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這一次,太平軍七萬大軍,鎮守三河鎮和廬州。 李秀成主帥,吳定規副帥。 清軍這邊,李續賓等到了湖北來的援軍,整整一萬五。 李鴻章淮軍三千。 榮祿兩萬多人。 緊接著,桂良率領兩萬人也殺入戰場。 雙方兵力,旗鼓相當! 大戰爆發。 激戰十日,難分難解。 雙方傷亡無數,不分勝負。 三河鎮防線丟失,李秀成率軍進入廬州城防守。 清軍攻打廬州城,幾日不下。 湖北的曾國藩,焦急無比。因為廬州城打不下來,他這一番付出就白費了。 就算打下來,不是首功的話,那就便宜了榮祿和桂良了。 他還指望著收復廬州,讓李續賓成為安徽巡撫,讓自己成為兩江總督。 已經付出了這么多,已經要拿到首功。 此時的曾國藩,也如同殺紅眼的賭徒,只能進,不能退。 于是,他親自來九江,向蘇曳求借兩個營的炮兵。 并且保證,一定全力保護這兩個營的炮兵,不受傷害。 之前蘇曳欠了對方不少人情,此時一口答應。 而且,這兩個營的炮兵不能白借。 你曾國藩既然來借兵,那也就表示了你們的態度。 然后,湘軍將領彭玉麟和羅澤南,再一次率領一萬五千人,趕赴廬州戰場。 至此,清軍的實力占了巨大的優勢。 尤其是湘軍為了爭奪首功,拼了命一般攻城。 蘇曳兩個營的炮兵,也在此戰中爆發出了驚人的戰斗力,倒是讓榮祿錯愕。 湘軍的炮兵,竟然也如此厲害? 為了以假亂真,蘇曳的炮兵甚至都戴了假鞭子。 終于,在這番無比激烈的大戰中,李秀成終于扛不住了。放棄了廬州城,率領大軍撤往安慶,暫避清軍鋒芒。 于是,清軍正式收復廬州。 李續賓不辱使命,第一個帶兵沖上廬州城頭,渾身浴血,傷痕累累。 立下了首功。 至此,持續了兩三個月的大戰,正式結束。 表面上,清廷獲得了巨大的勝利。 收復淮安,收復廬州,收復無錫,揚州大捷,蘇州大捷。 但實際上,卻有一雙大手操縱著一切。 利用這一場戰爭,實現了自己的最大戰略目標。 并且,他還在醞釀著接下來更致命的攻擊。 將所有敵人,推向深淵! ………………………………………… 京師,朝堂。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皇上大喜,皇上大喜!” “廬州大捷,廬州大捷!” 這段時間是皇帝最得意的時刻之一。 南方大捷,一個接著一個傳來。 淮安大捷。 蘇州大捷,揚州大捷。 現在,壓軸的來了。 正式收復廬州。 這一連串巨大的勝利,給皇帝無比巨大的鼓舞。 讓他從大沽口的戰敗中恢復了自信。 尤其是榮祿的天津新軍,連戰連捷,無戰不勝。 這輝煌的戰績,完全不亞于蘇曳的新軍。 這證明了什么? 蘇曳能做到的,榮祿也能做到。 這證明蘇曳并不是獨一無二的。 這更加讓他確定,大沽口之戰之所以輸,就是主帥譚廷襄無能。 如果換成僧格林沁、勝保和榮祿上陣,贏的概率非常大。 沒看大沽口之戰前幾天就打得很好嘛? 等到榮祿回來之后,要大大封賞! 然后,議一議安徽巡撫的人選。 現在擺在面前的,有兩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如何推翻《天津條約》,因為洋人又來催了,說要進京城換約,之前是桂良簽的,需要來到朝廷換約,才能正式生效。 第二件,解決蘇曳! 之前本來就要有大動作,結果被南方破碎戰局阻撓。 害得朝廷向蘇曳妥協,答應了近乎恥辱的條件,換取蘇曳去救蘇州。 現在,一切塵埃落定,朝廷又獲得前所未有之勝利,正好挾大勝之勢,解決蘇曳問題。 而且,勝保大軍,桂良大軍,榮祿的軍隊此時都在南方。 真要有什么異動,這幾支大軍也能前往九江鎮壓。 蘇曳這一次救蘇州,也損兵折將不少,力量大損。 于是,皇帝召來心腹重臣相商。 杜翰緩緩道:“皇上,這兩件事情,其實可以合并成為一件!” 皇帝道:“怎么說?” 杜翰道:“蘇曳再怎么說也是救了蘇州,是有功勞的,我們表面上不能苛待功臣,但是我們可以讓英國人幫我們對付蘇曳。” “額爾金和蘇曳之間,不是政敵嗎?” “英國人不是想要換約嗎?我們直接說你們英國人先違背了約定,現在條約還沒有生效,為何英國人的艦隊就已經進入長江航道了?” “想要談換約,你們英國人先去把蘇曳在長江上的艦隊給滅了,給繳了。” “否則,一切免談。” 皇帝頓時眼睛大亮,這杜翰果然是智計無雙,一箭雙雕。 接著杜翰道:“另外,皇上可以召蘇曳進京了。” 旁邊的吏部侍郎匡源道:“蘇曳,大概不會進京了,他已經辭去了所有的官職。” 杜翰道:“那就用他不可推拒的理由,讓他進京!” 皇帝緩緩道:“朕知曉什么理由了。” 接著,皇帝道:“擬旨,讓桂良從安徽出發去上海,和額爾金談判。” “務必,要借英國人之手,滅掉蘇曳的長江艦隊。” “讓宗人府左宗正前往九江傳旨,吉日將至,讓蘇曳立刻進京和壽禧公主完婚!” ………………………… 幾日之后! 宗人府左宗正,一位朝廷郡王,來到九江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蘇曳救蘇州有功,吉日將至,令蘇曳進京和壽禧公主完婚,免得耽誤佳期,欽此!” ………………………… 注:第一更送上,通宵完成其他寫作任務,接連寫這一章,終于寫完了。 恩公,如果有月票的話,繼續給我好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