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托明阿道:“咱不是有事要求你嗎?你收了銀子,我才好說事啊。” 蘇曳道:“大帥什么都不要說,我知道!你給不給銀子,我的奏章都只有一句話,江北大營主帥,不要換!” 頓時間,托明阿大喜道:“我就等著您這句話了,兄弟。” 跟著聰明人交流就是這么痛快,根本不必等你把求人的話說出來,人家直接就把你想要的說出口了。 這蘇曳阿哥,那里輕狂了,講義氣得很啊。 接著,托明阿道:“事不宜遲,咱們立刻寫奏章如何?” 蘇曳道:“好,您寫一份,我寫一份,然后咱們聯名再寫一份。” 托明阿道:“好,好!” 接下來,兩人就開始寫奏章了。 蘇曳的這份奏章內容只有一個,托明阿雖然在之前幾戰中,丟掉了揚州,江北大營被破,但是卻保住了主力不失,以空間換時間。并且說人比地重要,人存地亡,人地皆存人亡地存,人地皆亡。 而且關于接下來奪回揚州,重建江北大營,托明阿已經有明確計劃了,所以不宜換人。 寫完之后,蘇曳將奏章遞給托明阿看了。 托明阿看完之后,大豎拇指。 “寫得好,寫得好,真不愧是文曲星啊。” 接下來,蘇曳又在奏章后加了好幾句。 都是闡述托明阿的各種缺點,望皇上訓誡。 再給托明阿看,對方一愕,緊接著很快明白了。 這樣寫才顯得實在啊,畢竟這是要給皇帝的密奏,你使勁夸一個人,皇上會懷疑,你們是不是勾結了? 接下來,托明阿寫完了奏章,也遞給蘇曳看。 這里面完整闡述了今日一戰,蘇曳的戰果。但是后面卻也說,蘇曳自持功高,為人倨傲,他托明阿禮賢下士,蘇曳依舊傲慢無禮。 當然,翁同書和德興阿那邊肯定也會上密奏,說蘇曳和托明阿勾結之類。 總之,這一切都不重要,打贏了最重要。 接下來,兩人聯名的奏章,就非常公式化了。 表示雙方合作得非常愉快,并且對接下來的戰局有所展望之類。 三份奏章寫完之后。 立刻撞在匣子里面,然后蠟印封上。 立刻派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出去。 說是六百里加急,其實只會更快,因為是走運河路線的。 托明阿道:“說來也真是奇了,蘇曳阿哥你走的海路,伯彥世子走的是運河,而且沒有耽誤,按說也應該已經到了啊,為何還沒有見到他的軍隊身影呢?” 是啊,蘇曳也非常好奇這一點。 為何伯彥的軍隊,現在都沒有蹤影? 光三分奏章,還是不夠的。 接下來,托明阿又寫了一份捷報。 邵伯鎮大捷! 這份東西才是最最重要的。 這份大捷報中,絲毫沒有淹沒蘇曳的功勞。 甚至是大書特書。 而且寫得精彩紛呈,從蘇曳來匯報,發逆大軍驟然來襲,蘇曳新軍奔波幾千里,根本來不及喘息,立刻就強行軍跋涉,不到一個時辰行軍十六里,提前半刻鐘搶占仙女廟營寨,而后迎戰四千發逆偏師。 激戰一個多時辰,消滅發逆一千余人,自身傷亡二百余。 而后,蘇曳新軍毫不停歇,立刻北上奔襲十里,支援邵伯鎮大營主力,在大河南岸,激戰一個多時辰,面對發逆炮火,陣型不亂,臨危不懼,激戰幾個時辰,消滅發逆近兩千人。 總之,把蘇曳新軍寫得又忠誠,又強大,簡直是天將雄師。 當然,這近兩千人就說不清楚了,根本無法結算。 最終,此戰大獲全勝。 邵伯鎮大戰,總共消滅發逆六千人,徹底斷送了發逆的戰略企圖。 而這一份捷報,就需要很多人簽字蓋印的。 主帥托明阿,副帥雷以諴,欽差翁同書,副都統德興阿,新軍蘇曳。 托明阿道:“諸位,如果看著沒有問題,這份捷報,就用最快速度,送往京城了。” 在場主將,都表示沒有異議。 因為,這份捷報,基本上也是事實的。 不管怎么說,這一戰是實打實的勝仗。 大家也都能松一口氣了。 皇帝看到了,也能松一口氣,至少江北大營這邊的局面不會崩了,算是穩住了。 按說,打到這里,差不多夠意思了。 也足夠向皇帝交代了。 托明阿道:“蘇曳阿哥,你說皇上收到咱們的捷報后,會有多么驚喜啊?這樣的大勝仗,以前都不敢想。” 現在唯一的懸念,伯彥的驍騎營在哪里? ………………………………………………………… 蘇曳和親家公白巖正在密談。 “白老爺,這次揚州淪陷,您的損失大嗎?”蘇曳問道。 “還好。”白巖道:“我的家業,一部分在揚州,一部分在蘇州,現在鹽業沒有之前賺錢了,我早些年就開始布局其他了。” 蘇曳當然知道,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走私,海運,還有棉紗生意。 “白老爺,按照您的判斷,這一戰我們可有奪回揚州城的希望?” 白巖道:“非常渺茫。” 接著,白巖道:“我已經將家族前途全部托付給阿哥了,我們就是徹底的一家人,那我也就不客氣了,實話實話了。” 蘇曳道:“本該如此。” 白巖道:“奪回揚州城,絕無可能。” “此時發逆在揚州城,至少有兩三萬守軍,江北大營的主力您也看到了,防守戰都打成這個樣子,攻城戰只會更加不堪。阿哥的新軍雖然厲害,但人數太少了,若有一萬,還能試一試。但只有一千多人,那試都不要試。” 白巖這話,說的全部是實情。 新軍這兩戰,贏得非常輝煌。 第一戰贏了,但是非常兇險,有那么一瞬間,差一點都被翻盤。 第二戰,確實贏得酣暢淋漓,幾乎打出了完美的戰損比,但這種情形下,天時地利,不可復制。 如果蘇曳真的飄了,拿著新軍去攻城。 那后果不堪設想。 白巖道:“阿哥,您贏了這兩戰,已經足夠向皇上交代了,至于您說收復揚州,皇上大概也只會當成一句戲言。” 所有人都把蘇曳收復揚州當成戲言。 按照歷史慣性,秦日剛在江北劫掠一番后,就會全部撤軍南下,重點去攻打江南大營。 屆時,揚州就空出來了,輕而易舉就可以收復了。 但是現在局面變了,石達開回師了足夠的軍隊,所以秦日剛不急著南下了,準備徹底殲滅江北大營了。 所以,此時揚州城非常不空虛,反而有兩三萬守軍。 如此一來,想要奪下揚州就千難萬難了。 就如同白巖和托明阿所說,眼下蘇曳立的戰功,已經足夠向皇上交代了。 但是,這里面有一個變數。 那就是伯彥。 首先,蘇曳說過要奪回揚州,結果沒有做到,如此一來,他以后說話就分量不夠了。 其次,蘇曳的對手不僅僅是自己,還有伯彥訥謨祜。 一直到現在,伯彥訥謨祜的驍騎營都沒有出現。 這就很不對勁了。 蘇曳道:“我光立功沒用,還要贏過伯彥訥謨祜。我們之間誰贏了,就能迎娶壽禧公主,誰贏了,接下來就會獲得更大的政治資源。” 白巖道:“按照阿哥所說,伯彥世子只有不到兩千騎兵,他無法立下和阿哥您相提并論的戰功了吧。” 按照常理來說是這樣的。 但整個江北戰場太亂了。 蘇曳拿過戰場地圖,開始把自己代入伯彥訥謨祜的角度。 如何破局? 如何贏蘇曳? 如何立下更大的功勞? 剛開始,蘇曳對整個江北占據不太了解,現在算是比較清晰了。 他在地圖上一寸寸地尋找,如果自己是伯彥,應該怎么做? 然后,他目光落在了一個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