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時間非常緊迫,沒有時間讓你們在陸地上訓練射擊。”蘇曳道:“我們需要立刻進京,你們需要在短短幾天之內,在船上完成訓練射擊。” “是!”三百衛隊齊聲斷喝。 接著,隨著蘇曳一聲令下。 巨大的船隊,浩浩蕩蕩出發。 六千三百人的新軍,加上各種武器,整整裝了上百條船。 而安徽布政使左宗棠也不管自己的辭呈還沒有被批準,直接就上了蘇曳的船。 至此,這位今亮正式脫離了湘軍。 曾國藩聽聞之后,無比震怒,狠狠砸了手中的杯子。 蘇曳的大型船隊沿著長江東進,兩三日后就到了長江口。 此時,巴廈禮還沒有返回上海。 而距離蘇曳和卜魯斯公使商議的一個月之期,僅僅只有十天不到了。 所以長江口的戰爭風險,越來越高。 聯合艦隊和蘇曳的長江艦隊,已經劍拔弩張。 見到蘇曳大型船隊的出現,洋人的聯合艦隊頓時嚇了一大跳。 這,這是增兵了嗎? 英國公使卜魯斯再一次登上蘇曳的艦船。 “只有九天了,距離最后期限,只有九天了。”卜魯斯公使道:“倫敦的命令在哪里?” 接著,他驚訝道:“你帶領這么多軍隊,要去哪里?” 蘇曳道:“去京城。” 卜魯斯公使道:“你打算做什么?” 蘇曳道:“推進軍事改革。” 卜魯斯公使顫抖道:“你,你打算武力鎮壓那些八旗兵?” 蘇曳道:“我希望不要走到這一步。” 卜魯斯公使道:“你瘋了,這會引發內戰的。” 蘇曳道:“相信我,不會的。” 卜魯斯公使道:“你們的事情,我不管。但是長江口怎么辦?俄國人、美國人、甚至法國人都天天想要爆發戰爭,想要把你趕下臺。” 英國人和蘇曳合作如此緊密,使得英方在中國的利益一家獨大,引發了另外三國的強烈不滿。 蘇曳道:“卜魯斯公使,你知道巴廈禮去倫敦做什么嗎?” 卜魯斯道:“游說阿爾伯特親王,游說國會,取消對大英帝國艦隊對長江的航道權。但我告訴你,不可能成功的。” 蘇曳道:“那你可知道,我的交換條件是什么嗎?” 卜魯斯道:“你說。” 蘇曳道:“委托英國幫我組建新式海軍,八年時間內,我方向貴國采購的設備、戰艦,武器、已經人員培訓等費用,超過四千萬兩。” 頓時間,卜魯斯公使驚呆了。 蘇曳道:“你覺得這么大的利益,能夠交換你們放棄長江航道嗎?” 卜魯斯公使想了一會兒,搖頭道:“不行。” 蘇曳道:“那能暫緩幾年嗎?” 卜魯斯公使道:“那……應該可以。” 蘇曳道:“所以,您要和倫敦保持一致,為了我們共同的利益,您應該在長江口,拼命阻止戰爭的發生。” 卜魯斯公使道:“蘇曳公爵,我能阻止英國艦隊,甚至非常勉強能阻止法國艦隊。但是我肯定阻止不了美國和俄國。” “期限一到,他們還是會開火的。” 蘇曳道:“只要英國艦隊,法國艦隊退出就足夠了。剩下兩個國家……” ……………………………… 就在這戰云密布的長江口,蘇曳的巨大船隊停留了兩個小時,然后直接出海。 長江艦隊的兄弟們見蘇曳船隊上密密麻麻的軍隊,心中微微一顫。 京城發生了什么大事了嗎?不是已經有兩萬軍隊在那里了嗎? 還要增兵? 出了長江口后,蘇曳船隊進入大海,直接北上。 三日之后,趕到天津碼頭。 蘇曳率領著三百衛隊用最快速度下船,這里超過幾百匹戰馬已經準備完畢了。 翻身上馬,沒有任何停留,直接朝著京城沖去。 剩下的六千軍隊繼續登陸,他們會先在天津兵站集合。 只要一聲令下,就立刻進京。 一路狂奔,沒有絲毫停歇。 次日! 蘇曳率領三百衛隊,快速進入京城。 …………………………………… 此時的整個京城,已經是風聲鶴唳。 甚至已經沒有人敢看熱鬧了,外城的百姓,房門緊閉。 內城的旗人,人聲鼎沸,無數人前去聲援皇宮的八旗兵。 蘇曳離京將近一個月時間,整個京城局勢已經危如累卵。 一旦爆發沖突,那又是一場兵災,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遭殃。 兩年前的慘狀,大家歷歷在目。 蘇曳穿過外城,穿過內城,直接來到皇宮面前。 而留守京城的四千新軍,立刻分出了一半,跟在蘇曳的后面。 此時皇宮還沒有這么大廣場,所以到處都擁擠了人。 隔著好遠,就聽到了震天的呼喊。 “罷免蘇曳!” “太后出來!” “太后出來!” “太祖啊,太宗啊,圣祖啊,您顯靈吧,大清的江山要完了。” 等到近了之后,黑黑壓壓,密密麻麻。 已經不知道多少人圍在這里了。 榮祿的天津新軍,在皇宮內布防,如臨大敵一般。 “蘇曳來了,蘇曳來了!” 忽然有人高呼,頓時無數的八旗兵如同潮水一般朝著他涌過來。 蘇曳的三百衛隊,后面的兩千新軍,立刻原地布防。 他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最顯眼的惇親王奕誴。 這個粗人,在歷史上的時候,也讓慈禧頗為頭疼。 這一次反對軍事改革,奕,肅順等人都不愿意帶頭,大家就推舉他出頭。 而這個所謂俠肝義膽的渾人親王,也當仁不讓出頭。 當然,某種意義上也幸虧是有他在,所以這兩三萬八旗兵還能維持秩序,沒有生亂。 蘇曳大聲高呼道:“惇親王,過來談談。” 惇親王奕誴道:“好啊,蘇曳,咱也正好想要和你談談,你上來。” 皇宮外面,搭建了一個木質高臺。 很快,奕誴一方出動幾十人,蘇曳一方出動幾十人,在高臺周圍布防,并且擋成人墻。 然后,蘇曳登上高臺和奕誴談判。 “蘇曳,你想要做什么?八旗軍乃是大清之根基,你要裁撤八旗軍,是要斷了大清的根基嗎?” 蘇曳道:“發逆作亂的時候,八旗軍在哪里?英法聯軍打進京城的時候,八旗軍在哪里?” 奕誴道:“那革新就是了,為何要裁撤?” 蘇曳道:“革新,惇親王,這十萬京營八旗交給你革新,給你一千萬兩銀子,你能讓他們脫胎換骨,哪怕擁有我新軍一半的戰斗力嗎?” “國家危難之季,養著二十幾萬的廢物,沒有半點用處。” “上一次和英法大戰,總共六七萬人,打別人不到一萬人,八旗軍總共打死打傷了多少洋人?不到十個人,不到十個!” “洋人僅有的傷亡,都是天津新軍打出來的。” “而那一戰,八旗和蒙古馬隊傷亡了多少人?四五千人。” 奕誴道:“八旗軍是大清之象征,你想要要把它裁掉,你是不是也要把大清顛覆掉啊,還說你不是董卓,不是曹操?” 蘇曳道:“我說成立帝國新軍這里面難道就沒有旗人了嗎?恰恰相反,里面有一半人是旗人。” “八旗軍先裁撤,后挑選進入帝國陸軍。” “況且,我擬定的陸軍部里面,榮祿,僧格林沁,景壽不都是旗人嗎?” “難道是我一個人的軍隊嗎?” 奕誴口氣稍稍軟化道:“蘇曳,你說的那一場大敗,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知恥后勇,這兩年來,八旗軍拼命苦訓,本王是看得清清楚楚。” 蘇曳道:“惇親王,我們這種談判,幾天幾夜都沒有用。您不是說八旗軍知恥后勇,已經訓練得很精銳了嗎?咱們也不要空口白牙,戰場上見真章如何?” 惇親王道:“什么意思?” 蘇曳道:“我在我的新軍中,現場點出十個人。你也在現場的八旗軍中點出一百個人。咱們去南苑校場上打一仗,不論生死,就狠狠打一仗。” “我新軍十個人,對戰八旗兵一百個人。” “這樣懸殊的比例,如果還是新軍贏了,那就證明了一切,證明了八旗兵已經爛到不得不改的地步。” 這話一出,惇親王臉色一變。 十個人,對戰八旗一百人? 這是瞧不起誰呢? 一萬人,可能確實能打贏十萬人。 但是十個人,想要打贏一百人,做夢嗎? 奕誴道:“裁撤八旗軍乃是天大之事,豈是兒戲?” 蘇曳道:“這一場對戰輸贏不決定是否裁撤八旗軍,但如果新軍一方贏了,你們這兩三萬八旗兵立刻給我撤走,整天圍著皇宮鬧哄哄的算是怎么回事?這是對太后之不敬,對皇上之不敬。” “不是說這兩年訓練得很艱苦,戰斗力精進很多了嗎?一百個人,對戰新軍十個人,這都不敢嗎?” “你們這些人,不但戰斗力廢了,連骨氣也廢了嗎?” 蘇曳的怒吼,響徹整個上空。 旗人最好面子,最受不了激。 惇親王奕誴更加如此,英法聯軍要打過來的時候,他還口口聲聲拿著刀子要去拼命,還想要讓皇帝御駕親征。 “好!這就跟你打一場。” “本王倒是要看看,你的新軍是不是真就那么厲害,大清的八旗兵是不是真就這么不堪。” 接下來,蘇曳直接道:“本官衛隊,挑選十個人,出列!” “不……”忽然蘇曳道:“惇親王,你來點,從我三百人的衛隊里面,隨便點出十個人。” 惇親王奕誴微微一愕,然后也絲毫不客氣,直接上前隨機點了十個人出來。 蘇曳道:“一百個八旗兵,惇親王也由你來點。” 頓時間,奕誴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周圍所有人的氣勢頓時被壓住了。 原本蘇曳新軍十個人,對戰八旗兵一百個人,已經非常懸殊了。 現在,竟然讓奕誴點兵? 何其瞧不起人? 不過,惇親王奕誴也沒有客氣,當下點出了一百個最精銳的八旗精銳。 這一百個八旗精銳,五十個騎兵,五十個步兵。 有一半人裝備了弓箭,一半人裝備馬槍。 蘇曳道:“現在點出來的軍隊,立刻進入皇宮,接受榮祿天津新軍的監督。” 頓時,一百名精銳八旗精騎,十個蘇曳新軍的精銳,進入皇宮之內。 各自進入侍衛的營房之內,好好休息一天,明日就去南苑校場廝殺。 一切結束后,惇親王奕誴這才反應過來。 怎么事情演變成這樣了? 不是談判的嗎?不是討伐蘇曳的嗎? 怎么就變成實戰演練了。 榮祿等人在內一聲嘆息,蘇曳一出場,就立刻掌握了節奏。 而且他提出的要求,愛面子的八旗子弟根本無法拒絕。 一百個人,對戰十個人都不敢? 連這個膽識都沒有,還有臉來鬧事? 而且實戰最能檢驗戰斗力,如果屆時一百八旗精銳都打不過十個蘇曳新軍,那不正好證明八旗軍隊已經爛到極致了嗎? ………………………………………… 皇宮內,兩宮太后聽到這個方案,頓時微微一愕。 蘇曳膽子這么大嗎? 一百個人,對十個人? 太懸殊了。 不過,這個法子確實名正言順,而且這些八旗兵也無法拒絕。 “臣蘇曳,參見太后。” 蘇曳風塵仆仆,進入殿內。 “哼!”慈禧太后怒斥道:“蘇曳,看你惹出來這天大的亂子。” 旁邊的慈安太后道:“好了,蘇曳也是有急智的。他這個法子就很好,讓這些旗人大爺們無話可說。” 慈禧太后道:“太冒險了,如果輸了怎么辦?怎么收場?” 接著,葉赫那拉氏道:“蘇曳,本宮也和你說一句真心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