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送走了林啟榮和曾天養。 迎娶小妾,僅僅只是蘇曳的一個小插曲。 如何迎戰朝廷,如何將朝廷逼入那條絕路,才是重中之重。 沈葆楨道:“大人,朝廷真的會派欽使前來嗎?” 蘇曳道:“會!” 對朝廷的軍事水平,高級政治智慧,蘇曳不屑。 但對于朝廷重臣的政斗水平,蘇曳絕不小看。 因為經過幾次的斗爭,蘇曳算是發現了,朝廷中樞政斗水平至少90分。 因為每一次,他們都能找到最好的法子,最有性價比的反擊招術。 無一例外。 這也不奇怪,因為這畢竟是君主集權的巔峰。 這也是歷代封疆王朝的集大成者。內斗內行,豈是浪得虛名? 沈葆楨道:“如果朝廷真的派大人去和洋人談判,那您能談成嗎?” 蘇曳道:“談不成,面對這個局面,神仙也談不成。” 沈葆楨道:“那怎么辦?按照您的判斷,朝廷的欽使馬上就要來了,我們該如何應對?” 蘇曳道:“無妨!” 確實,無妨! 朝廷的內斗水平確實極高,但是蘇曳對他們的套路也早就了如指掌了。 對于他們的意志,更是了如指掌。 所以這一次交鋒,就能徹底把對方趕到絕路上去。 …………………… 兩日之后,朝廷欽差來到九江。 竟然依舊是惠親王綿愉。 “蘇曳,你如此誹謗朝廷,是何意思?”綿愉呵斥道。 蘇曳道:“惠親王,我沒空陪你演戲,有話直說。” 綿愉臉色微微一變,最怕就是這種,人家直接不和你客套了。 如此一來,想要以勢壓人就通通不行了。 但綿愉依舊寒聲道:“第二次洋人攻占廣州,皇上讓你去談,你不去談。結果桂良去談了,你又帶領七省彈劾,這是何意?站著說話不腰疼嗎?” 蘇曳冷道:“我有提醒過皇上嗎?讓他小心沙俄趁火打劫。我又提醒過朝廷,千萬不要答應沙俄任何條件,你們聽了嗎?” “桂良在廈門教案上,不……是朝廷在廈門教案上,這等丑陋的表現,也是我教的嗎?” “若不是我出手,廈門教案就要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惠親王綿愉道:“既然你有這本事,既然你口口聲聲說朝廷喪權辱國,那你去談!” “你口口聲聲要殺奕山,說俄國割走了我三個直隸行省面積的土地,你說我們和英法美三國談判的結果,辱沒祖宗,那你去談。” “你若談不成,朝廷也處罰你,如何?” 蘇曳道:“好!” “我去談,如果我談成了,朝廷就封我做兩江總督,如何?” 頓時,綿愉驚愕,不知道作何反應。 兩江總督?這個位置要是給了蘇曳,那還了得。 現在蘇曳僅僅只是一個江西團練官,就已經掀起驚濤駭浪了。若是讓他做了兩江總督,豈不是要翻天? 但是很快,惠親王綿愉心中戒備:千萬不要被蘇曳嚇住,這是他的恫嚇之術。就是因為他也談不成,做不到,所以才獅子大張口,想要嚇退朝廷。 朝廷諸公經過一而再再而三的思辨后判斷,蘇曳肯定談不成。 而且杜翰還判斷,判斷蘇曳能不能成,有一個標準。如果蘇曳輕描淡寫地答應了,說不定可能真可以談成,如果蘇曳提出了苛刻的條件,那反而說明他談不成。 此人,還真算是聰明絕頂的。 從頭到尾,所有判斷基本正確,政斗應對,也幾乎上等。 于是,惠親王綿愉道:“好!” “你若談成了,那朝廷就冊封你為兩江總督!” 蘇曳道:“空口無憑,立字為據。” 蘇曳直接拿出一條契約,上面寫的清清楚楚,談成了哪些條件,朝廷就冊封他為兩江總督。 惠親王綿愉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很害怕,但還是咬牙切齒,顫抖著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蓋上了自己的大印。 一式兩份,一份留給蘇曳,一份帶回京給皇帝御覽。 簽完之后,惠親王綿愉沒有絲毫停留,立刻回京! 幾日后! 蘇曳和朝廷簽的這份契約,就擺在皇帝的面前。 皇帝看完之后,交給了在場眾臣看。 這個主意,是皇帝自己出的。 結果蘇曳一口答應了,反而要求做兩江總督。 他內心只有一句話,朕……朕是不是中計了? 杜翰道:“皇上,蘇曳肯定談不成,這是他在虛張聲勢。臣判斷過了,只要他獅子大開口,那就說明心虛,就說明他談不成。” 肅順道:“臣也這么認為,他肯定談不成。” 匡源道:“皇上,不要被蘇曳欺騙,此人最擅長陰謀詭計。讓他去談,一旦談不成,就將他治罪,名正言順。” 在眾臣的安慰下,皇帝終于堅定了決心。將自己提出的戰術,貫徹到底。 蘇曳,就由你去和洋人談判,你若談不成,那朕就治你之罪。 屆時,你也算是自食其果! “下旨,讓花沙那作為欽差大臣,一起在旁邊監督蘇曳談判,一言一行,全部匯報。” ………… 于是,蘇曳正式前往上海,代表清廷和大英帝國公使普魯斯進行談判。 吏部尚書花沙那作為欽差大臣,在旁邊監視全場。 結果雙方剛剛一見面,就讓他心驚膽戰。 額爾金伯爵下臺之后,返回倫敦,新的英國公使半個多月前就上任了,花沙那幾次約見對方都沒有理會。 而這位公使和蘇曳剛剛見面后,就熱情地擁抱。 “你好啊,蘇曳爵士!” “你好,普魯斯爵士。” “在倫敦久聞您的大名,現在終于見面了。我代表阿爾伯特親王向您致意。”英國公使道。 蘇曳道:“我代表皇帝陛下,代表朝廷,對您的到來表示歡迎。” 而旁邊的翻譯,源源不斷地把兩人的交談翻譯給了吏部尚書花沙那,他聽得越來越臉色慘白。 英國公使普魯斯道:“我出發之前,阿爾伯特親自接見了我,我們交談了兩個小時,他對我的工作提出了非常寶貴的指導,而這一次得知談判的對象是您,我不由得非常喜悅,這代表著一個非常美妙的開始。” 蘇曳道:“我同樣對我們的談判充滿了期待。” 接下來,雙方進入了談判的流程。 第一天談判議題,蘇曳要求大英帝國的對廈門教案進行正式道歉,并且賠償受害者家屬十萬兩銀子。 然后,對方竟然答應了。 頓時間,花沙那的心臟都要抖了,立刻用最快的速度,匯報朝廷。 之前洋人從來不認錯,更何況賠償?現在竟然答應賠償了,這……這還了得。 …… 第二天,雙方開始第二項議題的談判,那就是英法聯軍從廣州退兵,將廣州的政務權交給廣東巡撫柏貴。 這一項議題,雙方談判得非常激烈,唇槍舌戰,毫不退讓。 此時花沙那總算松了一口氣,洋人還是那個洋人,還是那么強硬蠻不講理,這就讓人安心了,代表著蘇曳肯定談不成。 但朝廷不知道,此時廣州巡撫柏貴已經完全投靠了英國人,成為徹頭徹尾的傀儡了。 所以,進入談判的第四天。 英國人忽然進行了大退讓,愿意從廣州先撤走七成的軍隊表示誠意,等到談判徹底成功后,再全部撤出。 另外,愿意將廣州的政務權力交給廣東巡撫柏貴極其附屬官員。 頓時見,在旁邊監督的吏部尚書花沙那整個人都嚇住了,腦子里面只有一句話。 中計了,中計了! 這一切都是蘇曳的詭計,一環扣一環的詭計。 他之所以率領南方七省一起彈劾桂良和奕山,就是為了讓自己代表朝廷談判,就是為了訛取兩江總督之職。 他早就料到朝廷會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所以,蘇曳將計就計。 他趕緊又將自己的懷疑寫成奏章,用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 ……………… 接下來,開始了第三項議題的談判。 蘇曳逼迫英國人向俄國人施壓,否定璦琿條約,重回《尼布楚條約》劃定的兩國邊界。 英國公使普魯斯表示,這屬于俄國內政,英國無法干涉。 蘇曳表示,這一條如果不答應,那談判就無法進行了。 次日,雙方再一次進行談判,依舊不歡而散。于是,蘇曳說對方沒有誠意,暫停談判。 吏部尚書花沙那松了一口氣,暫停談判好,談判破裂好,如此一來,朝廷也有名義治罪蘇曳了。 在朝廷看來,就這一條談判最難。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又過了三天后,英國公使普魯斯主動要求再一次談判。 他說的話,甚至讓花沙那都要昏厥過去。 英國公使普魯斯說:“為了表示我們的誠意,也為了表示和貴國的友誼,我愿意請阿爾伯特親王親自向沙皇施壓,重新審核《璦琿條約》的合法性,我們會努力讓你們兩國的邊界線回到之前合理的位置。” 這一字一句,震耳欲聾。 大英帝國的無冕之王,愿意向沙皇施壓? 為了表示和貴國的友誼? 你們和我大清,什么時候有友誼了? 花沙那如坐針氈,甚至直接脫離會場,立刻向皇帝寫奏章。 不能談了,不能讓蘇曳再談了。 再談下去,只怕真的要成了。 這一定是蘇曳的詭計啊!英國人和蘇曳勾結,要借機扶他上位。 …………… 京城,三希堂內! 這段時間,朝廷和皇帝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從一開始蘇曳表示愿意去談判,并且索取兩江總督之職,他們就已經開始不安了。 但依舊穩住,覺得這是蘇曳不想去談,所以虛張聲勢。 但隨著蘇曳談判過程,突飛猛進,他們越來越不安。 廈門教案,英國人道歉,賠償! 朝廷和皇帝抗住了。 廣州先退兵七成,并且把政務權交給廣東巡撫柏貴等人。 這第二條成果傳來的時候,朝廷就有些扛不住了,內心的判斷搖搖欲墜。 而當第三項成果傳來,關于《璦琿條約》,大英帝國的阿爾伯特親王愿意向沙皇施壓時,頓時朝廷和皇帝在這方面的意志,徹底崩了。 尤其是吏部尚書的奏章,簡直是聲淚俱下。稱若不再阻止蘇曳談判,真的就來不及了,否則到時候這個兩江總督之職只怕真的要被蘇曳訛詐到手了。 皇帝只感覺到自己掉入了某個巨大陰謀深淵之中。 “中計了,中了蘇曳的詭計了!”皇帝吼道:“快,快讓人去阻止蘇曳。” “不能再讓他立下這個天大之功,不能讓他聲名大漲!” “不管用任何辦法,罷免蘇曳,罷免蘇曳!” “把他趕走!不許他繼續談判!” “讓桂良做欽差大臣取代蘇曳去談。 “快去,快去!” 至此,蘇曳大功告成! ……………… 注:兩章合一,一萬多字大章送上!求幾張月票,恩公賜給我好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