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曳穿著一身鎧甲,騎著一匹驚人的高頭大馬,揮舞著戰刀瘋狂沖殺了過來。 作為主帥,這個時刻,他已經帶著預備隊沖上了第一線。 等巨大的恥辱?!王世清瘋狂催馬,就要直接沖到蘇曳的面前。 蘇曳斷喝道:“你是指揮官,不要亂,不要亂!” “我們的騎兵不怕死,但不要亂!” “穩住,穩??!” 頓時,王世清清醒了過來,趕緊拋棄之前恥辱、粉身碎骨之類的念頭,開始專注于指揮。 而蘇曳這個主帥,反而化成了大殺神。 因為他個人戰斗力太強了,身穿厚厚鎧甲,幾乎刀槍不入。 帶著精銳預備隊一路砍殺,一路鮮血。 這不是他個人英雄主義,實在是沒有辦法。 蘇曳率領的預備隊瘋狂沖殺,直接遏止了騎兵戰線可能出現的敗勢。 英法聯軍的騎兵瘋狂的勢頭受阻。 王世清這邊差點被沖散的馬隊,借機再一次完成了集結列陣。 然后,再一次勇敢地壓了上來。 法軍主帥孟托班嘆息道:“沒有機會了,差一點點,就差一點點!” 然后! 英法聯軍下令,暫時后撤。 第一天的戰斗結束! …………………… 晚上,蘇曳新軍的馬隊陷入了無限的自責。 他們是新軍中的絕對主力,但今天差一點先潰敗的,竟然是他們。 “你們很勇敢,幾乎毫不畏死!” “甚至抱著必死的信念沖鋒。” “但是我們面對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手,僧格林沁的蒙古馬隊也很勇敢,但是沒用!” “面對這樣強大的對手,我們不但要勇敢,還要智慧!” 教訓,適可而止! 望著天上的月色,王世清道:“大帥,我們戰斗力不如對方。” 蘇曳道:“我知道,總要面對這么一次的?!? 王世清道:“是啊,知恥才能后勇!” “但我們有一點比他們強,我們是尊嚴之戰,我們更舍得死,而他們……承受不起傷亡。” 蘇曳道:“對,我們舍得死!” ………………………… 次日! 戰斗再一次爆發。比起第一天,更加慘烈。 英法聯軍的步兵主力,充滿了絕對的意志,不斷地向前推。 真正的排山倒海,而他們的騎兵,比昨天更加兇猛。 但是,今天王世清的騎兵穩住了,死死地擋住了對方的沖鋒。 但是步兵陣地這邊,卻被英法聯軍突進來了。 激戰兩個多小時后。 英法聯軍的步兵主力,冒著巨大的傷亡,終究突破了蘇曳的陣地。 不是蘇曳的軍隊不勇敢,但是火炮不夠,火力也不夠密集。 盡管想到會有這一幕,但真正發生的時候,還是讓人覺得痛。 蘇曳的軍隊已經算強了,但這個時候兩軍的明顯差距,還是展露無遺。 這是沒有辦法的,蘇曳的新軍,屢次擴編,而且在國內打的戰場,都太低級。 英法聯軍在歐洲戰場,則要艱難慘烈得多,更能練就強軍。 不管是底蘊,還是戰斗經驗,兩支軍隊都相差不少。 “贏了!”孟托班笑道。 米啟爾中將笑道:“對,贏了?!? 遠處的額爾金伯爵看了之后,也朝著身邊的麥華佗道:“贏了?!? 按照之前所有的戰斗經驗,只要突破了對方陣地,清軍立刻就會潰敗。 因為之前有防御工事,有先進的武器,你都贏不了。 更何況現在的近身戰,白刃戰。 蘇曳新軍剛剛成軍的時候,最怕的就是白刃戰,被太平軍殺入陣地之后,就差一點崩潰。 但是…… 這一次,不一樣。 面對的是洋人,這是整個新軍的恥辱之戰。 命運之戰。 慘烈無比的白刃戰,爆發。 蘇曳,王世清等所有主將,全部下場。 這個時候蘇曳的新軍,比起他們遇到的任何軍隊,都要勇猛不畏死。 近乎狂熱,瘋魔。 雖然,白刃戰實力也依舊不如英法聯軍。 畢竟這不是面對的還不是歷史上華爾的洋槍隊,不是雇傭軍,而是英法列強的精銳。 但蘇曳軍隊更不怕死,真正的向死而生。 蘇曳新軍的士兵,哪怕被刺中了一刀,兩刀,三刀。 哪怕腸子往外流,哪怕血肉模糊。 也依舊端著刀子沖上去拼命,用石頭,用牙齒消滅敵人。 “洋鬼子,死,死,死……”一個士兵點燃火藥包,直接朝著一群英法聯軍撲過去。 “砰砰砰……”英法聯軍直接將他打成了馬蜂窩,距離還有十幾米,就直接倒地斃命。 “轟……”這個士兵,直接被炸得粉身碎骨。 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 一波又一波新軍士兵,發動自殺性沖鋒。 整個軍隊,幾乎徹底瘋狂。 整個戰場,完全淪為地獄。 兩個時辰后! 就連蘇曳這個主帥,全身上下,也都被鮮血浸透。 英法聯軍,再一次撤退! 第二天,戰斗結束。 …………………… 聯軍指揮部內,陷入了死寂。 “打不下去了。”米啟爾中將道:“我們的軍隊確實更厲害,戰斗力更強?!? “第一天,騎兵就幾乎突破了對方的防線。” “第二天,步兵直接突破防線?!? “但是,除非我們將他們殺得干干凈凈,否則他們會永遠戰斗下去。” “就算我們可以將他們殺光,我們要傷亡多少人?” “你知道我們現在傷亡了多少人嗎?今天的傷亡,超過了過去幾年對華戰爭總和。” “蘇曳新軍的傷亡更大,甚至大很多,但是今天地獄一般的戰場,把很多人嚇住了?!? “蘇曳的軍隊可以為了榮譽而戰,為了尊嚴而戰,可以戰死最后一個人?!? “但對于我們來說,戰爭已經結束了,已經贏了。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劫掠圓明園,劫掠皇宮,我們的士兵沒有這么大的動力。” “停戰吧!”米啟爾中將道。 然后,孟托班將軍也重復這一句話。 額爾金伯爵咬牙切齒道:“不,不,絕不停戰。” “既然已經開始,那就徹底將蘇曳的軍隊殺得干干凈凈,將他徹底逐出清國的政治場,徹底斷絕大英帝國扶持他的任何可能性?!? “我們還有軍隊,我們帶來了三萬軍隊,這一次投入和蘇曳戰斗的只有六千人。我們在天津,我們在通州,我們在煙臺,我們在廣州,都還有軍隊!” “下令集結一萬人,進入京城戰場,把蘇曳的主力,斬盡殺絕!” 米啟爾中將顫抖道:“伯爵大人,蘇曳和阿爾伯特親王的關系,非常密切的。” 額爾金伯爵道:“是他主動加入這場戰爭的,不是嗎?” “而且,阿爾伯特親王的密令沒有到,國會的密令沒有到,戰爭的進度,完全取決于我們?!? “告訴所有士兵,徹底消滅蘇曳軍隊后,可以徹底劫掠圓明園,劫掠清國的皇宮?!? “這個京城的每一個人,每一戶人家,都可以盡情的劫掠?!? “消滅蘇曳新軍后,整個軍隊徹底放縱十天!” 隨著額爾金伯爵一聲令下,一隊騎兵前往通州傳達命令,前往天津傳達命令。 幾日之后! 英法聯軍一萬軍隊,在天津完成了集結。 然后,浩浩蕩蕩朝著京城殺來。 當時攻打京城,英法聯軍僅僅只出動了六千人。 而這一次打蘇曳的主力,整整一萬三四千人。 與此同時! 王有齡、張國梁、馮子材率領南方七省聯軍三萬人,在滄州完成登陸。 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朝著京城狂奔而來。 這三萬大軍,幾乎將江蘇、浙江的軍隊抽調一空。 而后面,田雨公率領一萬大軍,已經進入了長江。 眼看著和英法聯軍的戰爭,要進入全面擴大化。 這是蘇曳完全不想看到的,因為一旦演變成為全面戰爭,那未來的合作也就蕩然無存。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七月十七日! 巴廈禮的船在天津???。 “怎么樣了?怎么樣了?”巴廈禮大聲高呼道。 得知蘇曳軍隊和聯軍已經開火,而且又有一萬聯軍增援京城,要徹底消滅蘇曳主力。 巴廈禮幾乎要瘋狂。 他的前途大業,已經要成功了啊。 眼看馬上就要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了啊。 “阿爾伯特親王命令,停戰!” “女王陛下命令,停戰!” “國會命令,停戰!” 女王的命令,國會的命令都還沒有來。 但是十萬火急,巴廈禮唯有矯詔。 他沒有絲毫停留,帶著一隊騎兵,全速朝著京城沖刺。 終于,在距離京城還有六十里的時候,追上了一萬聯軍。 “我奉阿爾伯特親王之命,女王陛下之命,國會之命,讓你們停戰!” 而這個統兵的將領,看了之后,道:“我只看到了親王的密令,沒有看到女王陛下和國會的命令?!? 巴廈禮道:“在后面,馬上就到!” 統兵將領道:“非常抱歉,我們需要看到女王和國會的命令,或者額爾金伯爵的命令,才可以停止進軍。” 巴廈禮無計可施,帶著騎兵再一次朝著京城沖去。 幾個時辰后! 巴廈禮把阿爾伯特親王的密令交給蘇曳,然后他打扮成為隨從的樣子。 一刻鐘后! 蘇曳帶著三個人,騎馬朝著聯軍的陣地而去。 英法聯軍驚愕。 經過之前的戰斗,他們當然知道這是對方的主帥,而且是一個強悍到極致的人。 沒有想到,他竟然只帶著三個人來了。 孟托班和米啟爾將軍,前來迎接。 片刻后,幾個人聯合去額爾金伯爵的房間。 巴廈禮把親王的密令遞給了對方。 “親王的命令,立刻停戰!” 額爾金伯爵接過,拆開一看。 毫無疑問,這是阿爾伯特的親筆密令,上面甚至蓋著的是王室的徽章,不僅僅是親王自己的。 巴廈禮道:“倫敦世界博覽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九江經濟實驗區的訂單超過九百萬英鎊,開幕轟動了整個歐洲,整個世界,阿爾伯特親王聲望到達了巔峰。女王陛下親自表態,要支持中英合作?!保ň虐偃f英鎊,巴廈禮杜撰) “親王殿下說了,只要攻破了清國的京城,只要皇帝妥協,你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接下來,等待你的職位,就是印度總督!” 頓時間,額爾金伯爵呼吸一顫。 印度總督,幾乎是大英帝國權力最大的一個職位之一。 中國公使,能管的才幾個地方?才幾個人? 印度總督?能管幾百萬平方公里,能管超過一億的人口。 印度總督,就相當于印度皇帝。 你如果你敢拒絕,那就徹底激怒親王殿下,什么前途都沒了。 半個小時后! 額爾金伯爵下令,戰爭結束! 而此時,一萬英法聯軍,剛剛從永定門進入京城。 …………………… 次日! 紫禁城前的廣場上。 英法聯軍一萬多人,整整齊齊站立。 無數人見到這一幕,只覺得內心戰栗惶恐。 這……這英法聯軍要正式進入皇宮,要摧毀紫禁城了嗎? 雖然有幸災樂禍之輩,但更多人則是絕望,驚懼,惶恐。 淚水狂涌。 紫禁城,確實是屬于皇帝的。 但也是這個國家的象征,幾百年的象征。 如果皇宮被毀,就代表國家之沉淪。 然而,這個時候蘇曳一身戎裝,在一隊新軍的保護下,進入了紫禁城前廣場。 莊嚴肅穆中。 蘇曳代表中方,額爾金伯爵代表英法聯軍。 正式簽訂停戰協定! 對,僅僅只是停戰協定。 而且所有條約,和蘇曳無關。 簽完停戰協定后。 額爾金伯爵下令:“全軍撤退!” 然后,在所有人無比驚駭的目光中,近一萬四千名英法聯軍離開了京城。 什么意思?發生了什么? 洋人撤軍了! 京城得救了。 皇宮得救了,圓明園得救了。 幾十萬民眾,得救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