
所以,這一場小小的實戰演練,還真是四兩撥千斤了。
讓所有人徹底清醒了一下。
軍隊已經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了。
……………………
此時,皇宮外面兩三萬八旗兵依舊圍在這里,等待著南苑校場的結果。
惇親王奕誴騎著快馬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頓時,無數人擁了上來,道:「惇親王,怎么樣?怎么樣?」
奕誴走上搭建好的高臺,望著密密麻麻的人群,緩緩道:「一百八旗精銳,對戰人家十個人,全軍覆滅。」
頓時間,全場嘩然。
無數人色變。
這,這怎么可能?
一百個人,還打不過別人十個?
而且還全軍覆滅?
足足好一會兒,有人問道:「惇親王,那蘇曳的軍隊傷亡如何?」
惇親王奕誴道:「傷了一個人。」
在場無數人,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痛。
太恥辱了。
甚至懷疑人生。
我們八旗軍已經差到這個地步了嗎?
我們平時訓練,覺得可以的啊,覺得挺威風,挺賣力的啊。
奕誴揮手道:「散了吧,散了吧!」
有人高呼道:「惇親王,那……那八旗軍還裁撤不裁撤了?」
奕誴也陷入了迷茫,道:「聽朝廷的,聽兩宮太后的。」
然后,他自己離開,返回了自己的惇親王府。
今天這一戰對他沖擊力太大了,他現在不想說話,不想思考,只想著回家,一個人靜靜呆著。
…………………………
次日!
圍在皇宮外面的八旗兵,就只剩下一半了。
朝廷中樞第一次,真正地開始討論是否裁撤八旗軍一事。
范圍很小,只有十幾個人參加,全部都是朝廷重臣。
兩宮太后,大多時候就只是聽,也沒有怎么發表意見。
葉赫那拉氏道:「我定格調子,接下來大家暢所欲言,把心里想的話徹底說透,把道理講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