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巴廈禮爵士道:“非常樂意效勞。” 接下來,他親自去擬定密約第一部分。 包令公使道:“蘇曳爵士,您應該知道,我們投資的不是什么經濟試驗區,我們投資的是您這個人。不管是以我個人的名義,還是以大英帝國的名義。” 蘇曳道:“我看到了您偉大的魄力。” 包令公使道:“所以不管我未來是否在這個位置上,我們的友誼都始終如一,對嗎?” 蘇曳道:“當然!或者我更加直接說一句,不管接替您的人是誰,我和他都不會有太大的利益交集了。而且如果他是您政敵的話,那也是我的政敵。” 包令公使朝著蘇曳伸手道:“那我也向您保證,未來不管我們兩國發生什么變化,而且不管我在哪里,在香港也好,在倫敦也罷,我都會為您的利益而奔走。” 蘇曳道:“我也同樣如此。” 接著他笑道:“未來,我非常渴望您能夠進入內閣,甚至入主唐寧街。” 包令爵士道:“謝謝您的祝福,我更加渴望您能夠掌握清帝國的權力。” 蘇曳道:“如果真正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雙方才可以真正構建那個宏偉的藍圖,構建真正的東亞秩序。” 包令爵士道:“敬未來!” 蘇曳舉起酒杯道:“敬友誼!” 旁邊的海軍少將西馬糜各厘道:“敬未來可能無窮無盡的英鎊。” 三個人碰杯。 在隔壁擬定密約的巴廈禮道:“紳士們,我聽到你們的碰杯聲了,你們太不友好了,忘記了我這個正在為你們服務的可憐人。” 整整幾個小時后。 巴廈禮才重新出現,拿著四份一模一樣的密約第一部分出來。 中文,英文,發文三種格式。 “紳士們,請你們檢查一下,希望不要有什么問題,否則我有要忙碌好幾個小時了。”巴廈禮揉了揉手腕。 蘇曳仔細檢查了每一份密約。 沒有問題,對方不愧是最專業的外交官。 這份密約并不冗長,但是也算是無懈可擊。 “如果檢查之后沒有問題的話,那我們簽字吧。”巴廈禮道:“總共四份,蘇曳爵士一份,我們三人一份,還有一份可能是要交給參加投資的財團保留,最后一份是可能要交給大英帝國的內閣。” 接下來,蘇曳拿起鵝毛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且蓋上了印章。 包令爵士、巴廈禮爵士、海軍少將西馬糜各厘也分別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澆上蠟油,蓋上印章。 原本包令公使一個人簽訂就可以了。 但這份密約,可能代表著巨大的利益,所以三個人要共同簽署。 所有人簽訂完畢后,包令公使道:“蘇曳爵士,從今以后,我們四個人就是利益共同體了。” 蘇曳道:“這注定是一份偉大的密約。” 甚至在他心目中,覺得這不僅僅會改變中國的歷史,甚至是整個東亞的歷史,乃至更多。 這才是崛起的真正第一步。 然后,四個人互相握手,最后舉杯。 “蘇曳爵士,接下來我們雙方都要拼命了,時間非常緊迫。”巴廈禮道:“6月30日,就如同懸在我們雙方頭頂上的達摩斯之劍。” 這密約的第一部分,就是確定雙方的合作,確定構建九江經濟試驗區。 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在6月30日之前,蘇曳必須拿下九江;而包令公使三人,搞定大英帝國的財團投資,而且最好成功游說國會。 蘇曳道:“三位爵士,現在我們可以談論一下退兵了嗎?” 包令公使道:“蘇曳爵士,您覺得這是正餐,還是餐后點心呢?” 蘇曳道:“當然是餐后點心。” “同意。”包令公使道:“餐后點心的特點就是,看著很好看,很華麗,但是分量卻很小。” 巴廈禮道:“既然蘇曳爵士是我們利益共同體,是我們真正的好友,那我們非常有必要把這一切弄得華麗一些。” 包令公使道:“對,要華麗。要讓蘇曳爵士在皇帝面前,擁有巨大的榮耀,要讓他如同英雄一般凱旋。” 巴廈禮道:“那么,就有必要邀請很多大清的官員,到場見證了,我們會搞一場非常盛大的儀式。” 旁邊的海軍少將西馬糜各厘道:“需要鳴槍儀式嗎?需要發射火炮嗎?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安排的。” 接下來,三個人你一言我一語,都在說著如何把三日之后的簽字儀式搞得宏大一些。 讓蘇曳長臉。 這就是典型出口轉內銷了,表演式簽約。 ……………………………………………………………… 兩廣總督葉名琛,廣東巡撫柏貴,廣州知府丁浩等官員,已經被俘虜很久了。 這段時間,他們過得很不好,甚至毫無體面可言,甚至是遭受了相當程度的虐待。 所以這段時間,對于他們而言,簡直是地獄一般的日子。 但忽然有一天,他們從牢房中被放出來了。 整整十幾名高級官員,全部被放出來。 “趕緊沐浴更衣,換上官服。” 頓時,兩廣的官員錯愕,這……這是什么意思啊? 換上官服,莫非是要游街折辱他們? 又或者是要處死他們? 兩廣總督葉名琛道:“諸位大人,任何時候都不要丟了我大清官員的體面和骨氣。” 這位高官,也是一個復雜的矛盾體。 鎮壓天地會起義的時候,殘暴無比,屠殺幾萬平民。 對于英國人,又怕又窮橫。 對皇帝,不斷欺騙隱瞞。 歷史上打戰的時候,第一個逃跑去山上拜佛,凡遇到大事,先找大師占卜。 你要說他沒骨氣嘛?被英國人抓了之后,一心想要做蘇武,最后如同猴子一般被人展覽的時候,他又選擇絕食而死。 而廣東巡撫柏貴,在歷史上身態就非常柔軟了,直接就向英國人跪下做了漢奸,成為了英國人統治廣州的傀儡。 等到他們沐浴之后,換成了久違的官服。 然后,在英國人的引導下,來到了久違的總督府衙門,燒得只剩下一半。 “坐下!” 英國人下令道! 然后,十幾名清廷的高級官員,整整齊齊坐下。 緊接著,幾百名英國士兵開始進入總督府內,把守每一處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