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曳和巴廈禮進行了最后的軍事推演。
甚至這一場推演,蘇曳在群里面也已經進行了很多次了。
為此,蘇曳甚至甚至制作了一個沙盤模型。
雙方的軍力也完全一目了然。
常州戰場那邊十幾萬大軍,蘇曳都沒有制造沙盤,甚至也沒有到現場。
卻把全部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大沽口的戰場上。
因為歷史上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清廷是獲勝了的,而且算是大勝。
在這個世界,局面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歷史上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清軍四千人,英法聯軍一千多名海軍陸戰隊。
而這個世界上,清軍一萬四千人,英法聯軍三千七百名海軍陸戰隊。
歷史上,大沽口炮臺總共擁有火炮141門,其中萬斤以上重炮11門。
而這個世界,大沽口炮臺擁有火炮189門,萬斤以上重炮19門。而且還加上天津新軍三個火炮營,總共93門火炮。
歷史上這一戰,英法聯軍的戰艦只有13艘。
而這個世界,聯軍戰艦足足有二十七艘。
雙方的力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至于這個結果變得有些難以判斷起來。
對比歷史上,英法聯軍戰艦數量多了一倍,海軍陸戰隊的數量多了兩倍。
但是清軍的火炮軍力多了一倍多,守軍多了三四倍不止。
之前蘇曳做過了七次推演。
而今天是最后一次推演了,必須要有一個結果,并且根據這個結果進行布局。
當然,幾個月前,甚至半年前,在群里面就已經玩成了第一次推演,并且布局。
沈葆楨道:“按照時間推算,第二次大沽口之戰,要么明天,要么后天就可能爆發了。我們必須給出決策了。”
蘇曳道:“巴廈禮爵士,這最后一次推演,你來判斷最后的結果。”
巴廈禮起身道:“這一場戰爭,額爾金伯爵太過于輕敵了,而且就算他得到了全面的情報,也完全低估清廷的戰斗意志,更低估了清廷這一次的戰斗力。”
“這一次他出動了27艘戰艦,數量算是勉強夠的,但是攻打大連和煙臺之后,他留下了四艘戰艦分別駐守兩地,也就是所謂的封鎖渤海灣,所以真正參與大沽口戰役的,僅僅只有二十三艘戰艦而已。”
“在上一次大沽口之戰中,清軍吸取了教訓,升級了大部分火炮,增加了射程,所以不再是被動挨打,而是依舊能夠還擊聯軍的軍艦。”
“最最關鍵的海軍陸戰隊,僅僅只有三千七百人。這個數量盡管比上一次大沽口之戰多了一千七百人,但依舊是因為大連和煙臺,他派出八百人留守兩地,所以真正用于登陸作戰的只有兩千九百人。”
“而清軍這邊,榮祿的七千新軍,雖然戰斗力不如蘇曳新軍,但是也強于清廷的其他軍隊,加上僧格林沁在戰斗意志上的高漲,總共一萬四千名守軍,足足是英法海軍陸戰隊的五倍左右。”
“所以,我不看好這一戰的結果。”
“我覺得這一戰,清朝會獲得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勝利。”
接著,巴廈禮道:“額爾金伯爵實在是太輕敵了,他應該等到聯軍全部集結完畢,總兵力超過三萬人。然后分兵兩處,海軍包圍大沽口,陸軍直接在北塘登陸,前后夾擊大沽口,進而攻打天津,這樣才能取得最大戰果。”
“但是,因為之前的戰事太順利了,使得他對清廷的軍隊充滿了藐視。”
就這樣,關于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最后一次軍事推演結束。
判斷,依舊會如同歷史上那樣,清廷獲得這一戰的勝利。
但是,大概會勝得更慘烈一些。
在半年前,蘇曳就曾經在群里面進行商議,要不要想辦法改第二次變大沽口之戰的結果?
最終通過決議,不能改變。
因為,一旦額爾金伯爵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戰獲勝,那么清廷就會直接跪慫,全面承認天津條約,直接履行。
那樣一來,接下來的八里橋之戰,英法聯軍攻打京城,可能就不會發生。
如此一來,皇帝就不會北逃,也不會死,蘇曳進入中樞的計劃就會擱淺。
不過,額爾金伯爵在英國議會的時候,又在高呼要打到京城,要攻破皇宮,要逼迫皇帝親自承認,親自履行這些條約。
但是看著架勢,他僅僅只帶了三千七百名陸軍,甚至真正進行大沽口登陸的陸軍,僅僅只有兩千九百人。
這就不像是要攻入北京的架勢。
只有第二次大沽口戰役失敗了,額爾金伯爵才會清醒一些,才會集結兩三萬大軍,才會導致清廷的天崩地裂。
而且這一戰,最好還要達到一個效果,那就是把榮祿的天津新軍打殘。
如此一來,蘇曳未來進入中樞,再也沒有軍事上的對手。
而且根據蘇曳的計劃,英法聯軍攻打京城,蘇曳完成和英國人的對賭,阿爾伯特親王成功舉辦1860年的世界博覽會,然后蘇曳出面挽天傾,進入中樞。
這一系列都要環環相扣。
所以,這第二場大沽口之戰,英方戰敗更加符合蘇曳的利益。
如此一來,蘇曳就要去完成最后的部署了。
………………………………
此時,洪人離正在和林紹章進行談判。
“事到如今,你們還想要打?”洪人離無語道:“只要在常州戰場一開戰,曾國藩那邊的幾萬大軍就會殺入皖北,正式攻打安慶。”
“你去問問洪秀全,你去問問洪仁玕,是常州重要,還是安慶重要。”
當然是安慶重要,太平軍占領了大半個安徽,徹底成為了天京的糧食基地,生活物資基地,經營已久了。
而常州、丹陽、無錫等地,這半年來反復易手,太平軍根本就來不及經營。
不管是蘇曳,還是洪人離,都不想打常州這一戰。
但是,洪仁玕、李秀成、陳玉成熱血上腦了。
林紹章無奈道:“天京方面,被你們激怒了。”
當洪秀全和洪仁玕聽到短短三天時間內,丹陽淪陷,無錫淪陷,常州淪陷,他們完全是不敢置信了,無比震驚。
蘇曳的軍隊不是在舟山嗎?不是和洋人開戰嗎?
怎么短短幾天,就回到常州了,他們這是會飛嗎?
而且常州和丹陽淪陷得如此之快,天京還沒有反應過來,最快的騎兵還在半路上,這兩城就淪陷了。
震驚之后,就是被激怒。
蘇曳你欺人太甚啊,攻打我們天國的水師也就罷了,還把常州、丹陽、無錫三城給偷占了。
震怒之后的太平軍,就是叫囂著決戰。
林紹章道:“根據他們的意思,除非你們無條件讓出常州,否則只能決戰到底。”
洪人離內心的憤怒無語言表。
這,這他么是腦殘嗎?
我們九江和太平軍,半敵半友關系,這兩年合作大過于斗爭。
清廷才是你們的死敵,曾國藩才是伱們的死敵。
你跟我們,打個屁啊。
你和我在這里大戰,讓皖北空虛,使得湘軍去攻打你們核心重鎮安慶?
林紹章沙啞道:“我,我阻止不了他們。”
失去了楊秀清之后,太平天國雖然有猛將,但是軍事戰略部署,真是一塌糊涂。
石達開叫囂著決戰,是因為他居心叵測。
洪仁玕叫囂著決戰,是因為他們一門心思想要打下蘇南和浙江。
但是,只要蘇曳主政七省盟約,整個蘇南和浙江的市場,也可以對你天京開放的啊。
你朝著北方打不好嗎?
洪人離緩緩道:“要打,那就打吧,你們這些蠢貨,早就該亡!”
然后,洪人離直接離開。
在長江上,蘇曳的船只和洪人離匯合。
“談判失敗了。”洪人離道:“大人,未來滅了天京之后,陳玉成和李秀成這兩個廢物,也不要留了吧。”
“要不是這兩個蠢貨,天京也不會撕毀密約,開啟東征。”
“要不是這兩個蠢貨熱血上腦,一定要爭一個勝負,常州戰局也能和平解決,我們的幾萬大軍也能脫困去做其他事情。”
這一次大戰,罪魁禍首還真就是洪仁玕,李秀成,陳玉成三人。
洪仁玕也就罷了,蘇曳對此人一直沒什么感覺,但對李秀成和陳玉成還是有歷史美顏的。
他非常愛惜兩人的才華。
結果這兩個年輕人,太莽了。
洪人離忽然道:“大人,陳玉成和李秀成大概是在妒忌你,因為你年輕,因為你名氣大。而且天京內無數女子,無數兄弟都到九江投靠你,就連我也跟了你,他們想要證明自己,所以拼命要戰勝你。”
蘇曳道:“你和他們就不是一輩的,他們還敢垂涎你?”
洪人離道:“少年人的心思,你還不懂嗎?很多敵意,僅僅只需一個念頭就夠了。”
蘇曳道:“那就打吧,狠狠打痛他們。”
“可惜,我手中再也沒有任何多余的軍隊了,否則就能去攻打鎮江!”
此時,太平天國的主力都集結在常州戰場,鎮江就變得空虛了。
而一旦拿下鎮江,就等于是要了太平軍的命根了。
洪人離道:“徐有壬、張國梁、馮子材、王世清、林厲都在常州戰場,你真的不去主持這場大戰嗎?”
蘇曳道:“和太平軍的大戰,通常沒有太大的技巧,不需要我在了,我有更重要的事情。”
洪人離輕輕依偎在蘇曳懷中道:“一定要北上嗎?”
蘇曳道:“是啊,我要和朝廷爭奪大義,沒有大義,未來很難執掌中樞。”
洪人離道:“這是最后一次了嗎?”
蘇曳道:“對,這是最后一次,再過幾個月,朝廷就要完了,皇帝也要完了。”
洪人離道:“做事真難,我們太平軍中,還有一堆蠢貨再給你拖后腿。”
“再抱一會兒,就三分鐘,就三分鐘!”
三分鐘后,兩人分開。
洪人離乘船南下,前往常州戰場。
“阿離。”蘇曳道:“這一戰后,想辦法讓洪仁達、洪仁發兩人動手,趕走洪仁玕,甚至弄死他,這對我們是一個禍害。”
洪人離道:“好,弄死他!”
然后,蘇曳再一次嘆息,如果再有一支軍隊就好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在西邊一支巨大的船隊,浩浩蕩蕩而來。
船隊上飄揚著兩面旗幟。
淮,左!
蘇曳不由得一顫,這……這莫非是左宗棠?
等到靠近之后,船頭之上,不是左宗棠又是誰?
蘇曳頓時大喜,登上左宗棠的這艘大船。
“大帥,我奉七省盟約之令,率軍七千,前來支援。”
七千?!這么多?你哪來的軍隊啊?
蘇曳頓時無語了。
曾國藩手中握著近十萬大軍,派來了一千三百人。
你左宗棠擔任廬州知府,才半年多吧,你什么時候有七千軍隊的?
現在安徽巡撫李續賓,布政使李鴻章,廬州知府左宗棠。
三個人關系很復雜,左宗棠官位最低,但是最霸道,也最彪悍。
此時,他和李鴻章的關系已經勢同水火了。
這一次蘇曳向曾國藩求援,湘軍那邊摳摳搜搜出動了一千多人,而且還是確定蘇曳軍隊徹底占領了常州后,這一千多人才慢吞吞趕到常州。
甚至暗中曾國荃和英國人還達成了某種密約。
左宗棠就非常憤怒,指著曾國藩說,這七省盟約沒有你的份嗎?
蘇曳、徐有壬、王有齡、田雨公都傾盡全力了,湘軍就在這里坐視旁觀嗎?
常州大局決戰一觸即發,雙方十幾萬大軍一旦開打,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不就是湘軍?不就是你曾國藩嗎?
作為最大的受益者,你是有何面目冷眼旁觀的,就派出一千多援軍?人家都是出動幾萬的。
同床異夢,要表現得這么明顯嗎?
曾國藩很想要辯解,想要說湘軍能夠加入七省盟約,就已經是最大的支持了,雙方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的等等。
但是,這些話對左宗棠確實說不出來。
因為說得天花亂墜也改變不了蘇曳這個盟主為了南方七省,竭盡全力的事實。
更改變不了,常州大戰,最大受益者是湘軍的事實。
人家在為你拼命,你是怎么好意思在邊上看的?
擔任廬州知府這半年多來,左宗棠自己練兵三四千人,又活生生從李續賓和李鴻章手中奪了三千人,總共七千人,前來支援蘇曳的常州戰場。
湘軍那邊同床異夢,但左宗棠卻孤注一擲。
蘇曳頓時,朝著左宗棠深深拜下。
左宗棠朝著蘇曳鞠躬得更低,嘆息道:“湘軍中也多蟲豸,讓大帥見笑了。”
接著,他又道:“大帥這是要去何方?不去常州戰場嗎?我們同去?”
蘇曳道:“我要北上,皇帝的旨意來了,朝廷要和洋人開戰,命我率軍北上支援。”
左宗棠一愕道:“你,您真打算去?”
蘇曳道:“我南方七省聯盟之所以能成立,就是因為有大義,對抗不平等條約,保護長江,保護萬民。我們攻訐朝廷,使得對方沒有還手之地,也是因為大義,奕山和桂良喪權辱國,出賣國家,出賣萬民。如今朝廷決定和洋人開戰,否定璦琿條約,否定天津條約。”
“我南方七省,若不出兵相助,就會丟掉大義!”
左宗棠道:“可是,我們南方也在大戰啊,雙方會出動幾十萬大軍,這也是匡扶社稷。”
蘇曳道:“季高先生,天下萬民可不看這個,你沒去,就是沒去。”
“而我作為南方七省盟主,一旦去了,足以證明一切。”
更重要的是,蘇曳經過一而再的推演,覺得這第二次大沽口之戰,清廷應該能獲勝。
那么,他就必須在這場勝利中謀取最大的政治果實。
聽到蘇曳的話后,左宗棠也朝著蘇曳深深拜下道:“盟主高義,受左某一拜。”
左宗棠來到常州戰場,蘇曳頓時松了一口氣。
如此一來,不但常州戰場更加穩固,勝率更高。
而且蘇曳攻打鎮江的計劃,也能夠得以施展了。
而后,蘇曳和左宗棠分開。
左宗棠率領船隊,繼續東進,先前往鎮江方向,從這里進入運河南下,進入常州戰場。
回到自己的船上,蘇曳下令道:“傳令給王世清等人,一旦常州戰場獲勝,新軍立刻上船,沿著運河用最快速度,攻打鎮江!”
“是!”信使立刻乘坐另外的艦船,前往常州戰場。
而此時,整個長江航道,密密麻麻都是艦船。
源源不斷的物資,都是運往常州戰場。
………………………………
接下來,蘇曳用最快速度沿著長江到達了武昌,會見曾國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