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個雇傭兵過來,用最快的辦法幫助王天揚止血,然后飛快抬回軍營,進行急救。 蘇曳有些艱難地從田埂上爬起來,不顧鮮血淋漓的后背,面不改色地穿上了衣衫。 他的表情和聲音,再一次變得平靜下來。 “這是我教你們的第一課,軍紀如山!” “希望你們有所體會。” “孩子第一次犯錯,父母受罰。” “但是,沒有第二次了。” “如果你們再犯第二次,就休怪我軍法無情!” “如果你們受不了這個嚴苛的軍紀,現在就可以回家了,安家銀子也不收回了,就當是緣分一場,我這個主帥送給你們的禮物。” 蘇曳大吼道:“愿意回家,還是愿意留下?” 一千多名農民新兵道:“愿意留下。” 蘇曳再一次大吼道:“愿意回家,還是愿意留下?” 一千多人大吼:“愿意留下!” 蘇曳道:“所有人,起身!” 一千多名新兵,站起身來。 蘇曳道:“還愿意在我帳下當兵,就在半個時辰內回到軍營!” “每十二人抽出一個人,接受二十鞭刑!” “可服氣?” 一千多人高呼道:“愿意!” “服氣!” 蘇曳下令道:“出發,跑步回軍營,半個小時趕不會去的,立刻淘汰,趕出軍營!” 而二十名軍官團,根本不需要蘇曳的命令。 每個人領幾十名士兵,高呼道:“向我看齊,排列整齊,跑步回營!” 然后,這一千多名新兵,跟著二十名軍官快步跑步回營。 每一個人經過蘇曳的時候,目光仿佛藏了火一般。 短短片刻,一千多名農民新兵,就全部從這片農田離開了。 化作了一團影子,朝著軍營奔跑而去。 蘇曳望向新軍副帥伯彥,望向奕劻,望向榮祿,望向兆布。 對方本以為蘇曳會教訓,會諷刺。 但是什么都沒有。 蘇曳走到天津綠營游擊將軍陸仲的面前。 而此時,這個人早就被嚇得坐在地上了。 蘇曳緩緩道:“愿意與我同行者,皆是兄弟。我蘇曳的刀口,始終向外!” “我刀口,始終向外!” “愿做我兄弟者,我必護之身后!” “我蘇曳,不管對方有多強,背景有多深,敢冒犯我的新軍,勢必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蘇曳一把將天津綠營游擊將軍抓起來。 對方足足一米七五的身高,卻被蘇曳橫著抓起來,如同小雞一樣。 朝著天上一扔,然后猛地一腳踢出。 如同稻草一樣,踢出去。 陸仲落地,吐出一口血。 蘇曳上前,緩緩道:“是你帶人進入我的軍營,煽動我的士兵出營是嗎?” 然后,他猛地一拳。 直接將陸仲的左臂骨砸斷。 又一拳,將陸仲的右臂骨砸斷。 然后,猛地一腳跺下。 將游擊將軍雙腿踩斷。 這位游擊躺在地上,拼命地慘嚎。 蘇曳大吼道:“兆布何在?” 步兵二營臨時統帶兆布,兆麟之子,趕緊出列道:“屬下在。” “你親自帶人,把這個陸仲抬到天津總兵府里去,告訴天津總兵,我和天津綠營井水不犯河水,讓他的人不要來招惹我!” “這陸仲,我代他懲治了!” 兆布頓時愣在原地,這……這活很嚇人啊。 蘇曳冷道:“你要違抗我的軍令嗎?” 頓時,兆布大聲道:“屬下遵命!” 然后,他一揮手。 伯彥的四個親兵上前,將四肢全斷的陸仲抬起來,朝著天津總兵府的方向奔跑而去。 …………………………………………… 軍營之內! 這一千多名農民新兵,開始了劇烈的爭奪。 他們整個人的心神,依舊處于劇烈的震撼之中。 爭奪接受鞭刑的資格。 開始了你爭我搶! 我比你強壯,我比你有力氣,我應該接受鞭刑。 我比你更早入伍,我才應該接受鞭刑。 蘇曳沒有阻止這一切,只要按照軍紀,不互相斗毆,這種爭論是可以的。 最后,大家本能地開始推選。 資格最老,能力最強,身體最強壯,或者最有人望的,才推出來接受鞭刑。 整整經過了兩個多時辰后。 終于推出來一百個人,在校場上公開鞭刑。 整整二十鞭! “啪啪啪啪……” 打得非常狠,但是比蘇曳要輕一些。 也不會像新加坡那種。 但已經足夠痛苦,足夠記住一輩子。 打得血肉開花。 而挨鞭子的人,在痛楚的同時,莫名其妙竟然覺得榮耀。 我們為所有兄弟受鞭刑,我們和大帥一起受鞭刑。 鞭刑過后。 軍醫立刻出動,開始為每一個人治療傷口。 而伯彥召來的另外一千名新兵,只是冷冷望著這一切。 他們完全感受不到這邊農民新兵的一切,因為他們沒有經歷剛才的一切。 他們只覺得可笑。 覺得這些農民傻得很。 在這個時代練兵,不能用國家民族大義感化,也無法用保護萬民作為信仰。 因為契機還不到。 這一次在上海,洪人離和黑弓等人,才真正切實感受到了國仇家恨的情緒。 所以,蘇曳唯一能用的精神戰術,只有個人崇拜! 而且他對這支軍隊的情緒,也是完全真實熾熱的。 …………………………………………………… 接下來幾日! 除了鞭刑的那一百人之外。 剩下所有新兵,開始第一次負重拉練。 負重四十斤,十里跑步拉練。 剛剛開始起步,沒有上太高的強度。 但是對于很多人來說,依舊很艱難。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農民新兵,反而情形好一些。 伯彥招募的那一千多人,號稱從各軍抽調出來的精銳,表現反而更加差一些。 掉隊的人,越來越多。 而蘇曳除了前三日,因為治療背傷,剩下的時日內,他都跟著一起拉練。 他主動落后下來,陪著最落后的那些八旗士兵。 “怎么樣?撐不撐得住?”蘇曳在邊上陪跑。 那名士兵,始終咬牙,沒有回答。 這一千名新兵,早就被耳提面命,他們是伯彥的人。 絕對不能被蘇曳拉攏,不能叛變陣營。 蘇曳也不惱,就只是跟著這群人陪跑,掌握著他們的節奏。 確保他們竭盡全力,但是又不會真的發生意外,發生慘劇。 當然,這在伯彥等人看來,完全是在收買人心。 接下來! 每天的練兵非常枯燥。 每天都是走正步,排隊,左轉,右轉。 排列隊形。 體力拉練。 而體力拉練,是最最痛苦的。 每一次,都有人掉隊,都有人落后。 而每一次蘇曳都陪跑,沒有一次例外。 別人負重四十斤,他負重八十斤。 每一次,他都跟著最后的那幾個士兵陪跑,幫忙掌握節奏。 但是,依舊沒用的。 這群被伯彥招募來的士兵,要么是滿洲八旗,要么是蒙古八旗,還有部分八旗漢軍。 他們早就把自己當成是伯彥的人。 而且在他們看來,這支新軍早晚都是伯彥的。 甚至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伯彥奪取新軍。 伯彥是僧格林沁之子,未來要繼承親王之位的。 僧格林沁是大清軍方第一人。 所以,伯彥豈不比你蘇曳有前途得多? 大家又不是傻子,你那點邀買人心的伎倆有用嗎? ………………………………………… 現在整個新軍,已經明顯分為兩個陣營了。 伯彥招募的一千多八旗精銳,蘇曳招募的一千多農民新軍。 而且這種分裂趨勢,越來越明顯。 甚至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 伯彥那邊,不來干涉蘇曳招募的一千多新兵所有事情。 而蘇曳對他的那一千多新兵,也水潑不僅,針刺不進。 伯彥本來還擔心,蘇曳會利用主帥之權,強行罷免他提拔的臨時軍官,取而代之用農民新軍的人擔任軍官。 但蘇曳沒有這樣做,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威廉上校來找蘇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