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吻是不甘,是祝福,是不舍,是感激,是想念,是安好。原來,本以為很久不會再見面的那個人,再一次見面的時候,內心會很平靜。其實,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所有的感情都隱藏起來,找到一個突破口,瞬間沖垮你的理智。 電影里放著兩人一路走過的歷程。 有肖銘被懲罰,有孔明燈上寫著的“好,在一起!”,有肖銘在雨中騎著自行車大喊“沈佳宜!我喜歡你”,也有吵架后肖銘找到劉一菲跟她道歉。 “其實,會你這種題目,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敢跟你賭,十年后,我連log是什么都不知道,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 “嗯。” “你不相信?” “我相信啊!” “相信,你還這么用功讀書?” “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就是徒勞無功的啊。” 這里肖銘用了平行時空剪輯,也把前面鋪墊的劇情做了交代。 最后的鏡頭就是一個紅包上面寫著:新婚快樂!我的青春! 當影片結束,《那些年》的主題曲一響,有許多的觀眾不知不覺間感覺眼角還濕潤了,這就是大家的青春。 燈光亮起的時候,肖銘也松開劉一菲的手,沖眼睛有點微紅的她微微一笑以示安慰,姐姐眼中頗有水潤之色,有如初春融化的雪水,溶溶泛光。 畢竟大庭廣眾之下,肖銘可不好伸手去給劉一菲擦眼淚。 啪啪啪…… 觀影廳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然后肖銘就和大家上臺對過來參加首映的眾人表示感謝,談一談拍攝的感受,當然也少不了媒體的接受采訪,畢竟還得靠他們多多宣傳。 田狀狀老師就坐在臺下,沒有上臺的打算,這樣的時刻他想留個自己的學生。 很多過來參加首映的業內人士,也是真沒想到肖銘的這部電影的質量這么高。 這里就不要《鬼影實錄》了,那電影在大家看來票房雖高,但真沒什么技術含量。 肖銘的這部《那些年》作為國內第一部校園青春類型的電影,里面很多拍攝手法是值得后來者借鑒的,肖銘可以是國內一個類型片的開創者。 這時候很多離場的大佬都會由謝蕓接待,銘明傳媒是準備好了答謝宴用來招待大家。 “大家《那些年》好不好看?” 主持人在看差不多后就問道。 第(2/3)頁