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竟然是新軍。 林啟榮一呆,這……這是做什么? 蘇曳帶頭,來到城墻之下。 此時,洪水已經到了腳踝了。 林啟榮此時也不疑有他,立刻帶著人出去。 蘇曳道:“林世兄,這是十五萬斤的糧食,大部分是干糧,還有幾百個火藥包,我留給你們了?!? “非常抱歉,我暫時也只有這么多。” “我要率軍暫時離開了,去揚州弄糧食。” “你們要抗住,等著我運來糧食?!? “別死,別自殺。讓你們的兄弟們都別死,也別自殺?!? “等我運來糧食救你們!” 林啟榮望著這一堆堆糧食,望著蘇曳,他整個人都是迷茫的。 受到了強烈的震動,但是又完全不知所措。 “蘇曳,我,我是不可能投降的,我不可能背叛天國的。”林啟榮道。 蘇曳道:“林啟榮,我接下來但凡說半個招降,我就不配為人?!? “你覺得我是施恩圖報之人嗎?”蘇曳大聲道:“所有人見證,我今后在林啟榮面前,在九江太平軍面前,絕不說出招降二字!” “接收糧食,接收物資!” 隨著蘇曳一聲令下。 這一千多名士兵,紛紛將自己肩上的糧食,放在太平軍的肩膀上。 “撤離!”蘇曳一聲令下。 一千多人新軍,趟水飛奔,朝著東邊的船隊而去。 水位越來越高了。 林啟榮望著蘇曳新軍的背影,一陣陣發呆。 “把糧食搬到最高處,最高處……” 幾個小時后! 蘇曳的新軍,乘著上百艘船,沿著長江離開,返回揚州。 糧食和物資都不夠了。 最關鍵的是,要把戰場再一次空出來。 ………………………………………… 接下來幾日。 暴雨傾盆。 每天都在下雨,長江水位越來越高,鄱陽湖水位,也越來越高。 林啟榮等人眼睜睜看著整個九江城,徹底變成澤國。 水位不斷上漲。 三尺,五尺,十尺。 而且還在不斷上漲。 再漲的話,就連屋頂也呆不住了啊。 無數人,跪在屋頂上祈禱。 老天爺啊,龍王爺啊,千萬別再下了。 再下的話,我們就要全部淹死了啊。 此時,林啟榮心中無比感念。 幸虧最后關頭,蘇曳送來了十五萬斤糧食。 否則……弟兄們只怕真的要餓死了。 十五萬斤,每一個人能分八九斤左右。 但是林啟榮下令,每人每天,只能吃三兩。 這樣能維持的時間還長一些。 此時,所有太平軍士兵都知道了,自己此時嘴里吃的糧食,全部是蘇曳新軍給的。 頓時,心緒無比復雜。 林啟榮和曾天養望著澤國一般的九江城,緩緩道:“曾老,雖然東王死了,但我們是生是天國的人,死是天國的鬼。蘇曳再好,那也是清妖頭子,所以投降是絕對不可能的?!? 曾天養道:“東王雖然死了,天王荒唐,我們心中知道。但是兄弟們心中,對天王還是有忠誠的,還是有情感的,投降是不可能的。” 林啟榮道:“不可能投降,但也要報恩。” 曾天養道:“此時能夠支撐我們的,也只有這股子精氣神了?!? 林啟榮道:“隨性而活,走到哪里就到哪里吧,走不下去了,就轟轟烈烈而亡。” 或許是太平軍的祈禱起了作用。 次日,大雨停了。 久違的太陽出來了,而且溫度開始上升。 眾多太平軍,仿佛再一次看到了希望。 …………………………………………………… 而此時! 另外一個方向,太平天國北王韋昌輝之弟,韋?。? 這段時間,他一直帶著一萬多太平軍在江西四處征戰,前不久剛剛攻下吉安城。 比起石鳳魁,這韋俊就要強得多了。 他也是湘軍的老對手了,這些年和湘軍交手,也算是贏多輸少。 兩年前,武昌城就是他打下來了。 湘軍的教師爺,猛將羅澤南,就曾經被他擊敗過。 這段時間,他在江西打得好好的,正在四處攻城掠地,沒有想到天京事變爆發了。 他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沖擊。 但是很快就緩過來了,因為他也算是勝利者。 他的兄長韋昌輝殺掉了楊秀清。 那個壓在所有人頭上的大山不見了,那個讓人無比害怕的東王不見了。 消息傳到韋俊耳朵里面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是立刻回師天京,幫助兄長韋昌輝維持局面。 但是有人告訴他,不要這樣做。 他和北王韋昌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兩個人不能都在天京,反而要一內一外,這才安穩。 如今天國大軍分在兩處地方,一處在天京、安徽附近,一處在江西周圍。 北王韋昌輝背靠天王在天京,那他韋俊就應該在江西抓住兵權。 而江西的核心,就是南昌。 所以,韋俊應該率軍入駐南昌。 韋俊覺得有理,便率領一萬五千太平軍北上,進駐了南昌。 于是乎,此時的南昌太平軍,超過了三萬多人,石達開不在,韋俊自然就成為了南昌太平軍主帥。 只不過原本的南昌主將是石達開的部下,對于韋俊也是不大服氣的。 但是,沒有撕破臉皮。 因為翼王石達開只是去天京主持局面,阻止韋昌輝繼續暴行,但局面還沒有明朗。 ……………………………………………… 天氣一天天轉好。 溫度越來越高,太陽暴曬大地。 九江城的水位不斷下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干涸了。 整個過程中,沈葆楨大人都在守株待兔。 他的大軍駐扎在九西北方向,地勢很高,不會被洪水波及。 所以在這場大水中,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反而得到了難得的休整。 這一戰,雖然一開始倉促,犯下了錯誤,使得軍隊受到了不小的傷亡。 但是接下來,他狠辣果斷,還是挽回了局面。 他拿著望遠鏡,看著九江城內的一切。 “沈大人,已經到處偵查過了,蘇曳的新軍已經逃走了?!? “方圓百里之內,都沒有蘇曳新軍的蹤跡,大水淹城的時候,新軍具體傷亡不知,但是物資損害應該很嚴重,到處都漂浮著箱子,而且他們的軍營都來不及收,也完全被淹沒在大水中了?!? “這一場大水,把九江城內的一切摧毀得干干凈凈,快要成熟的麥子,也全部被水淹沒了?!? “九江已經徹底斷糧好幾日了?!? 沈葆楨道:“繼續記錄,九江城內有沒有炊煙,一天有幾處炊煙?!? “是!” 這一次的沈葆楨很謹慎。 一定要等到九江太平軍快要徹底餓死了,才開始攻城。 確保一舉拿下。 他一方面很有耐心,但一方面又很焦急。 因為,蘇曳顯然是去揚州補給了,一旦補給完畢,他立刻又會回來的。 所以,必須趁著蘇曳新軍到來之前,把九江拿下來。 為此,他專門派了艦隊在長江上巡邏,一旦發現蘇曳的船隊,就立刻來報。 最好的局面是等到九江城內的太平軍全部餓死了,這樣就能輕而易舉拿下九江城。 在他的觀察下。 九江城內局面非常不妙。 城墻上,人越來越少了。 隱約間,尸體越來越多了。 濃煙也越來越多。 只不過,這不是煮飯的炊煙,而是火化尸體的濃煙。 整個城內,再一次素裹。 很顯然,這是九江城內在為死去的兄弟們戴孝。 …………………………………………………… 九江城內! 曾天養道:“侯爺,您覺得這計策有效嗎?” 洪人離道:“有效,因為完全符合邏輯,更加符合沈葆楨的期待?!? 這幾天,每人只吃三兩干糧,然后狂灌熱水。 盡管餓不死,但實在是有些虛了。 但如果沒有蘇曳送的這十五萬斤糧食,那他們幾乎早就餓死了。 當然,這洪水也不是沒有一點點好處,那就是帶來了部分的魚。 但是這點魚,對于一萬八千人來說,完全是杯水車薪了。 曾天養道:“侯爺,你覺得沈葆楨什么時候會攻城?” 林啟榮道:“等蘇曳的船隊再一次從揚州城出發的時候,他們就會攻城了。因為他先用洪水淹城,毀掉了我們即將要成熟的麥子,讓我們徹底斷糧,肯定不會便宜了蘇曳?!? “接下來,讓更多兄弟扮演尸體,橫七豎八躺得再多一些?!? “然后,在城墻上,在地面上演戲,餓得倒地?!? “接下來,不要再升火了,每個人灌滿涼白開?!? “上演餓殍滿地?!? “要讓沈葆楨那邊趕緊攻城了,不能再耗下去了,再耗下去,我們真的要徹底斷糧,蘇曳送的這十五萬斤糧食,也要吃完了。” 隨著林啟榮一聲令下。 九江城內的狀況,看上去更加慘烈了。 城墻上的士兵,奄奄一息。 甚至,是不是就忽然倒地不起。 城內的道路上,也橫七豎八躺滿了人,也不知道是死還是活的。 ………………………………………………………… 在遠處山坡上,湘軍用望遠鏡觀察到了這一切。 “沈大人,差不多可以了?!? “九江城內,早就徹底斷糧了,現在炊煙都沒有了?!? “城內大量的人,都已經餓死了。” “而且,現在他們死的人,也根本不燒了,就任由扔在那里了。” “末將看到,很多人都在地上抓土吃了?!? “可以攻城了?!? 沈葆楨搖頭道:“再等等,再等等!” 幕僚道:“大人,其實不能等了?!? 沈葆楨道:“哦?為何?” 幕僚道:“因為他們已經不燒尸體了,這是……在做最后的掙扎。” 沈葆楨聽完后,不由得一顫。 他明白幕僚的意思了。 之前那些發逆,還把死去的同袍燒掉了,現在反而不燒了。 這……這是打算做什么? 不言而喻,指向那個最殘忍的答案。 這是要把人當成軍糧嗎? 只不過林啟榮此人有道德情操,所以還下不了這個決心。 幕僚道:“林啟榮有道德情操,但是那些發逆士兵沒有,一旦等到有人打破了這個禁忌,那就會紛紛效仿,那樣他們反而會吃飽了,而且會爆發出來可怕的兇性!所以我們要抓緊攻城了?!? 沈葆楨道:“有理,開始集結軍隊!” 半個時辰后! 又有斥候來報。 “大人,飛鴿傳書,飛鴿傳書,是從長江船上飛來的。因為我們這個大營建立的時間還短,很多信鴿還不懂得回巢,所以應該飛回來十只,但只飛回來兩只!” 沈葆楨拿過信鴿上的密信,心中暗道:難道是蘇曳的艦隊回來了? 打開一看! 發逆水師主力來襲,距離二百八十里。 頓時間,沈葆楨暗呼不好。 如果是蘇曳來了還好一些,至少都是大清的軍隊,或許會搶功勞,但不會對湘軍開火的。 但發逆水師主力可不一定。 林啟榮是楊秀清的人,天京發逆不是對林啟榮見死不救的嗎?怎么現在又派大軍來了? 但不管怎么樣,自己都必須立刻動手了。 頓時,沈葆楨下令:“大軍集結,全軍吃飽飯,準備攻城!” …………………………………………………… 九江城內。 立刻有人匯報林啟榮。 “侯爺,沈葆楨大軍動了,動了!” 林啟榮大聲下令道:“全軍飽食,每人不超過八兩干糧,準備作戰!” 隨著一聲令下。 一萬八千太平軍內心無比雀躍歡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